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眼篇·
NO.1新華網——中國有近一半的人仍認為丈夫打老婆“有理”
調查顯示,中國有近40%的夫妻發生沖突時會使用“武力”,其發生的頻率一般為“幾個月一次”。當受到配偶毆打時,有48.2%的男性會“和配偶對打”,而女性更多的是“被動地讓配偶打”、“躲進另一個房間”或“大聲向鄰居呼救”。
另外,有43.7%的受訪者認為,“一個巴掌拍不響,丈夫打妻子,很多時候是因為妻子蠻橫不講理”。還有25.5%的受訪者同意,“妻子做了對不起丈夫的事,丈夫可以打妻子”。
在同一調查中,超過90%的受訪者認為,“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接近90%的人認為,“人人都有權干涉家庭暴力事件”,80%多的受訪者認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在家庭中使用暴力手段解決沖突”。
NO.2早報網——梅州有“鴨吧”
《梅州日報》接到一封市民來信,稱該市著名的沿江金岸酒吧一條街某酒吧打出了“鴨吧”的大字招牌,十分搶眼。酒吧的玻璃櫥窗、門上還貼著幾幅畫像,都是穿三角褲的健美男子,一扇門上寫著“男賓止步”,影響惡劣。
該報遂派出記者通過電話詢問及上門消費的方法暗訪,發現所謂“鴨吧”的設置與其它酒吧沒什么區別,惟一特別的是服務生都是男性。一位服務生表示,該酒吧一般要到零時以后才會有客人上門,大多是“一些層次較高、比較富裕而且情感相對空虛的女性”。酒吧除了提供陪喝酒、陪唱、陪聊等服務外,若顧客需要,也可把服務生帶出去“深入交流”。
另一名服務生還透露,酒吧起這一名稱是老板借鑒了大城市的“嶄新經營理念”,主要是為了吸引顧客。打上“男賓止步”的牌子也是為了拒絕一些社會青年、小混混來鬧事。酒吧的服務對象主要是有一定素養的女性,開張一個多星期以來,“生意”一直不錯。
NO.3《新京報》——“木子美”將成為安全套商標
把性愛活動寫成網絡日記而成網絡名人的“木子美”名字,成了個別商家的“目標”。搶注“木子美”商標的北京南北通咨詢公司負責人表示,要將“木子美”注冊成安全套(避孕套)商標。
據報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已經受理了這一申請。搶注“木子美”安全套商標的北京南北通咨詢公司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木子美”因為性愛一夜成名,將它注冊成安全套商標是非常合適的。
業內人士認為,對一些新生的安全套廠家而言,借用木子美做商標可能會一下子被消費者記住。
·養身篇·
NO.4《大洋網》——“鼠標手”患者女多男少
“鼠標手”早期的表現為手指和手關節疲憊麻木,有的關節活動的時候還會發出輕微的響聲,類似于平常所說的“縮窄性腱鞘炎”的癥狀,但其累及的關節卻比腱鞘炎要多。手外科專家認為鼠標比鍵盤更容易造成手的傷害,因為人們使用鼠標時,總是反復集中機械地活動一兩個手指,而配合這種單調輕微的活動,還會拉傷手腕的韌帶。其他可能造成類似影響的職業,如音樂家、教師、編輯記者、建筑設計師、礦工等,都是和頻繁使用雙手有關。女性是腕管綜合癥的最大受害者,其發病幾率比男性高3倍。
NO.5《千龍網》——飲食不規律男人“軟骨頭”
人們都知道,像厭食癥及易餓癥之類的飲食不規律會傷害女人的骨頭,但最新的研究結果證明同樣的情況也適用于男人。并且,當男人的飲食不規律時,其骨頭的傷害程度甚至比女人更嚴重。研究結果發現,飲食不規律的男人的骨鈣密度要遠低于規律飲食男人的骨鈣密度。與女人相比,特別是那些患有易餓癥的男人,如果飲食不規律的話,更易出現骨質損傷的情況。研究人員指出,已經骨質疏松的男人,一般都是飲食不規律惹的禍。這種骨質損傷的情況并不僅僅是普通的飲食不規律的并發癥,實際上,問題還相當嚴重。對有骨質疏松癥的男人來說,應盡量避免在體育活動及其他高強度運動中發生激烈的身體對抗和接觸,因為這樣極易發生骨折。
NO.6《中青網》——男人結了婚身體更健康
一項研究表明,鰥居的男人和離婚的男人失去的不只是配偶,他們可能同樣失去了一系列可以預防疾病和早逝的健康生活習慣。他們進食的蔬菜量減少,酒量增加,并且不容易戒煙,容易患上老年癡呆病、自殺,甚至英年早逝。該研究調查了近三萬名男士,結果發現,喪偶的男性每周比以前少吃3份蔬菜,喝更多的酒,平均每周超過21次。而離婚的男性每周的蔬菜攝入量則比以前少了兩份,他們更傾向于抽煙。如果再婚,則更有可能戒煙。鰥居和剛剛獨身的男性比正常生活的男性更不關心自己的健康。先前也有研究表明,離婚或分居會使男性的自殺危險性增高兩倍,但對女性卻沒多大影響;來自配偶的支持對男性會起到降血壓的作用。這些研究結果都支持婚姻有利于男性身心健康的說法。
NO.7《新浪網》——家務活鍛煉不了身體
擦玻璃、拖地板、洗衣做飯,這些家務活能使你的居室整潔、生活舒適,但不能讓你的腰圍縮減1寸。家務勞動代替不了體育鍛煉,這是最近英國關于“女性心臟和健康”研究得出的結論。這項研究表明,不能過高估計家務勞動對健康帶來的好處。她說:“干家務活通常不能消耗足夠的熱量。”她認為,要保持身體健康,必須堅持體育鍛煉,每周至少有5次中度運動,每次30分鐘,或每周3次較強的體育活動,每次20分鐘。經常堅持快步走對健康最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