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匯江
內容提要本文從貧困群體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我國的城市貧困問題。文章認為,由于我國城市貧困人口缺乏就業機會,開始出現長期化和相對固定化的趨勢,具有較強的貧困群體意識,他們正逐漸從主流社會中脫離出來,表現出了與社會分裂的趨勢。因此,從有利于城市貧困群體社會融合的角度出發,城市反貧困應注重采取的措施是社會救助要體現“以人為本”的宗旨,要為城市貧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在難以提供更多就業機會的情況下實施“準就業”,以社區建設促進城市貧困群體的社會融合。
關鍵詞城市貧困群體 社會分裂 社會融合
〔中圖分類號〕C912.8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47-662X(2004)03-0164-06
城市貧困問題雖然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在我國當前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城市貧困人口仍然大量存在的現實背景下,城市貧困問題仍然是值得關注的問題。當然,隨著社會實踐和理論的發展,有必要以新的視角重新審視這一問題,以深化對這一問題的認識。
我國的城市貧困問題自20世紀80年代末期出現以來,已經有了大約20年的歷史。而自這一問題出現以來,它就一直受到學者們及政府部門的廣泛關注。經濟學和社會學等學科對城市貧困問題不但進行了理論的探討,而且也作了一些較大規模的實際調查,人們對城市貧困方方面面的問題已經有所認識。對這一問題研究的歷程表明,當城市貧困問題不再是暫時的,而是一個較為長期的問題時,關注城市貧困群體的特征就會成為一個必然的趨勢,而貧困群體所具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表現為貧困群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