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1993年9月7日,公安部頒布《關于禁止開設“私人偵探所”性質的民間機構的通知》,嚴禁任何單位和個人開辦各種形式的民事事務調查所等私人偵探所性質的民間機構。《通知》下發之后,幾乎在一夜之間,所有相關機構都銷聲匿跡了。200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的司法解釋正式生效,其中有一條規定:“只要不違反法律的一般禁止性規定,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不違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未經對方同意的錄音錄像也可以作為證據。”自從這一規定公布后,各種私家偵探性質的民間調查公司再次活躍起來,一時間如雨后春筍,遍布南北各大城市,在法律的灰色地帶游走,人們對其看法也是眾說紛紜,褒貶不一。
而真正引起我們注意的是,目前國內各種民事調查機構的主要業務之一是婚外戀。在處理復雜的婚姻矛盾時,究竟是否需要借助外力,又如何恰當地借助外力,是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的。
提到私人偵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英國偵探作家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充滿了傳奇神秘的色彩,而中國的私人偵探更是罩著層層面紗。尤其是時下,由于《新婚姻法》過錯賠償的規定和婚外情取證的艱難,使更多的“福爾摩斯”們被請到了當事人的婚外戀中。
>>>婚外戀與民事調查事務所
案例一:女編導悲嘆,離婚取證如何之難
講訴人:肖雅芳,34歲,某電視臺編導
1994年大學畢業后,肖雅芳被分配到北京市某電視臺做編導。 1998年,肖雅芳與做公務員的王剛攜手走上了紅地毯。不久,肖雅芳懷孕了,即使這樣,她還要承擔全部家務。懷孕三個月時,王剛的朋友來家里小聚,他像平時一樣吩咐肖雅芳下廚房做飯。誰知廚房地滑,肖雅芳不小心摔倒,孩子因此流產。肖雅芳就此落下了腰疼的病根。
2002年下半年,肖雅芳的腰疼病再次加重。醫院診斷結果是腰椎間盤突出,醫生要她臥床休息。這時,王剛開始表現出對她的嫌棄,要么找借口不回家,要么回來了卻在廚房里罵罵咧咧。想到自己沒能給丈夫生兒子,肖雅芳便感到內疚。為了使病情盡快好起來,肖雅芳決定到上海看病,王剛陪同前往。由于肖雅芳久病在床,看病花銷很大,自己的積蓄差不多山窮水盡。這一次出行,肖雅芳實在拿不出那么多錢,便提出讓王剛出一部分。王剛很不情愿地給了肖雅芳一張有5000多元的銀行卡,便先回單位了。等到肖雅芳要離開上海,用卡取錢買車票時,卡上的錢卻被已經返回省城的王剛用存折取走了。悲傷和憤怒沖擊著肖雅芳,別說是夫妻,就算普通朋友也不至于這樣落井下石吧。
在上海之行前,肖雅芳和王剛有過一次性生活,沒有來得及避孕。肖雅芳很焦急,以她現在的身體狀況不宜懷孕。可王剛不以為然地說了一句,買一片“毓婷”不就行了。肖雅芳聽得一愣,不知道“毓婷”為何物。“事后緊急避孕藥嘛”王剛不耐煩地說。“你怎么知道有這樣一種藥?”肖雅芳驚奇地問,王剛立刻變得支支吾吾,一會說是從書上看到的,一會又說聽哥們說的。也就是那一次,肖雅芳發現王剛的后背有抓傷的痕跡,分別在兩邊,很對稱。肖雅芳問他時,他自己都大吃一驚,連忙說是喝酒多了摔在地上蹭的……現在想來,那分明是一個女人興奮時的抓痕。
