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處輝 鄒千江
內容提要對于近代以來西方的發展,人們往往歸因于科技革命、政治制度、經濟條件等,其中一個容易忽視的因素是西方社會的再世俗化歷程。這個歷程雖然比中國晚了十多個世紀,但正是在懷疑和脫離宗教的過程中,西方人多少有些意外地發現了個體存在的優良品質,導致了西方社會的巨大變化。中國則一直沿著依靠人類自身的力量來構建社會的世俗道路,個體在社會聯系的格局中隱而不彰。本文通過對中國和西方三個歷史時期的社會化和世俗化過程的比較,表明中國也需要一段個體充分發展的時期,但這種發展不是在和神的對照中產生,而只能是在和社會關系的對照中獲取。
關鍵詞中國和西方 世俗化 歷程 比較
〔中圖分類號〕C91-03;C91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47-662X(2004)04-0161-06
追溯思想文化發展的歷史,在安排人類生活世俗化和社會化方面,中國與西方相比,有幾個顯著的不同。就西方而言:一是在古希臘、羅馬時期出現了現代西方民主和法律的萌芽。二是經歷了深厚長久的基督教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