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文達

眼下,“名人”出書熱仍然不減。丈母娘受了感染,也要出書了。
名人關吳氏,小人的丈母娘是也。用她自己的話講:“說我不夠名人,那市長夠嗎?你媽我,比市長厲害!市長說話有幾人聽?我要說句話,全市家家戶戶都得聽,每次非鬧個小地震不可?!?/p>
丈母娘的家離公園很近。月色下,湖水如鏡,將山上的千樹萬樹梨花濃縮在水里,朦朦朧朧的,讓人感覺到一縷縷沁人肺腑的馨香。一棵軀干兩人合抱不來的老梨樹下,丈母娘又盤腿面南而坐,背靠青山,面對湖水;頭頂圓月,雙手合十,二目微閉,練她那自編自創的梨花功了。春風乍起、雨潤蓓蕾、含苞待放、滿樹梨花。起承轉合后又來個回收式:月色朦朧、暗香浮動……
頭發烏黑,面色紅潤,耳也不聾,眼也不花。丈母娘貌相,不過50年紀。其實,她老人家已是72歲的人了。出身書香世家的丈母娘,姓吳。丈人姓關,她嫁給了他,便成了“關吳氏”。一條“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古訓,竟將她關在屋里9年,同時也創下8胎生7女3男,世界尚屬罕見的記錄。當岳丈大人的名字被某出版社《名人詞典》收編后,10個孩子相繼在丈母娘的童話王國里走出,成了一些文學期刊的主編和作家。“老兒子結婚,大事完畢。”早晚無事,丈母娘便悟上了“長生之道”。
“人過留名,雁過留聲?!闭赡改镌缇投眠@個道理。近來傳出旨意,讓兒女們為其著書立傳,“自我鑒定,比你爸還‘名人?!彼芾侠险赡改锏难?,一年365天用不重樣的童話故事和民間傳說對她的10個兒女進行“啟蒙灌輸”。時間久了,大嫂子小舅子也有聽膩的時候,她便張冠李戴,隨機應變編上一個,以假亂真。雖有上述“業績”,仍顯單薄,豈夠“名人”?
丈母娘被全家公認為“當之無愧的名人”,是上周六給她過72高壽……
好熱鬧的三室一廳,擠滿了人。當我們從公園山上那棵梨樹下把她找回一齊向老人家拜壽的時候,她老人家哭了:“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你媽———我的日子,不多了。媽今天高興,多喝幾盅,但不跟你們說酒話。沒有我,能有你們的今天嗎?你們能出名,我為何不能!”這才接上了本文開頭那段話———“就說幾年前吧,你大嫂商店的麻花賣不出去,燒得嘴角盡大泡。正趕上南方竹子開花,我就編了一段順口溜:‘竹子開花要死媽,女兒快快買麻花,買來麻花給媽媽,消災去病不害怕。不曾想,一傳十,十傳百,鬧個全市搶購風。你大姨樂了,今年商店排骨積壓,又來找我。我又編了一個‘瞎巴說:‘老爸羊年要受苦,女兒趕快買排骨?!?/p>
“媽,”妻子聽出了話外音,“有一年,母親給兒子買罐頭吃黃桃,也是你造的謠?”
“那怎么能叫造謠呢?熊岳城有個望兒山吧?山上有個石頭老太太吧?那老太太拄著的拐棍都斷了。這說明兒子要有災難,當媽的趕緊給兒子買黃桃吃才能逃出去?!?/p>
“你呀,你呀,”妻子眉頭緊鎖著,“那陣子,我們一個勁地追查,一個勁地辟謠,沒想到這謠傳的風源竟是你。熊岳城有座望兒山不假,可那山上根本就沒有什么老太太。山上只有一座破廟對著海,從遠看就傳出了什么老太太……”
“你在報上辟謠又有什么用?”丈母娘樂了,“這年頭,人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就說今年4月非典時期搶購風吧,我一傳北京、鞍山周圍要封城,人們就開始搶上了……”
丈母娘好些耐人尋味的軼事,還沒挖掘出來?!安涣鞣记Ч?,也要遺臭萬年。我寧可做反面教材。”有了丈母娘這句話,我們幾個連襟不顧幾個妻子反對,決定聯合寫《名人吳氏傳》。丈母娘一聽,樂極生悲:“做了好些名人事,還不知自己叫啥。起個啥名字好呢?”“姥姥,我給你起個日本名,又好記又好聽,叫,叫———‘無事生非?!蓖鈱O子多,不知是誰出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