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 史
一個人怎樣使用錢——包括賺錢、存錢和花錢——或許是檢測他的才智高低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雖然金錢決不能作為一個人生活的主要目的,但是,它也不是無關痛癢的東西,不能從觀念上加以蔑視。在實際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金錢是獲得感官快樂和社會地位的手段。
弗蘭西斯·霍拉的父親在他開始進入社會的時候,對他提出忠告說:“我衷心地希望你事事開心如意,但我不得不三番五次地勸導你要節儉。節儉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德行。然而,淺薄的人可能會輕視它。其實,節儉是通向獨立的大道,而獨立則是每個精神高尚的人所追求的崇高目標?!?/p>
亨利·泰勒在他經過深思熟慮寫成的《生活備忘錄》一書中指出:
“因此,在賺錢、儲蓄、花銷、送禮、收禮、借進、借出和遺贈等方面,正確的行為原則和方法幾乎為一個人的完美無缺作出了論證。”
一個人如果展望未來,他會發現等待他的主要有三種世俗的可能性事件:失業、疾病和死亡。前二者他或許還可以逃避,但是最后一個卻是在劫難逃的。然而,無論哪一種可能性發生,他都應該把生活的壓力減輕到盡可能小的程度,這樣生活和這樣安排是一個精明人的職責,這樣做,不僅是為了自己,而且是為了那些把安逸和生存都依附于自己的人們。這樣來看問題,誠實掙錢和節儉使用是極為重要的。
正當賺錢,是吃苦耐勞、不懈努力、不受誘惑和得到回報的希望的表現,而合理使用,是精明能干、富有遠見和自我克制的體現,而這一些都是剛毅果敢性格的真正基礎。
但是,如果一個人總是在欲望的世界里徜徉徘徊,那么他離奴隸狀況也就只有一步之遙了。他決不是自己的主人,而是時時處于淪為別人的奴隸的危險之中,而且接受別人為他開具的各種條件。他免不了多少會有些奴顏卑膝,因為他不敢勇敢地面對現實。一旦身處逆境,他要么靠別人的施舍恩典度日,要么靠給貧民的救濟生存。如果情況再糟糕一點讓他失去了工作,他無法去從事另一領域的工作。
為了獲得獨立,生活簡樸節儉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它意味著統籌安排、合乎規則、精打細算和避免浪費,耶穌也表達了這種節儉原則,他要求“把剩下的零碎收拾起來,免得有糟蹋的?!?/p>
節儉也意味著為了將來的利益得到保障,要有抵御眼前的滿足誘惑的能力,這也是人超越于動物本能的高貴之處。節儉完全不同于吝嗇,因為正是由于節儉才能使一個人能夠表現得慷慨大方,它也不能把金錢作為崇拜的偶像,而只是把它當做一個有用之物。正如迪安·斯威夫特所說的:“我們腦子里必須有金錢概念,但是,不能一心想的都是金錢?!蔽覀兛梢苑Q節儉為精明的女兒,克制的姊妹和自由的母親。顯而易見,節儉就是適度——適度的性格特征、適度的家庭幸福和社會安定。概而言之,節儉是自助的最好的展現。
每個人都應該量入為出,按照自己的收入過日子。要做到這一點,最重要的是誠實。
因為,如果一個人不是誠實地按照他自己的收入過日子,那么他必定是虛偽地按照其他人的收入過日子。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消費缺乏長遠考慮,并且只顧自己的享樂,絲毫不為別人的利益著想,那么,等到他發現錢的真正用途時,已經太遲了。這些揮霍浪費的人雖然天性大方,但是,最后還是被迫去做一些骯臟丑惡的事情。他們貪圖一時的安逸享樂,花天酒地,揮霍無度,不得不提前去支取存款,提前領取工資,拆東墻補西墻,寅吃卯糧,結果必然是債臺高筑,不得翻身,嚴重影響自己的行動自由和人格獨立。
培根勛爵有句名言:“與其去賺些小錢,不如去存些小錢。”
許多人不屑一顧隨手扔掉的零錢和其他一些不當回事的支出,往往是人生中財富和獨立人格的基礎。
這些浪費者往往是屬于這個世界中權利受到分割的階層,其實,他們自己才是自己的最大敵人。如果一個人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己不能成為自己的朋友,他還怎么能指望別人成為自己的朋友呢?一個生活節制適度的人的口袋里才會有錢去幫助別人;而一個鋪張浪費、缺乏遠見和揮霍一空的人,他是從來就不會有機會去幫助別人的。
當然,節儉決不是做一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否則,就是一個可憐的守財奴。在生活和交往中心胸狹窄,斤斤計較,這是極端短視的,一般也只會導致失敗。
有句諺語,叫做“只有一分錢的胸懷,決不可能得到二分錢的收獲。”慷慨大方和氣量寬宏,和誠實守信一樣,是生活和交往中最為重要的原則。
有句格言說:“一只空袋子是立不起來的?!蓖瑯樱粋€負債累累的人也是不可能獨立的。
走向負債的第一步就是走向虛妄的第一步。在這個過程中必然發生的事情是債務接二連三,接踵而來,如同謊言的編造源源不斷。畫家海頓從他向別人借錢的第一天起,就意識到了這種墮落。他認識到了“誰陷入負債,誰陷入悲哀”這句諺語的真理性。
約翰遜堅信過早負債使人墮落以至毀滅。他關于這方面的論述是極有見地的,值得我們牢記在心,他說“不要想當然地只把債務當做一種麻煩。你會發現它是一場滅頂之災。貧窮不僅剝奪一個人樂善好施的權利,而且在他面對本可以通過各種德行來避免的肉體和精神的邪惡的誘惑時,變得無力抵抗?!@是你首先要小心在意的。其次,不要向任何人借債。下定決心擺脫貧困。無論你擁有什么,消費的時候都不能傾其所有。貧窮是人類幸福的一大敵人。它毫無疑問地破壞自由,并且,它使一些美德難以實現,使另一些美德成為空談。節儉不僅是太平安逸的基礎,而且是一切善行的基礎。一個本身都需要幫助的人是決不可能幫助別人的。我們必須先自足然后才能出讓?!?/p>
正視自己的日常事務,并且在錢財方面,量入為出,斟酌考慮,這是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這種對收入和支出的簡單的算術運算有著極大的價值。精明節儉要求我們在安排自己的生活水準時,必須低于自己的收入水平,而不能高于這一水平。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根據收支平衡的原則,擬訂并忠實地執行一個生活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