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慶林:發展科技是加強中共執政能力建設重要內容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主持十屆全國政協常委會第四次學習講座時說,大力發展科學技術,是加強中共的執政能力建設、提高中共的執政水平的重要內容。中共的執政能力體現在管理國家的各項工作之中,包括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引導和推進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以寬廣的眼界和開放的心態,正確認識和科學判斷世界科技發展的趨勢,高度重視科技的重大作用,清醒了解中國科技發展的優勢和劣勢,實行正確的科技發展戰略,為中國科技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和環境條件,是中共執政能力、執政水平的具體體現。(洪 聲)
判斷是否貫徹科學發展觀5條標準
國院務國資委黨委書記李毅中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上指出:如何判斷國資委領導干部和中央企業負責人是否貫徹落實了科學發展觀?應對照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標準來衡量:第一,是否堅持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對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有了通盤的考慮;第二,是否著力解決好了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點難點問題;第三,是否明確了中央企業在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發展定位,在中長期發展中走新型工業化之路;第四,是否堅持了以人為本,貫徹“人才強企”戰略,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第五,是否對中央企業建立了完善的業績考核體系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方強)
國資委提出中央企業收購的5點監管要求
針對中央企業涉及鋼鐵、電解鋁、水泥等行業收購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國務院國資委日前下發通知,提出了5點監管要求:一是中央企業收購活動必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嚴格遵守國家宏觀調控的有關規定,對于鋼鐵、電解鋁、水泥等當前國家實施宏觀調控、嚴格控制的行業的收購活動必須在事前報國資委;二是中央企業境外收購活動,企業在上報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前應獲得國資委同意;三是按照“突出主業”的原則,中央企業收購活動應符合企業發展戰略和規劃;四是對擬收購對象要進行規范的資產評估、風險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合理確定收購價格,對擬收購對象涉及的債權債務、土地劃轉、職工安置分流等事項要依法妥善處理;五是不鼓勵中央企業之間相互對擬收購的同一對象進行競購。(姜鴻)
商務部擬出臺汽車產業配套政策
據悉,國家商務部下在制定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其中包括汽車貿易政策、汽車品牌銷售管理辦法、二手車市場管理規定等。有關專賣店之間最小間距的問題、汽車經營主體資格問題等,屆時都將有一個確定性的要求。(劉建國)
審計國企“一把手”將成為重點
國家審計署對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中國網絡通訊集團公司、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神華集團公司、中國通用技術(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和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共9家中央管理的重點骨干企業進行審計,目前進展穩步,審計報告可望在年內形成。其中,對企業“一把手”的經濟責任審計將成為此次審計的重點內容。(張維維)
價格反彈至明年1季度將回落
據中國物流信息中心綜合處處長陳秀芝介紹,此番價格反彈,主要是鋼材和化工產品明顯上漲的拉動。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蔡進預計全年生產資料銷售規模將超過10萬億,增長幅度將達到18%左右。全年市場價格增幅高于去年水平已成定局。考慮到國際市場變化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預計全年價格總水平漲幅在10%-12%之間。他認為,從當前市場走勢分析,明年一季度以后,生產資料市場增長將回落到15%以內,市場價格增幅也可保持在一位數內。(王飛)
摩托車行業整合只待時日
據環球資源發表的一份“中國摩托車供應商的生產能力”的資訊報告顯示,由于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和非法制造商以劣質產品充斥市場所引起的價格戰成為加速市場整合的主要原因,因此摩托車行業整合只待時日。中國目前有10家摩托車制造商的市場占有率超過55%,其年增長率為30.5%,而整個摩托車行業年均增長率為17%。一旦整合,不少地區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摩托車制造企業將退出行業。這種整合不單限于中國制造商之間的整合,還包括日本公司和中國制造商之間的整合。(徐可珂)
