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和 陳樹清
我們北方重工集團是國家“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項目之一。50年前,廣大兵工戰士響應黨的召喚,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匯聚在塞外古城包頭,在廣袤千里的陰山腳下,在奔騰洶涌的黃河岸邊,北重人靠著心中永不褪色的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的精神,戰勝了前進道路上一個又一個困難,取得了—個又一個驕人的成績。
艱苦創業承載強國富民使命
北重集團作為共和國軍事工業的驕子,伴隨著新中國國防事業的發展而壯大,始終堅持“以軍為本,軍民結合”的戰略方針,緊緊依靠科技進步,勇于開拓創新,不斷深化改革,譜寫了一部銳意進取的創業史、永攀高峰的發展史!
50年創業奠定了北重集團雄厚的綜合實力。現在的北重集團,已成為擁有36億元資產、近2萬名員工、4000余名各類專業技術工作者,集冶煉、鍛造、熱處理、機械加工、總裝調試為一體的大型聯合企業。在一代又一代北重人的“接力”向前奮進中,昔日的亙古荒原,如今變成了國家重要的機械加工制造基地。
50年來,公司依靠雄厚的技術實力,研制生產的各式武器源源不斷地裝備了人民解放軍陸海空部隊,在保衛祖國、打擊兇頑的戰斗中屢建功勛。在20世紀60年代初,公司生產的某裝置初試鋒芒,多次擊落美制U2高空無人偵察機,大長了中國人民的志氣;70年代,公司生產的產品再顯神威,在西沙海域捍衛了祖國神圣的海疆;在國慶10周年、35周年、50周年大慶之際,北重集團生產的武器方陣,威武雄壯地通過天安門廣場,接受了黨和國家三代領導人的檢閱,振了國威、揚了軍威。
北重集團的發展壯大始終得到了黨和國家三代領導人的親切關懷。朱德、周恩來、江澤民、胡錦濤等50多位領導曾親臨公司視察指導工作,給予北重人巨大的榮耀和鞭策。
50年奮斗打造了“北方重工”這塊強勢品牌。在“保軍轉民,軍民結合”的方針指引下,北重集團在開發民品市場的過程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開發生產的特種鋼及延伸產品、非公路礦用車、專用汽車、工程機械、煤機產品、鐵路產品及冶金成套設備七大系列產品,已成為繁榮國民經濟的支柱和骨干產品。在市場經濟的競爭中,北重集團正在逐步得到社會各方面的贊譽和認同,正在贏得越來越多朋友們的信賴和支持。
50年拼搏開創了北重集團產權多元化的發展之路。北重集團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以資產為紐帶,先后與英國特雷克斯公司、西班牙巴里巴公司、德國阿特拉斯公司合資組建了北方股份公司、巴里巴公司、阿特拉斯公司等合資企業,不僅實現了合作中的互利雙贏,更主要的是開始了產權多元化的積極探索,為企業的國際化進程奠定了基礎。
50年來,北重集團傳承發揚了兵工精神,培育了獨特厚重的企業文化。曾任工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的吳運鐸,被譽為“中國的保爾”,他的《把一切獻給黨》一書,教育影響了幾代中國人。艱苦奮斗、不畏艱難的兵工精神,已成為北重人戰勝困難的強大精神財富。在50年建設發展過程中,北重集團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吸納了各種先進管理理念的精髓,逐漸提煉出以“和”為基石的企業文化,樹立起“居危思進,慢進即退”的發展理念,并升華為薪火相傳、一脈相承的治企思想。這種思想凝聚成北重集團“鑄強國利劍,造富民堅犁”的企業宗旨,體現著北重集團“團結進取,開拓創新”的企業精神。正是這種產業報國的拳拳之心,成為推動北重集團不斷前進的內在動力,鑄就了北重集團今日的輝煌,并必將在新的征途中得到發揚光大。
北方重工集團榮膺了諸多的榮譽,是國家工商總局命名的“守合同重信用企業”、國家商務部命名的“中國外貿企業信用體系示范單位”、國家環保企業、兵器工業生產現場五星級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連續17年獲內蒙古自治區文明單位稱號。2004年“五一”前夕,公司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充分顯示了北方重工集團強大的綜合實力。多年來,北方重工集團共獲得國家級獎勵40多項。
50年中,北重集團也曾經歷過巨大落差之后的沉思與選擇。但不畏艱難的北重人,經過頑強拼搏、不懈努力,經濟效益不斷提高,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科技人才倍受重視,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廠區面貌煥然一新,員工收入逐年增加。目前,全體員工群情振奮,精神飽滿,對北重集團的未來充滿必勝的信念。
永續經營再創美好明天
50年的征程跋涉,50年的不斷實踐,我們得到了諸多深刻的啟示,其中最重要的是:
——企業要發展,必須堅持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北重集團50年的發展史,實際上是一部艱苦奮斗的創業史。正是憑著這種精神,20世紀50年代,我們在浩瀚荒漠上建起了一座堪稱亞洲第一的兵工大廠;也正是憑著這種精神,我們走上了“軍民結合”第二次創業的新征程,進而使企業以嶄新的面貌,匯入了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并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企業要發展,必須堅持把改革作為強大的動力。改革就是創新。正是由于不斷深化改革,北重集團才由一個單一的軍工廠,初步建設成為軍民結合型企業;也正是由于改革,企業才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根本性轉變。改革為企業的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也必將成為企業今后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
——企業要發展,必須堅持以“和”為基石的企業文化。縱觀北重集團50年的發展歷程,可以清楚地看到,穩定是前提,團結是基礎。企業最穩定、員工最團結的時候,也正是企業發展最快、人氣最旺的階段,這已經被無數實踐所證明。在新的發展時期,北重集團全體員工必須進一步理解“廠和萬事興”的深刻含義,萬眾一心,團結奮斗。只有這樣,才能把企業的發展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企業要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興企戰略。“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與本質,也是企業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對于企業來說,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為廣大員工提供一個良好環境和廣闊平臺,通過強有力的激勵機制,激發創造力,調動積極性,推進科技進步,實現持續發展。
北重集團的發展,必須深入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關于發展的根本要求。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是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舉措。我們必須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重新審視和謀劃新世紀、新階段、新北重的改革發展走向,進一步統一思想,增強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北重集團未來6年發展的總體目標愿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專業化調整重組為主線,積極發展規模經濟和產業價值鏈,全力打造“北方重工”品牌,實現擴大規模與提升競爭力的統一,把北重集團建設成高科技、現代化兵器工業和有國際競爭力大公司的主力軍。在第一步實現扭虧解困目標的基礎上,2005年實現經濟規模30億元的第二步戰略目標,到2010年全面實現“三步走”戰略構想,經濟規模力爭達到80億元,北重集團的質量、效益明顯提高,抵御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加強,員工生活實現富裕。
為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必須堅持規模與速度、質量與效益的統一,堅定不移地走持續、健康、協調發展之路;學會運用現代企業經營理念,把經營管理的著力點,全方位地從關注公司內部轉向關注顧客、關注市場上來,在強化市場分析、資本運作、營銷組合、品牌打造等方面下苦功夫,圍繞做強、做大核心業務,激活發展相關輔業,舉全力提升核心競爭力。
我們有幸處在一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時代。我們決心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全面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自覺擔負起強國富民的使命,團結務實,開拓創新,努力實現北重集團的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再創北重集團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