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宜成 陳云嫣
8年來,余兆容像對待親生父親般悉心照料一位七旬老人,直到老人離開人世。這位叫鄧親柄的老人非常感謝保姆余兆容的精心照顧,臨終前決定把自己生前的房產全部留給她。然而,鄧親柄的子女以遺囑沒有公證為由,拒絕移交房產。無奈之下,余兆容將鄧親柄的子女告上法庭。
這一切都因為,鄧親柄在給余兆容的遺書中提出了“請予公證”的字樣。那么?鄧親柄的遺書在沒有公證的情況下有效嗎?余兆容能否得到老人鄧親柄的房產呢?2003年11月下旬,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鄧親柄子女的上訴,判房產歸余兆容所有”,為此案劃上了一個句號。
鄧親柄是重慶市渝中區煙草局的退休干部,住在渝中區的一幢老房子里。老人膝下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女們都成家立業了,并有不錯的工作。兩個兒子定居在成都,女兒留在了重慶。老人身體健康時,還經營了一個煙攤,收入還可以。鄧親柄平時喜歡寫詞作賦,加上煙攤的微薄收入,日子過得倒也清閑安逸。
此情可鑒:主雇成“父女”
變故發生在1995年的夏天。那個夏天,鄧親柄的老伴不幸去世了。由于悲傷過度,鄧親柄的身體受到了打擊,精神上也倍感痛苦和失落。老伴的去世,使得鄧老的生活少了一份照應,日子過得一天不如一天了。兒子和女兒工作都很忙,都沒時間來照料老人,決定給老人請個保姆。
兒女們給鄧親柄先后找了幾個保姆,但大都沒干幾天就跑了。這些保姆中,有的嫌老人年事太高,不好照顧;有的適應不了老人的生活,不愿意吃苦。余兆容的老家在重慶巴南區郊區,女兒已經上小學了,而近來丈夫在一家建筑工地上不幸砸傷了雙腿,住進了醫院,一家人生活很艱難。當鄧親柄兒女們真誠地邀請她去照顧老人時,余兆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來到鄧親柄的家,勤勞的余兆容就暗下決心,自己一定要好好干,把老人服侍好。老人剛剛失去老伴,便不免經常提起老伴的事情,常常嘮叨老伴。余兆容便開導老人說,“人死了就不能復活了,不要再想老伴了,你越想會越傷心……”她勸誡老人,現在最重要的就是保重身體,不要因為傷心而傷害了身體。
在余兆容耐心的勸說下,鄧親柄慢慢走出了失去老伴的痛苦和陰影,臉上也有了笑容。鄧親柄需要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照顧,他還需要一個人來傾聽他的想法和心聲,有了余兆容后,他就找到了一個說話的對象,時常給余兆容講他當年的事跡。鄧親柄說起往事,總是很開心,余兆容是一個很好的聽眾,時常會問一些她所不知道的事兒,鄧親柄則會耐心地給她解釋。
余兆容照顧著鄧親柄的衣食住行,怕老人孤單,每逢天氣好的時候, 余兆容就帶老人去周圍的公園散步。每次,老人都是樂意而歸,他很高興自己這么大年齡還能來散步。
同時,余兆容還陪鄧親柄外出旅行。1997年的夏天,鄧親柄很想去很遠的南溫泉仙女洞看風景,但年齡大了,行動十分不方便,老人也就不好意思開口。余兆容得知后,便答應鄧親柄陪他一起去。鄧親柄在余兆容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往山頂走著。誰知道天太熱,鄧親柄一不小心中了暑,當即昏厥過去,這可嚇壞了余兆容。那時他們正在山腰上,上醫院肯定來不急了。無奈之下,余兆容只得冒險,跑了好多人家討來一桶涼水,用家鄉的土方法給老人刮痧,使之轉危為安。
后來,鄧親柄的身體越來越差了,連上廁所都不能順利完成了。這時,余兆容便和鄧親柄商量,要求牽著鄧親柄上廁所。鄧親柄家的廁所十分的矮小,也顯得很窄,所以兩個人行動起來不是很方便。每次鄧親柄要上廁所,余兆容都會小心翼翼的扶起老人,生怕有任何的閃失。鄧親柄心里過意不去,而余兆容卻寬容地說,“你行動不便,應該這樣照顧的嘛!”
