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華 陳 兵 彭 勇 魏 平 梁自文
本期《名醫談病》由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內分泌科組稿,特此鳴謝!
骨質疏松癥對我們來說已很熟悉,對它的危害也早有耳聞,即輕則骨痛、腰痛,重則駝背、骨折,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骨質疏松的危害雖然很大,但骨質流失的過程卻不痛不癢、無聲無息,因此我們往往被其“暗害”!
病因:不僅僅是缺鈣
□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內分泌科副教授 王富華
在我身邊曾發生了這么一件事:有一位老人洗臉,絞毛巾因用力不慎,造成腕骨骨折。家庭成員在憂慮的同時,都笑她老人家“太脆弱”,并把這事作為一個笑話在家庭成員中講。但作為醫生的我來說,覺得這事一點兒都不好笑。因為老人由于骨質疏松而輕易骨折的事,生活中并不少見。
骨質疏松癥這么厲害,那么引發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隨著年齡的增長,腸道吸收鈣的能力下降,皮膚合成維生素D不足,腎臟將維生素D2轉化為有活性的維生素D3能力低下,都會導致人體缺鈣。再加之飲食中長期含鈣量少或攝入不足,則會發生骨質疏松。但引發骨質疏松的原因,并不僅僅是缺鈣,常見的還有以下幾種:
體內激素失調
骨密度下降與體內激素失調關系密切。雌激素缺乏,是導致老年婦女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而雄激素缺乏,是老年男性患骨質疏松的重要原因。男性40歲以后,睪酮水平明顯下降,骨骼內蛋白質量亦下降,膠質成分、鈣鹽的沉淀明顯減少,結果易導致骨質疏松。
光照射不足
人體的維生素D,一半來自食物,另一半來自日光照射。由于老年人活動少、行動不便和高層住宅的普及,使其室外活動減少,接受日光照射時間少,維生素D相對缺乏,從而導致鈣的吸收利用減少。
種族與遺傳
專家發現,骨質疏松的發生與種族有關。白種人骨質疏松的發病率比較高,尤其是西歐、北歐婦女,居世界之首;而黑人婦女的發病率最低。另外,近幾年的研究顯示,骨質疏松癥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原因尚在研究中。
其他疾病
一些疾病可繼發骨質疏松,如佝僂病、軟骨病、腎功能衰竭、腎移植后,以及肝硬化、慢性胰功能不全等。
膽道瘺、胃腸部分切除術等導致鈣、磷吸收障礙及維生素D缺乏者,以及假性維生素D缺乏、抗維生素D佝僂病等遺傳性疾病,易患骨質疏松。
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吸煙、缺乏運動,或長時間不能活動如中風后, 亦會增加患上骨質疏松癥的危險。而服用某些藥物也可引發骨質疏松,如長期服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或抗癲癇藥,這些藥物可干擾維生素D的代謝過程,不利于骨骼的形成。
預防:藥補與食補雙管齊下
□ 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內分泌科教授 陳兵/碩士 彭勇
骨質疏松癥是一種相伴全身器官、組織衰老退化的必然現象。一般說來,人在30歲左右骨密度達到頂峰,以后隨著年齡的增加,骨骼中鈣質的流失不可避免地發生。另外,若在生命早期(兒童期、青春期、成年早期)補好鈣,對生命后期防止骨質疏松是非常有益的,因此我們在生活中要注重補鈣。
那么,怎樣補鈣?一句話——食補與藥補雙管齊下。
食補
據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在全國進行的3次營養狀況調查,目前我國公民每人每天平均從飲食中只能獲取405毫克的鈣,遠遠沒有達到衛生部推薦的成人每天需要量800毫克的指標,離青少年、孕婦每人每天需要1200~1500毫克的指標差距更大。而補鈣的最好途徑是食補。
所謂食補,就是要注意攝取含鈣量較高的食物,比如:牛奶、奶酪、蛋類、魚類、瘦肉以及豆類食物。這些食物不僅富含鈣質,還含有足量的蛋白質以及其他豐富的營養成分(骨骼的形成除了需要足夠的鈣質,還需要足夠的蛋白質等物質)。注意不要挑食、偏食,不吃高鹽食物,營養要豐富,最好能每天保證喝250~500毫升牛奶。
