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令玉
面對新聞競爭,怎樣才能多上一些稿件呢?芽我的體會是撿“邊角余料”,就是說專業記者們棄之不用的或者看不上眼的小東西、小新聞,通訊員們將這些東西撿起來,通過深入采訪,精心加工,往往也可以“廢物利用”,為報刊起到拾遺補缺的作用。
撿“邊角余料”首先要充分發揮兩條腿的作用。抓新聞上稿件完全靠自己去捕捉、去尋找。這就是腿勤。每到雙休日或節假日,我就根據自己平時掌握的信息或某種感覺直達某一目的地,這叫“直達尋覓”法。比如鄉村地頭、農家小院、種養加專業戶、公眾娛樂場所等,這些地方往往拾到“邊角余料”的機會更多一些,再者是下基層漫無目的地到處尋覓,有時也會巧遇上些新鮮事或新聞由頭。
撿“邊角余料”其次是要用心動嘴。要有新聞眼、新聞腦、新聞嗅覺,無論是有目的或是漫無目的地去尋覓,都要用心觀察和思考,說者無意,只要聽者有心,每天總能撿到幾塊有用的“邊角余料”。如果不用心,走馬觀花,心不在焉,同樣發現不了新聞,那只是徒勞而歸,一無所獲。有時與同事們一起外出游玩,我隨時能發現新聞,而他們則發現不了,因為他們心不在焉,只是為了游山玩水,往往等到我寫的稿件見報了,他們才恍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