憑一個女人的直覺,肖雅芳知道丈夫在外面有人了。
肖雅芳向一個律師朋友咨詢。律師告訴她,《新婚姻法》增加了“離婚過錯賠償原則”,對無過錯方給予了“有權請求賠償”的權利,但無過錯方必須舉證。包括能證明兩人有親密行為的錄像、照片或電話錄音等。
肖雅芳開始漫漫取證之路,這條路一開始,就意味著她必須抽絲剝繭地了解丈夫與另一個女人的種種親密行為,這對任何一個有尊嚴的女人,都是致命的痛苦。
開始的時候,肖雅芳一點頭緒都沒有,只能學著電視上的樣子,留意丈夫換下的衣服,看有沒有香水味、口紅印、女人頭發等可疑痕跡,卻未發現蛛絲馬跡。終于,肖雅芳在王剛最近兩個月的電話清單里發現了問題:每月200多元的電話費有190元是打給林曉芬——王剛單位的一個女同事,這顯然超乎尋常。
于是一個深夜,肖雅芳來到林曉芬家,守在高一層的樓梯口處。子夜時分,林曉芬家的門終于打開了,王剛走了出來,肖雅芳正想沖過去看個究竟,突然,她呆了——王剛,這個在家頤指氣使的大男子,在單位受人尊敬的領導,竟像做賊一樣手里拎著自己的皮鞋,光腳從林曉芬家走出來!肖雅芳目瞪口呆地看著自己的丈夫躡手躡腳地走過走廊然后下樓!這是王剛,自己以身相許的丈夫,如此委瑣和骯臟,而自己每天還要眼巴巴地等他回來,給他洗襪子,竟然還問過他,為什么襪子只穿一天就這么臟!
肖雅芳心碎而絕望,她幾乎顧不得思考,就沖過去敲響了林曉芬的門,她要看看這個使丈夫置尊嚴與道義于不顧的女人到底如何三頭六臂。林曉芬以為王剛落了東西又折回頭來,毫無疑心地立刻開了門。雅芳仔細打量眼前這個中年女人,斯斯文文,戴著一副眼鏡,沒有姿色更談不上風韻。就是這樣一個老女人搶走了自己的丈夫!肖雅芳感到徹骨的悲哀,她連鬧的欲望都沒有了,轉身離開了林曉芬的家。
當肖雅芳跌跌撞撞地趕回家,王剛已經收拾了自己的東西搬走了。顯然,他已經從林曉芬那兒得到了消息。肖雅芳再也無法忍受,她向區法院遞交了離婚訴狀,在法庭上陳述了王剛的種種行徑,但是,雖然她口說都是事實,卻拿不出可以呈堂的證據。王剛全部矢口否認,甚至裝作一臉無辜,似乎是肖雅芳在無理取鬧誣蔑他。這樣一來根本就談不到過錯賠償問題,肖雅芳憤恨不已,開始自己取證。但是王剛自己有車,而且行動非常謹慎,幾乎不在公共場合與林曉芬露面,而她又不能破門而入,只好在無奈中與王剛平分財產,和他辦理了離婚手續。
案例二:“事務所”讓虛偽的男人夢碎家庭冷暴力
主訴人:周敏,女,32歲,私企職員
這是周敏的第二次婚姻,前夫死于車禍。現在的丈夫李健華曾經是她的同事,是他使周敏從痛苦中走出來,并給了她一個新的家。周敏像看重自己的生命一樣看重這次婚姻,傾注了自己全部的愛。后來,李健華跳糟到了另外一家私企,仍是做業務。
兩個人著實過了一段幸福的時光。但在2003年前后,李健華開始對周敏越來越冷淡,形同陌路。周敏也設想過老公是不是在外面有了人,但是怎么看也看不出跡象。他作息正常,也從未聽到半點的風言風語。周敏嘗試過多種努力,依然找不到緩解的突破口。
后來,一個和周敏關系比較好的同事,很委婉地告訴她,李健華現在特別痛苦,他在單位和別人訴苦說,周敏因為第一次的婚姻受到了刺激,神經變得有些不正常。同事的話讓周敏匪夷所思,她甚至還認為老公對自己不好,是不是有人包括像同事這樣的人在挑唆。
2003年6月的一個晚上,李健華連續接了幾個電話后匆匆離去。周敏便跟蹤李健華,想看看他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一路跟來,竟然是去公司的路。在公司門口,她被李健華逮個正著。他咆哮著,你這個神經病,我對你這么好,你竟然跟蹤我!周敏也憤怒了,到單位加班是光明正大的事情,你為什么要裝神弄鬼?李健華痛苦而無奈,你尾隨我身后,還說我裝神弄鬼?他的同事聞訊而至。周敏發現李健華的同事幾乎都用同情的眼光看著李健華,這才意識到這是李健華設好的圈套,為的就是向人們證實她就是神經兮兮的女人。周敏百口莫辯,只好黯然離去。