因為要很好地照顧老人,余兆容回家的次數就更少了,幾個月也難得回一次家。有一陣子,余兆容怕鄧親柄出事,干脆整天守在他的床前,陪他聊天。
后來鄧親柄大小便失禁,自理便成了問題,余兆容仍然不棄不離,像照顧自己的親人一樣照顧他。鄧親柄深感歉意,“小余啊,這可苦了你,你這樣悉心照料叫我怎么安心,我一個孤老頭該怎樣回報你呢?” 余兆容回答道,“這是我應該做的。”
夏天是余兆容最不容易過的季節。鄧親柄的屋子充滿了異味,但余兆容從來不抱怨什么,每次都是端起老人的便盆就走。然后回來給老人擦洗身體、換衣服、噴清潔劑。由于鄧親柄年紀大了,一切都由余兆容照顧,所以余兆容有時不得不給他清洗下身。
自從鄧親柄不能自理后, 余兆容的工作量加大了許多, 她明顯感覺到自己比以前累多了。 看著余兆容這么勤快,腦袋又好使,加上自己身體也不好了,鄧親柄決定把煙攤交給小余來打理。余兆容知道這是他的主要收入,便好好的經營,從來不保留自己的私心。余兆容每天的收入都全部交給鄧親柄。
在外人眼里,他們不是主雇的關系,更是一對親密的“父女”,而鄧親柄也覺得是上天的造化,在他晚年時,給了他一個如此孝順的“女兒”。
臨終回報:房產贈給保姆
余兆容對鄧親柄的悉心照料,贏得了鄧親柄的信任和感動,他有時禁不住老淚縱橫,慶幸自己在有生之年遇到了好人,讓他這后半輩子沒白活,而這一切都是余兆容給予的。
余兆容就這樣一如既往地照顧鄧親柄。時間在余兆容日復一日的精心照料下,很快推移到了2002年。屈指算來,余兆容已經照顧了鄧親柄老人將近8年,如果不是鄧親柄患了絕癥,余兆容還會陪伴他度過他最后的人生歲月。
2002年6月的一天,鄧親柄被查出來得了癌癥。這意味著和他接觸將有很大的危險。醫生也反復告誡余兆容要盡量少和鄧親柄接觸。然而,余兆容還是和往常一樣,因為不接觸他行嗎?
在鄧親柄住院的日子里,余兆容每天都陪在他的身邊。她陪鄧親柄解悶,并用自己的錢給他買來水果。每次,余兆容都把水果削得好好的,放在鄧親柄可以夠得著的地方。
怕鄧親柄擔心自己的病情,余兆容便騙他說,他的病不礙事的,很快就會好起來的,鄧親柄臨死前都不知道自己得的是癌癥。同時,余兆容還經常幫護士給鄧親柄擦洗身子,讓他感覺舒服一些。由于對待鄧親柄這么好,醫院的護士都以為他們是父女倆呢。
鄧親柄在醫院喜歡看書,于是余兆容便把家里的書帶給他。一天,鄧親柄和余兆容聊天。說到興頭上,鄧親柄表情激動地說,“小余啊,我這輩子也沒什么錢,沒法好好報答你了,我死了以后,那房子就交給你吧?!庇嗾兹莼卮鹫f,“你能這么信任我就行了,不用報答我的,把房子留給你的孩子吧。”
2002年12月,鄧親柄立下了一份遺囑:惟恐不虞,特立遺囑請予公證。鄧親柄在遺囑中,除了敘述余兆容悉心照顧自己的點點滴滴,他還陳述了贈送房產的理由:“……世俗偏見,給予白眼鄙棄,(也)任勞任怨……她堅信流言毀不了真君子,苦同享,榮辱不驚,此誠難能可貴。知末日之可期,惟是身受其厚德,此愧無可報……生死永別之際,以此房產與余兆蓉繼承……”
余兆容本來不想接受鄧親柄的遺產,在鄧親柄的一再要求下,她收下了他的遺書。鄧親柄稱,如果她不接受,他的心里會很難受的,這么多年,她勝過他的親生兒女。為此,余兆容無法拒絕鄧親柄的誠意,答應接受他的贈送。