目前有人提倡素食飲食,特別是一部分熱衷于減肥的年輕女性。長期的素食飲食,往往缺乏足夠蛋白質,影響鈣質的攝入和骨骼的形成,造成骨量減少而容易導致骨質疏松。
藥補
目前,市場上有各種不同的鈣片,有碳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檸檬酸鈣、氨基酸螯合鈣,以及一些昂貴的含鈣口服液等。專家研究發現,機體對以上不同的鈣片和口服液中的鈣,吸收率都是一樣的,只有25%左右。沒有哪一種鈣像廣告宣稱的那樣,吸收率能達到90%。
那么我們到底選哪一種產品比較好呢?相比較而言,碳酸鈣制劑比如鈣爾奇D等,含鈣量高、價格便宜,是理想的鈣劑。而一些口服液含鈣量非常少,價格貴,往往達不到補鈣的需求。
另外,市場上有一些活性鈣,宣稱是生物鈣,吸收率更高等。其實這類鈣片來源于牡蠣殼的煅燒產物,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環境污染的緣故,牡蠣殼中往往含有各種重金屬元素,長期服用會使這些重金屬沉積于體內造成慢性中毒。
鈣的吸收離不開維生素D。因為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在腸道的吸收,防止鈣的過度流失,促進鈣沉積于骨骼。因此我們還要注意利用維D來增加鈣的吸收。對于一般人而言,只要讓皮膚在陽光下照射,人體就可以合成維生素D 。但是在南方,陰雨天氣較多,很多人體內不能合成足夠的維生素D;而作為老年人,由于各種器官功能減退,體內缺乏維生素D。因此,對于較少接受陽光照射的人和老年人,建議補充一定量的維生素D,以促進鈣的吸收和沉積。
另外,要使補鈣達到增加骨量的目的,還需加強體育鍛煉。體育活動可以促進骨骼的新陳代謝,使骨骼更健康,更有活力。年輕時若堅持體育鍛煉,可以使人體獲得更高的峰值骨量;年老時堅持運動,也可以使鈣更好地沉積于骨骼。同時,要改變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比如過量飲用碳酸飲料和濃茶,會抑制鈣在腸道的吸收。
治療:老年患者用藥7注意
□ 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內分泌科副教授 魏平
骨質疏松的治療是一個系統化、綜合性的過程,絕不是一兩種藥所能解決的。我們需要一種全方位的“立體”方案。
首先是生活方式,我們最能應用的就是飲食與運動。其次就是用藥物治療。
骨質疏松藥物很多,患者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才能達到增加療效、減少副作用的目的。在選擇不同藥物時,患者需要注意以下7點:
(1)維生素D類。維生素D能促進腸道對鈣的吸收,并調節鈣磷平衡。補充維生素D對于那些長期很少日照和維生素D缺乏的人是很有必要的,但一定要掌握適當劑量,否則容易引起維生素D中毒。
(2)降鈣素。該類藥可止痛,抑制骨吸收,減輕骨丟失,是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一類藥。但是單用降鈣素,而不進行綜合治療,不僅花費高,還常達不到理想效果。
(3)雙磷酸鹽類。該類藥物主要用于防治以破骨細胞活動增強、骨吸收為主的各種代謝性骨病,以及高轉化型(以骨吸收為主)骨質疏松癥的治療。它們對胃腸有刺激作用,不能和其他藥同時服用。
(4)雌激素。絕經后婦女補充雌激素可明顯減少骨折的發生,但補充雌激素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否則有可能增加婦女患子宮癌、乳腺癌以及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
(5)雄激素。該類藥物能刺激骨形成,對老年男性骨質疏松患者有效,但使用中須注意對前列腺的監測。
(6)甲狀旁腺素(PTH)。該藥能加強骨細胞溶解骨鈣和破骨細胞吸收骨基質的作用,同時促進成骨細胞形成及礦化骨的作用,使舊骨得以不斷地被新骨替換。該藥目前在國內尚未廣泛使用,且如果使用不當,會加重骨質疏松。
(7)某些藥物。老年人常有多種疾病纏身,有時需要服用多種藥物,用藥中應避免長期使用利尿劑、四環素、異煙肼、抗癌藥、強的松等影響骨質代謝的藥物。
解惑篇
問:中醫對骨質疏松有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嗎?