周敏回到家一夜未眠,她想知道他這樣誹謗自己誣陷自己到底意欲何為。李健華回來了,但出乎意料的是,他的態度竟然發生了轉變。他道歉說,他并沒有什么想法,只是真的很生氣被妻子跟蹤。他還下廚房給周敏弄了早點,這是很長時間以來他第一次給周敏做飯。周敏惶惑了,但又心懷僥幸,也許,老公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又回心轉意了。
2004年3月,李健華的公司組織員工去劉家峽水庫野游,在李健華勸說下她一起前往。中午時分,李健華提醒周敏要吃藥了。周敏按平時吃的藥量倒出來,剛要放到嘴里,李健華一個箭步沖上來搶藥片,你又發神經,怎么吃這么多的藥?周敏不可思議,平時我就吃這么多啊!李健華一邊搶藥一邊很傷心地對他的同事解釋說,她常這樣思緒混亂,搞不清數量。周敏一聽氣不打一處來,誰思緒混亂,我腦子又沒有病!好的,你沒有病,你沒有,李健華說著,一邊抱住周敏的肩柔言軟語地安撫。周敏猛然感覺她被愚弄了,她看著李健華同事們同情的眼神,痛苦地喊,我沒有神經病我沒有!然后拼命抓住李健華,對他拳打腳踢。李健華很無辜的立在那里,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人們費力地將周敏拉開,勸她早點回家,一場郊游不歡而散。
她不明白她的世界為何沒有道理,她一個正正常常的人,竟被老公一手導演成神經病,難道她要一個人一個人地去解釋嗎?周敏的弟弟周亮聽到了姐姐的遭遇,連夜坐火車趕到了蘭州。他認為李健華這樣用心良苦,背后一定大有文章。于是便委托民事調查事務所調查取證。
探員們接到此案后做了認真的分析,決定先將李健華觀察一段時間后再做下一步的工作。在觀察的一段時間里,李健華作息時間很穩定,但探員們還是發現了蛛絲馬跡,那就是在每周四、六的下午5點鐘,李健華都會到IC電話亭打半個小時的電話,而且在通話過程中表情態度都很曖昧。后經探員們查證,李健華每次都是往寧波市打電話,但李健華在寧波根本沒有親戚或朋友。探員們又從李健華的公司了解到,2002年6月李健華因為工作需要曾到寧波出差兩個月,并于2002年國慶和2003年、2004年春節主動放棄休假,到寧波辦理公司業務,沒想到業績平平的李健華一改往日作風,居然為公司拉來了很多寧波大客戶。對此,探員們決定趕往寧波,以寧波為突破口。
真相終于得以大白于天下,原來李健華在網上結識了一位寧波的富家女,而且這個女孩對他非常認真,一心想嫁給他,不僅說服了父母同意他們的婚事,還利用父母的關系對他的業務鼎力相助。女孩很快就要研究生畢業,需要他一起大展宏圖。但是李健華知道跟周敏離婚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便使出如此卑劣的手段,逼周敏就范。
探員們拿到確鑿的證據回到蘭州。李健華落得雞飛蛋打的結局,網上的女友和他分手,周敏也提出離婚。李健華為顧及臉面,同意在協議離婚的前提下,將房子和家中存款留下,凈身出戶。
>>>事務所是一把“雙刃劍”
秦政文律師
(蘭州為公律師事務所)
《新婚姻法》規定,夫妻離婚時有過錯一方要進行適當的經濟賠償,同時,它又規定了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所以在很多因為第三者而破裂的婚姻上,第三者認定就成了重要的環節。在各類因婚外情離婚的案件當中,大部分女性都處在弱勢地位,她們根本沒有能力取證,而律師、公安、法院也都無暇顧及這類非重大的民事案件,所以,在實際操作當中,第三者的認定有很大的難度,明明知道對方有第三者是千真萬確,但苦于拿不出有力證據,就像前文提到的主人公肖雅芳。正因為如此,《新婚姻法》頒布以來,能得到過錯賠償的人不到1%。
