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安
中國在現有的人口、資源條件下,如何尋求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道路?如何實現由非持續性發展社會向可持續性發展社會轉型?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決不能重演傳統工業文明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企業是資源的最大消耗者和環境污染的最大制造者,因此,討論可持續發展不僅要從國家和地區宏觀層次上研究如何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如何通過教育培養國民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意識、素養和能力;還要站在企業層次從企業經營管理角度研究可持續發展給現代企業帶來的外部環境的變化以及企業經營管理戰略各方面應做的調整和改革。
企業首先應該在包括產品的研究開發、設計、生產制造、銷售、使用、報廢處理和再生利用的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來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其次還應該從戰略制定、市場研究、企業文化建設等環節的整體角度來實施其綠色戰略。下面從一些重要方面討論企業實施可持續經營戰略的具體思路。
面向可持續發展環境重新考慮并規劃企業的經營戰略要素
傳統的經營戰略要考慮三個主要方面的因素:企業自身、顧客、競爭對手。制定戰略的任務是如何確保在企業和消費者的需要之間形成一個壓倒競爭對手的更強有力的協調。企業主要通過時間、質量、成本、服務四種要素來形成這種優勢。如圖1所示。這種傳統的經營戰略以贏得顧客獲取利潤為最終目的,但淡化了其經濟的外部負效應——企業活動對環境的破壞。
隨著企業外部環境變化和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的惡化,可持續發展戰略為企業提供了新的競爭機會和一種新的戰略管理思路。在可持續環境下,企業為了獲得比競爭者更大的優勢,除考慮傳統的因素外,還必須考慮如何把企業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減到最小,即在原有因素中增添相應的環境協調因素。如圖2所示。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研究開發導向和產品綠色設計
建立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研究開發導向。首先,要開展和支持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新能源,特別是可再生能源的研究開發,加強節約能源、資源及減少環境污染和再循環利用的環境材料和綠色技術的研究開發;其次,支持開發在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都對環境無害或危害很小,既符合特定環境保護又有利于資源回收再生的綠色產品。
產品的綠色設計是企業建立可持續發展經營戰略的重要環節。它最早出自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一份環境污染法規中,與現在的環保設計含義相同,是指在產品整個生命周期內優先考慮產品的環境屬性,同時保證產品應有的基本性能、使用壽命和質量的現代設計方法。
綠色設計與傳統設計相比有兩個顯著特點:其一,設計時所考慮的時間跨度大,涉及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其二,在保證產品的性能、質量、壽命、成本要求的同時,優先考慮產品的環境屬性,從根本上防止污染、節約資源和能源。這些特點充分體現在綠色設計的三大要求上,即節約(Reduce)、回用(Reuse)和循環(Recycle)。
節約即省料和節能。就是通過減少系統要素、簡化關系,但仍維持甚至能優化其功能的綠色設計思路。建筑材料空心磚取代傳統磚,就是走的精簡要素、節約材料的“綠色”之路。
回用就是在產品設計時,就充分考慮產品整體或部分以至材料將來的再利用性,將產品價值發揮到極致。綠色設計最常見的是產品部分,即零部件的回收利用。為方便分類回收和處理,要求設計時就要采用編碼系統,給不同材料以不同標志,以便于拆卸時加以分類。我國綠色企業——廣東三洋科龍冷柜公司在產成品的每塊結構上,都清晰標明材料的性質、名稱,以便下一步回用。
循環即綠色設計要求考慮人工自然和天然自然整個復合系統物資能源 的充分利用,從而形成良性循環。生態系統是由其中的自然界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構成的“生產——消費——復原”的閉路循環系統,并以此實現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的高效循環利用。而人類近現代工業社會形成的生產模式卻是“原料——產品——廢料”的斷裂鏈條,生產投放的物資一部分轉化為產品,其他部分則作為“三廢”投向自然環境造成污染。故人類應師法自然生態系統,補上“廢料——原料”這段鏈條,構成“原料——產品——廢料——原料”的閉合循環,形成將生產和生活系統整合到生態系統大循環之中的綠色設計思路。為了保護環境,進入生態閉環,大連市、鄭州市強制推行了雙降解塑料袋;南京、衢州相繼建成紙餐具、紙餐盒生產線這些舉措都是為了使這些產品在使用后,能順利進入生態良性循環,避免白色污染。
由以上介紹可知,綠色設計是謀求合理利用資源,減少工業活動對環境的危害,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和主要途徑。這就要求企業和研究單位密切配合、更新觀念,以新思想來指導設計、生產和消費,探討符合我國國情的綠色產品開發戰略。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產品生產和質量管理、產品報廢和再生利用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產品生產和質量管理,要貫徹清潔生產的思想原則:改污染從末端處理到先期預防;改傳統工藝為節約資源能源的新工藝和設備;將ISO14000和清潔生產相結合,使產品在制造和使用過程中,對環境污染小、易于報廢處理和可循環使用。
產品的報廢和再生利用,可通過多層次利用,以達到節約資源目的。其一,采取對物資進行分離、回收、和凈化并用以替代新物料進入循環利用。其二,在不作大的變化條件下,利用廢物作為要求較低的“下游產品”的資源。其三,對特殊廢物焚化燃燒的煙霧中所含有毒物質進行有效處理,使廢棄物和排放物無害化、減量化和固態化。
面向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營銷和企業文化建設
所謂綠色營銷是指企業以環保觀念作為其經營哲學,以綠色文化為其價值觀念,以消費者的綠色消費需求為中心和出發點的營銷策略。它是傳統營銷策略的延伸和發展,為企業在可控因素內采取滿足目標市場的營銷組合策略增添了新內容。
綠色營銷的利益基點是貿易利益和環境利益的統一。企業提供給目標市場的商品和所使用的原材料盡量有利于環境保護,制定為消費者可接受的綠色價格,選擇具有綠色的分銷和傳銷渠道,向大眾媒體宣傳企業綠色經營所產生的巨大社會效益,樹立企業良好信譽和形象。
為了確保企業綠色經營戰略的實施和實現,還要在原有的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文化基礎上作相應的調整和改革,建設以可持續發展為導向的企業文化。首先,通過對職工培訓、解釋、宣傳綠色壁壘和可持續發展的市場需求等,并介紹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及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使職工了解和支持企業的經營哲學和行為,便于企業獲得長遠發展的精神動力。其次,建立相應員工培訓體系和環保行為績效評價及激勵制度,使他們在產品的全生命周期中進行協作來保證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