高田純(日)
1 自然保護的倫理性根據是什么?
在日本和中國的關于價值的討論中,視價值獨立存在于人之外的樸素的價值實在論正在不斷得到克服。事物的價值若沒有對此的人(個人與社會)的價值關系是不可能有的。 ① 但是在關于環境倫理的國際爭論中,提出了自然物獨立于人的評價之外,其自身具有“內在的(intrinstic)價值”或者“固有的(inherent)價值”的主張。自然中心主義者把自然的內在價值作為保護自然的最重要的倫理性根據。他們為了前后一貫地徹底地進行自然保護,主張承認自然的內在價值是必不可少的。他們擔心自然若不具有內在的價值,自然的價值就會依存于人的評價,自然的保護就會從屬于人的利益和狀況。但是在關于什么樣范圍的自然物具有內在價值方面,自然中心主義的內部出現了不同的見解。大體可分為:把內在價值限定于高等動物(具有快樂痛苦能力的動物)的見解(感覺能力主義);認為包含植物在內的所有的生物具有內在價值(生物中心主義);生態體系和構成它的自然物(包括山川等無生物)也具有內在價值的見解(生態體系中心主義、整體論ho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