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婧
在2002年的城市經濟排行榜中,有一串數字令人刮目:蘇州市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全國第五位;財政收入平均一天一個億;全球500強企業中已有88家在此投資,招商引資總量位居全國第一,首次超過上海。這樣驕人的成就,如果僅用蘇州是自古以來的“人間天堂”來解釋為什么會成為投資者的熱土,那就太顯蒼白了。這個謎團,直到我們運城市工商聯考察團一行在見到蘇州市委副書記黃炳福以后,才完全解開了。
在我們的熱情問詢之下,黃炳福不得不打開了他的寶匣子,講述了蘇州人落實在實際行動上的“投資環境好”。
早在1995年的時候,黃炳福就開始研究投資環境,還成立了開發區研究會。時任會長的黃炳福,向大家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課題:投資環境的本質是什么?通過調查、了解、研究,他們用自己的兩句話總結出了一個“樸素”的本質,那就是:“讓一切投資者賺錢,讓一切創業者成功。”雖然在現實的行動中,我們無論如何去努力,也不可能達到這樣一個理想化的結果,但它作為我們的工作目標和指導思想,就一定要朝這個方向去努力。一個人的成功雖然超不出他的決心,但一個沒有決心的人是絕對不會成功的。只要我們蘇州人有了這個工作目標和決心,我們就一定能做得更好。
黃炳福認為,一個地方招商引資的成功,不僅僅在于優惠政策,更重要的是在于投資環境。他從以下七個方面講述了蘇州的投資環境好。
法制環境好
確保一切投資者、創業者的生命財產安全。如果本地人對外來投資者進行偷、搶、扒、拿,在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方面都使他感到一種不安定、不安全,搞不好還會把老本丟了、老命喪了,誰還敢來蘇州投資?
各級政府要堅決信守合同。尤其是在兩任政府官員交接班之間,上一任官員與企業簽的合同,哪怕是虧了,也要認可,堅決不能一個和尚一套法,后任不認前任帳,不能以犧牲政府信譽為代價,隨意反悔對企業的合約。如果確實因為不合理而要修改,也只能從下一個同類型的合同中再修改。
外國人犯了法,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區別對待。第一,首先區別他是無意觸犯還是故意觸犯。因為初來中國,比較陌生,對許多法律條文不了解是在所難免的,可以免予或從輕處罰。如果是故意犯法,那就要按法律條文來辦事了。第二,觸犯重大法律與一般法律區別開來。如果是一般性的偷稅漏稅、假冒偽劣、坑蒙拐騙等方面的觸法,要區別于觸犯重大法律。第三,即使觸犯了國家重大法律,也要看是否造成了嚴重后果。如果已有苗頭發生,但沒有造成危害性的后果和已經造成了不可挽救的后果,對這兩種情況也應該區別對待。
硬件環境好
按照與國際投資環境相接軌的硬件環境要求,蘇州政府為投資者創造了通路、通水、通電、通郵、通氣、通航、通海關等九通一平的投資條件。目前,蘇州的工業園區,平均每平方公里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已達到了7.8億元的水平,完全與國際接軌。
政策環境好
在執行中央政策方面,我們要在精神上與其高度保持一致。但在實施形式上卻要根據自己當地的實際情況而定,不能死搬照套。每一項政策實施的結果,是看老百姓是否滿意。如果群眾贊同你、擁護你,說明這種方式選擇對了;如果違背了群眾的意愿和利益,就說明我們沒有落實好中央的政策。
人文環境好
在人文環境方面,應該由勞動力的素質、政府的辦事效率等組成。
黃炳福首先介紹了蘇州的勞動力素質。
他說,新華社2002年9月來蘇州調查當地的投資環境。調查人員抽查了在蘇州投資的七個國家、一百多家企業,并設了300個問題作為問卷調查來評分,除了一家臺商提了兩個不滿意被扣掉兩分外,其余全為滿分,總評分為98分。新華社又從中挑選了16家代表性企業一起座談,當問到他們為什么愿選擇在蘇州投資時,他們用這樣一句話高度概括了蘇州的人文環境:蘇州人腦不笨、官不貪、心不黑。當我們問及這句話的緣由時,黃副書記又往下解說了起來。