答:中醫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了一系列的理論和方法。中醫學認為,骨質疏松癥的主要病因是腎、肝脾虛弱導致氣血不暢,淤血凝滯,久而久之,產生病痛。中醫對骨質疏松癥的辯證論治離不開三大原則,即肝腎或脾腎同治,精血齊補,氣血并重。
中醫名家總結出多種方藥,如腎陰虛型,以六味地黃丸、左歸丸、滋腎生髓湯為主方。腎陽衰型,以右歸丸或桂附八味丸加鹿角膠、淫羊藿、肉蓯蓉、溫腎養骨湯等補腎壯骨,強筋健骨;腎精不足型,以補髓丹加味補腎填精,強筋健骨;脾腎氣虛型,以金匱腎氣湯溫腎健脾益氣;氣血兩虛型,以十全大補湯或歸脾湯加減等行氣血雙補;氣滯血淤型,用桃紅四物湯或血府逐淤湯等行氣活血,祛淤止痛。
中醫除了用口服藥物外,還提倡增加一些輔助療法,這和西醫不謀而合。如采用中藥離子透入法、推拿按摩、針灸、理療、熏洗等,也提倡增加活動量,如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等。
問:骨質疏松與骨質增生有何關系?
答:骨質疏松是一種全身代謝性疾病,而骨質增生是骨質在增生過程中的一種異常狀態,常表現為骨刺、椎骨的異樣突起等。骨質增生和骨質疏松確實是完全不同的病變。
但是,這兩種病的發病基礎都是缺鈣。人到中年后,在缺鈣等因素影響下,甲狀旁腺激素分泌增加,促使骨骼中的鈣向骨外轉移加快。這樣,一方面造成骨超量脫鈣,引發骨質疏松癥。另一方面,由于血鈣的升高,引起降鈣素生成增多,反過來,又促使血中的鈣向骨骼中遷徙,加快成骨活動,加速新骨形成,這本來是人體的一種代償機制。不幸的是,這種代償性新骨的形成往往是在骨關節邊緣形成骨刺,從而產生腰椎病、頸椎病、骨關節炎等,這就是骨質增生。因此,骨質增生的本質仍然是缺鈣,兩者都可以采用補鈣治療。
問:有的文章說激素會導致骨質疏松,有的則說激素替代療法可治療骨質疏松,哪種說法可信?
答:以上兩種說法都不對。鈣質的吸收和骨代謝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激素只是其中之一。既然引發的原因不一樣,若全部患者都用激素替代治療,當然就不能對癥,也就達不到治療效果。因此我們不能片面地說激素會導致或可治療骨質疏松。
問:診斷骨質疏松癥,骨密度測定是惟一的方法嗎?
答:骨質疏松癥雖然一般無明顯癥狀,但卻有骨量減少和骨組織微細結構破壞的特征,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查這兩個特征來判斷。
目前診斷骨質疏松癥主要靠骨密度測定,應用最廣泛的是雙光子或雙能X線骨吸收儀,它具有靈敏度和特異性較高的特點,可以早期診斷骨質疏松癥。但是骨密度的測定并不能完全反映骨質疏松的特點,它不能反映骨質量、骨強度等。
而超聲骨密度測定儀除了可以監測骨密度,還可以測定強度、骨質量、骨彈性等指標,以更好地反映骨骼的病理生理特點。
除了骨密度的測定外,還須生化抽血驗尿,作為骨質疏松的診斷及使用藥物治療效果的追蹤比較。
問:多吃鹽是否可以導致骨質疏松?