而另外一位女主人公周敏,在事務所的幫助下,查明了真相,讓男方在鐵的證據面前啞口無言,主動放棄所有的房產和家產協議離婚,就現行的法律來說,應該是個雙贏的結果。從案例來看,男方要對女方進行精神賠償,但賠償的數目也不會是財產的全部;而對于男方來說,損失了財產卻保全了面子,也算失中有得。
可以看到,在這起案子中,事務所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如果像周敏這樣的情形,在沒有形成后果的情況下,沒有哪類機關受理她的案子。而作為一個弱女子,也不可能有能力跑到外地去調查。所以,社會上存在著對證據調查服務的市場需求,但對這種不斷增長的需求,職責和負擔已然非常重大龐雜的政府部門根本無暇顧及,或者說沒有做出積極的回應,民間的資源也就被市場規律調動起來,私人偵探便在中國應運而興了。
私人偵探也是一種新行業,只不過其牽扯的問題更復雜。私人偵探的工作本身也有兩面性,既有維權的一面也有侵權的一面。一方面,它滿足了當事人的知情權;另一方面,它有可能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毫無疑問,當前中國的私人偵探業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從業人員缺乏專業培訓,而且良莠不齊;調查行為缺乏明確規范,時有侵犯人權之爭;行業管理缺乏法律定位,猶如地下活動;業內人士缺乏長期考慮,導致收費混亂。
很多專家稱,它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維護自身權益,補充調查證據;用不好,就會危害個人隱私和國家、企業的安全,所以想去找他們幫助調查的消費者,應當多加考慮,避免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
>>>走進民事調查所
民事調查所由于名不正而使身份尷尬,只能在法律的灰色地帶穿行。對于一般公眾來說,它仍是披著神秘面紗的新興事物。那么實際上的事務所又是何種面貌呢?本刊記者對其進行了明察暗訪。
調查費用
同樣是調查“包二奶”,但收費因情況不同而有很大區別:如果客戶能提供被調查者明確的住址,那么費用相對來說就低一些,如果什么信息都不能提供,則收費就要高一些;同時,還要看被調查者是否有小汽車,如果有,那么費用也要相應提高,尤其是碰上擁有高檔車的被調查者,則費用更高,因為調查公司用來跟蹤盯梢的汽車都是租來的,而檔次高的車只能用相當檔次的車來跟蹤,否則就容易跟丟。在蘭州,一般婚外戀的調查費用在7000元左右,如果需要出差費用則會上萬;在北京,婚外戀的調查費用一般起價3000元,高則達到數萬元,收費方式一般是先交全部費用的一半或七成,余下費用待事成之后再一次性付清。絕大多數收費都很有彈性,在調查過程中講好的費用也可能因情況改變而增加,這都取決于調查公司與客戶間討價還價的情況。
調查方法
在調查婚外戀時,主要是對被調查者進行全天候跟蹤監視,伺機進行偷拍、偷錄、偷攝等方式。事務所除了有攝像機、高倍鏡頭照相機等“常規武器”外,還有跟蹤儀、針孔鏡頭等“尖端科技”。在調查婚外戀時,這些設備可以拍到被調查者與“第三者”同居的照片、錄像、兩人外出親密的照片,再加上他們設法弄到的鄰居、居委會的有關證言,就足以證明被調查者有婚外戀。而法院對“私人偵探”取得的證據大多采取默認的態度,因為這些證據最終都是通過律師或原告交給法庭,而且有些案子里它們常常是惟一的證據,法庭也沒好的辦法。