說起蘇州人的“腦不笨”,僅從高考就可見一斑。蘇州在1999年就普及了高中教育,每年高考時,蘇州考生要比全國平均高出100分才能錄取。說到這里,黃書記不無惋惜地說,我們的孩子真是冤枉啊!雖然考分比別人高,但工資卻不比別人高。蘇州人均工資是深圳的三分之一,上海的二分之一,這樣高的文化素質,這么低的工資,正是投資者所看好的,尤其是IT行業更加看好,這也正是大量的IT產業轉移到蘇州落戶的原因所在。
關于蘇州人的心不黑、官不貪,黃副書記說,外商在蘇州召開的新聞發布會、開業慶典等大型活動,經常有企業要邀請市內領導去參加。在許多不正之風盛行之地,這正是借機行賄、“拉攏”領導的“大好”時機,但蘇州的領導為了維護當地的投資環境,確保投資者的正當收入,堅決拒收超出常規的禮物。如果為了表示喜慶,為各位來賓每人準備一份一般性的小禮品,比如襯衫啦、T恤啦,那就大大方方地笑納。如果在禮物內放有紅包,或者是超出人之常情的貴重禮品,一概拒收。投資商們感動地說,像這種會議,我在其它地方,每次僅“紅包”一項就要打發100萬元,可是在蘇州一分錢也沒花出去。
配套環境好
任何一家投資商的選址,都會把本土化上下游原料、產品的配套當做一項重要的條件。本土化配套程度越高,他就越不會走。如果配套供應環節都在外地,光是原料供應運輸一項,再加上過橋費、損耗費、耽誤時間的費用等等,都會無形地加大投資商的生產成本,企業產品如何能有競爭力?目前蘇州市在100公里以內的平均生產配套率已達69%,IT行業的配套率已達到82%。現在除了在周邊地區配套以外,全國范圍的配套正在向蘇州靠攏。
為外商設置的系列服務環境好
在蘇州市的每個政府職能部門,均設有外商投資服務中心,每個中心有五六十人,他們都是每個行業或專業的行家手里,尤其精通外語與電腦,屬于蘇州的準公務員,但又不是公務員,基本工資由地方財政予以開支,福利部分由服務創收獲取。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證了這些工作人員的基本收入穩定,只需向投資商收取少量的服務費即可生存,在這樣穩定的收入之下,他們不會向外商多收費、亂收費,所以頗受投資商的歡迎。
在對外商所設的服務項目中,一共有五項服務內容。1.資訊服務中心。本中心是為外商代辦或協辦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等企業資訊類證件的。2.建設服務中心。本中心專為外商在蘇州投資建設項目時,提供從整體拆遷、到安裝生產設施等一條龍服務。3.生產服務中心。本中心可為外商提供生產配套、銷售服務、采購、企業年檢等系列生產經營服務。4.售后服務中心。本中心是為外商在產品銷售以后所提供的諸如協調糾紛、通海關等系列服務。5.特訓工服務中心。在蘇州投資的臺灣人、東南亞人、僑胞等需要一些鐘點工等方面的特殊服務,均可以在此中心內找到滿意的“答案”。
居住環境好
為了讓外商能在蘇州長期地安定下來,創造一個適合他們生活方式的居住環境是非常重要的。黃書記爽朗地笑著說,我們中國人在美國還有個華人街呢,為什么在蘇州不能按外國人的居住習慣,給他們建一個居住區呢?如果蘇州能適合他們永久居住,他們不就祖祖輩輩留在蘇州了嗎?人都留在了蘇州,投資還會走嗎?在為他們設計居住環境時,完全可以按照他們的風俗習慣來進行建設,只要他們聚居生活在一起,感到快樂、幸福,只要不是在做違法亂紀、違背國家意愿的政治活動,他們愿意進行什么樣的商務活動、娛樂活動,政府均不干預。
聽完黃書記從七個方面來論述蘇州的投資環境好,我們運城市工商聯一行人,不約而同地嘆服到,這是我們迄今為止聽到的最好的投資環境。當外界都還在把改善投資環境掛在嘴上,甚至還沒有搞明白其內涵是什么的時候,蘇州人卻已經實實在在地把它變成了行動。從這七項具體而細致、深層而系統的服務中,還有那樸素而真誠的軟環境中,你不難理解為什么蘇州一躍成為全國招商引資總量位居全國第一的原因。你會更加堅信,蘇州目前正以新的高度,在向著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體的世界級的現代制造業基地邁進,愿這樣的招商引資成果,愿蘇州這樣好的投資環境,能夠給更多的城市、更多的欠發達區域以更多、更久遠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