2002年8月,鄧親柄帶著滿足與快樂離開了人世。鄧親柄去世,余兆容傷心到了極點,她感覺好像自己的父親去世了一般,幾年來深厚的感情讓她哭得死去活來。
對簿公堂:保姆贏得遺產
按理說,鄧親柄去世了,余兆容有他留下的遺囑,就該順理成章的接受他的房產,但問題就出在這個節骨眼上了。
開始的時候,余兆容把鄧親柄寫遺囑的事情和他的子女說了。鄧親柄的兒女看完后說,這份遺囑沒有公證,所以法律不會保護的,也就是無效的。由于余兆容沒多少知識,也不懂法律,就相信了老人的子女的話。
后來,鄧親柄的兒女答應余兆容,為表達對他們父親多年照顧的感激之情,他們決定給余兆容5000元錢做為補償,而房產呢,歸他們所有。當時,鄧親柄的大兒子鄧一謙就把遺囑拿去了,事情也就這樣過去了。
一天,余兆容和姐妹閑聊,忽然聽說了一個和自己很類似的事情,而結果是那個保姆得到了遺產,她頓時有一種受到欺騙的感覺。余兆容很是氣憤,決定找鄧親柄的子女商量,也想討個說法。于是,余兆容給鄧親柄在成都的大兒子鄧一謙打了電話。然而,鄧親柄的大兒子認為,她已經放棄了繼承父親的遺產,再說父親給她的遺囑并不具有合法性。他們幾個子女商量后,拒絕了余兆容繼承父親遺產的要求。
余兆容不甘心,去咨詢了律師。律師告訴她說,遺囑是單方面的民事行為,鄧老的遺囑只是想通過公證增加權威性,遺囑只要是書寫完畢就具有法定的約束力,具有合法的效力。律師積極支持余兆容上訴,并愿意替她提供法律援助。于是,余兆容決定打官司。
和鄧親柄的子女商議無果后,余兆容于2002年底將鄧親柄的三個子女推上了被告席,要求繼承鄧親柄留下的房產。余兆容也很難過,她不想與他們對簿公堂,畢竟這是鄧親柄老人所不愿意的。
接到法庭的傳票,鄧親柄的子女很氣憤,他們覺得余兆容答應過不要房產,怎么出爾反爾呢?同時認為余兆容不會有什么證據了,因為老人所寫的遺囑在他們手中。然而,他們看到余兆容的第二份遺囑才傻了眼,那是鄧親柄書寫的內容完全相同的兩份遺囑。
原來,鄧親柄立遺書時,立了兩份內容相同的遺書,一份留給余兆容,一份留給他的子女。當時,老人去世時,余兆容把一份遺囑給了他的子女,自己留下了一份遺囑,而留下的遺囑就成了她打官司的證據。
2003年5月,重慶市渝中區法院進行了開放審理,并作出判決。法院認為,遺囑屬于自書遺書的法定條件,雖寫有“請予公證”,但沒有經公證生效的表述,故遺囑不屬于經公證才生效的遺囑,遺囑是鄧親柄真實意思的表達,內容形式合法,未經公證不合法的理由無效。法院最后判決,房產歸余兆容所有。
鄧親柄的子女不服判決,認為父親在遺書提到“請予公證”,而遺書沒有經過公證機關公證,所以遺書就應無效,那么房產就不應該歸余兆容所有,然后上訴重慶市一中院要求改判。
2003年11月下旬,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鄧親柄子女的上訴,判房產歸余兆容所有。終審判決為此案劃上了一個句號。也許,這房產就是對余兆容多年愛心付出的最好報答吧!
如今,余兆容仍然在做別人家的保姆,仍然盡職盡責地干好自己的工作。贏了官司的她并沒有太大的欣喜,“我其實什么都沒做,我做的都是我的本職工作,但我應該得到我應得的贈與,因為那是老人的一片心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