老“私探”從不說“跟蹤”
既然是“偵探”,就會有對當事人的跟蹤、就會進行偵查;但資深的“私家偵探”們從來不“偵查”、不隨意“跟蹤”當事人。他們會說,跟蹤是侵犯當事人的權利的,我們受到委托后,只能是“了解當事人的行蹤”。還有一些詞也是不能隨便說的,如“偵查”,“偵查”是司法機關特有的權力,作為“私人偵探”是沒有這種權力的,他們只能進行“調查”。
婚外情也可合法取證
對那些委托的案件,事務所首先要問清對方的身份,當事人的背景,需要達到什么目的,調查結果用來做什么。比如調查“包二奶”的情況,委托人往往要求他們拍到當事人的床上鏡頭,他們不會去這么做,他們只要拍到一些能證明關系很曖昧、的確不一般的鏡頭就行。
但有些委托人非要一些暴露鏡頭怎么辦?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一般來說男性被調查人和女委托人可能有多處住所,如果男當事人在其中的一個住所出軌,那就有辦法了。因為委托人是在自己家里裝攝像機,這種行為并不違法。另外,如果被調查人在公共場所出軌,那就更是可以合法地拍了。還有一種情況,如果被調查人雖然在屋內,但不拉窗簾,在屋外拍下的鏡頭也沒問題。如果在酒店對婚外情取證,他們常在在兩人退房后,迅速訂下這間房,并要求不要打掃房間。這樣他們入住后把房子里留下的一些毛發、床單上的精斑等證據取下,成功繞開了偷拍性愛鏡頭的敏感問題,同時達到了委托人的要求。
>>>民事調查事務所之現場調查
“如果懷疑配偶有婚外戀,自己又不敢肯定,你會去找民事調查事務所嗎?原因是什么?”就這個問題,編輯部對路人進行了隨機采訪。觀點歸納如下:
▲▲▲街頭調查之贊成的觀點
“能更好地為客戶保密。”——“有些感情上的事情只是一種感覺,在未被證實前誰都不想打草驚蛇。如果自己親自行動,很快就會弄得草木皆兵,現代人很少有保密的美德,有時反而會激化矛盾,而民事調查卻能讓人少了后顧之憂“
“偵查力量強大,強過百倍的單槍匹馬”——“現在的男人精著呢,再加上錢和社會關系,靠女人個人的力量,想找出蛛絲馬跡來很難。”
“服務精良”——“如果事務所有良好的資質,辦事效率高,費用又合理,我愿意找他們服務”
▲▲▲▲街頭調查之反對的觀點
“國家沒有使之合法化”——“國家到現在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還沒有對其明確的合法化,就是說它是違法的。”
“擔心上當受騙”——“事務所大部分是地下經營,就有可能混水摸魚,讓客戶雪上加霜。”
“侵犯了個人隱私權”——“如果誰都可能被跟蹤被調查,自己的隱私隨時有可能曝光,這個世界哪還有安全感呢。”
編后:我們究竟應該怎樣看待和對待私人偵探?私人偵探的興起對于我們這個處于快速轉軌中的社會又意味著什么呢?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生導師、美國西北大學法學院博士何家弘教授在接受《環球》雜志記者采訪時說,對于事務所,應該引導其發展,規范其活動,可以通過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和建立行業自律機制,加強對私人偵探從業人員的資格管理,加強對私人偵探機構的注冊登記和業務范圍管理,使私人偵探得以良性且有序的方式服務于社會。
也許到那一天,在法律的灰色地帶游走的“福爾摩斯”們就可以結束尷尬的身份,在法律的規范下來參與公民的婚外取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