答:多吃食鹽確實會導致骨質疏松癥的發生。我們知道,多吃鹽可以誘發高血壓,研究表明,多吃鹽同樣可以誘發骨質疏松。食鹽的成分是氯化鈉。鈉對人體是一種重要的物質,人體的神經信息傳遞和肌肉收縮都需要這種物質,若得不到適量的補充,就會發生低鈉血癥。
鈉的主要排泄器官是腎,在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鈉是“吃多少,排多少”。腎臟在排鈉的同時,也將鈣排除體外,每排泄1000毫克的鈉,大約也會同時耗損26毫克鈣。這乍看起來似乎對人體沒有什么大的影響,可是人體需要排掉的鈉越多,鈣的消耗也就越大。如果吃過多的鹽,為維持體內的電解質和酸堿平衡,腎臟就要排出的體內過多的鈉,從而導致鈣離子從腎臟排出過多,日積月累,丟失的鈣離子總量相當客觀,繼而可引發骨質疏松。
教你一招熬骨頭湯先將骨頭砸裂
動物骨頭湯中含有較多的鈣質、脂肪酸以及蛋白質,這些都是骨骼形成的重要物質,因此,多熬骨頭湯來喝,對預防骨質疏松癥是有一定的幫助。但骨頭湯中鈣離子較少,鈣的濃度較低,故在煮湯前,應先將骨頭砸裂,這樣可增加鈣離子和蛋白質的溶出率。(梁自文副教授)
西南醫院內分泌科簡介
西南醫院內分泌科創建于1980年,是集臨床、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學科。經過20多年的發展,該科已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學科,在內分泌疾病的診治上,該科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目前科室有博士研究生導師1人,教授、主任醫師1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3人,中級職稱4人。開展國家科研項目5項,在各類醫學雜志上發表論文100余篇。
科室特色
糖尿病??疲涸谔悄虿〖安l癥的診治、預防及心理治療方面有一套完整、高效、先進的方案。結合無痛性血糖、血脂、血酮和尿微量蛋白監測儀和胰島素泵持續輸注胰島素診斷、治療和控制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結合糖尿病足診斷箱,經皮氧分壓測定儀等先進設備,率先在西南地區開展自體骨髓干細胞移植治療糖尿病足等新業務。
甲狀腺疾病??疲簩谞钕偌膊【哂胸S富的診治經驗,能成功治療甲亢合并粒缺、甲亢危象、甲亢合并急慢性肌病等危癥。開展了甲狀腺細針吸活細胞檢查術,提高了對甲狀腺疾病的早期診斷,對難治性甲狀腺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及甲狀腺腺瘤等內分泌疾病的治療,掌握了一套獨特有效的甲狀腺局部注射治療技術。
骨質疏松治療??疲簱碛兄貞c市第一臺雙能X線骨密度儀和脈沖電磁波骨質疏松治療儀,對骨質疏松的診斷和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研究能力。
其他專科:擁有先進的體脂分析儀,積極開展肥胖的飲食、運動和藥物干預治療。對腎上腺疾病,垂體疾病診治,以及矮小身材的診斷和藥物治療也有相當的水平。
撰稿專家簡介
陳兵主任,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具有20余年醫教研工作經歷?,F任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專家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委員、重慶市內分泌協會委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2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和解放軍總后勤部博士后科學基金1項,其他院部軍隊科研項目3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1 項、三等獎2項,發表論文60余篇,主編書籍1本,參編3本;在內分泌代謝疾病的臨床、科研和教學上有較高的造詣。門診時間:周二上午。
王富華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從事內分泌專業24年,參加編寫書籍4本,先后獲得醫療成果三等獎3項,對各種內分泌疾病診治都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在診療疑難罕見病癥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擅長肥胖病診治。門診時間:周三上午。
魏 平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發病機理及治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審評委,治學嚴謹、臨床工作經驗豐富,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項,在《中華內分泌代謝》等雜志發表論文多篇。門診時間:周一上午。
梁自文副教授、副主任醫師,博士后。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骨質疏松癥、糖尿病,診治方面有豐富臨床經驗和科研能力,尤其擅長治療糖尿病足。曾獲國家級科研項目3項,發表醫學論文28篇,參加編寫《實用糖尿病學》。門診時間: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