物價上漲是否迎來利息上調?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8月CPI指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5.3%,這已經連續三次超過紅色警界線,其中糧食價格上漲31.8%,油脂價格上漲22.5%。如此兇猛上漲的糧油價格還會持續多久?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市場與價格研究室主任王學慶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雖然物價走勢說明,宏觀調控面臨艱難選擇,但是,12月物價仍有可能回落,預計明年初CPI指數在1%-2%左右,通貨膨脹壓力并不很大,此時加息未必對宏觀調控有所裨益。(施樂)
鋁材將在今年后可能出現短缺
日本三菱商事輕屬部門主管近日表示,鋁市在過去三年的過剩之后,2004年之后可能出現短缺。預計今年全球原鋁需求增長7.3%,供應則將增加3.7%,供應缺口為40萬噸。預計全球鋁市場在2005年和2006年仍將供不應求,但隨著新項目提高產量后,在2007年供求將趨于平衡甚至供過于求。(朱秀文)
國企重組地產涉資逾1800億元
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187家中央企業旗下的房地產公司將面臨大規模重組,其涉及資產將達到1800億元。國資委在3個月前發布的《關于中央企業房地產業重組有關事項的通報》中提出,要整合中央企業的房地產資源,并“根據本企業發展戰略,可與中國建筑工程總公司、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華僑城集團公司等5家企業聯系,在自愿協商的基礎上,研究有關重組問題”。國資委有關人士表示,在有關部門提交的建議方案中,有整合并創建一家大型房地產集團的提法,這個大型房地產企業的資產總額將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資產規模位居全球最大房地產商行列。(稅容)
中國將在2005年底全部開放廣告市場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王眾孚表示,中國將兌現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到2005年底將全部放開廣告市場,中國廣告傳播業的國際化程度將會更高。到目前為止,全球前10名的廣告公司已全部在中國設立了合資公司。(陳一)
中國必須超越藍領社會時代
中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只能是“世界加工廠”?只能充當“藍領社會”?在前不久北京舉行的第二屆中國競爭力論壇暨中小企業競爭力高峰論壇上,專家們就此展開了辯論。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曹和平認為,根據現代產業經濟學的理論,一個產品在市場上超過11%的市場份額,就有了定價權利。可是中國作為“世界生產車間”卻不具備定價的產業構成。國資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認為,中國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只能當“藍領社會”。因為在今天“世界工廠”的結構分布中,中國不是世界產業調整中的領先力量,只是世界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轉移出來的一部分,在原創領域中的競爭力還非常微弱。他說,現在13億中國人口中有8000多萬文盲、幾億科盲,低素質人口比重過大,已成為中國走向現代化的沉重負擔。所以在短期或者是相當長的時間內,中國只是一個“藍領社會”,只能當“世界工廠”。(南楠)
“人”是投資者最看重的
在前不外舉辦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主辦的“創業投資論壇”上,著名投資公司專家解析了投資的理由以及投資取向和投資趨勢,投資者看重的并不是很多創業者認為的技術和創意,而是團隊和人。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副總裁章蘇陽說:“我們投資最主要是投人,第一是投人,第二是投人,第三還是投人。” IDG有過非常成功的投資案例,包括攜程、搜狐、金蝶、易趣、騰訊等,但章蘇陽也坦言,自己的前3次投資全部失敗,根本原因就是沒有看準人,“投資不僅僅是純粹投技術,重要的是機構和團隊。所謂機構就是大齒輪和小齒輪之間能夠比較協調地工作,創造出一種動力。”軟銀亞洲信息基礎投資基金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黃晶生則給出了一個明確的比例:“創業過程中,管理團隊占50%,市場占30%,產品占10%,還有10%則是運氣了。”他也坦言,在3~5年的合作過程中,投資者和創業者難免會有一些磕磕碰碰,而他的經驗則是在投資之前雙方要吵一架,看看對方的反應。(李論)
我國急需精神分析師
目前我國的精神分析專業人員十分稀缺,獲得國際承認的精神分析師幾乎為零,即使是較低層次的分析性心理治療師也嚴重不足,僅以上海為例,全市不到100名。有專家指出,在一般人群中約有5%——10%的人存在各種心理問題。在西方國家,一般每2萬人就擁有一名心理治療師。而治療師需經過6年——8年的研究才能成為精神分析師。(趙樹生)
全面禁用塑料購物袋已在云南迪慶見效
全面禁用塑料購物袋的工作從2001年起在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率先實現起,已取得明顯進展,目前已成為中國第一個禁用塑料購物袋的地區,當地人已習慣用紙口袋子布口袋來包裝商品。據有關專家介紹,塑料垃圾在自然界中很難降解,一般周期為200年到400年。(林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