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田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但是有一些新聞報道明明是客觀事實,受眾卻疑問重重,將信將疑,或起到了負面作用;而另一些新聞報道卻能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
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記者、編輯在采寫、編輯稿件的過程中,往往自覺不自覺地運用了逆向思維,因而強化了報道的深度。本文結合從事新聞工作的體會,對逆向思維在新聞報道中的作用加以論述。
一、正面報道中的逆向思維
在日常報道中,正面報道所占比例是相當大的,對于傳播文明、弘揚正氣、激勵人鼓舞人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認,人們在推崇和表彰中,卻有著深刻而復雜的社會原因。如果單純地從表彰的立足點切入,不免產生片面性。比如,常見新聞媒體生動地表彰民警、列車員等熱心照料和安置被父母拋棄的兒童或某人拾到殘疾棄嬰如何千辛萬苦收留撫養。這些善人善舉在現實生活中無疑都很值得欽敬和提倡。但是,這種正面宣傳一旦超過了一定的"度",就易助長少數缺乏責任感的狠心父母把有病、有缺陷或自己撫養不便的孩子推給社會,推給他人。記得曾有報刊宣傳一對拾破爛的老夫妻多次收養棄嬰的事跡,結果接二連三地有人把孩子偷偷放在他們家門口。終使兩位老人不堪重負。報道上的片面性無疑會造成輿論上的誤導。
正面報道的逆向思維在報道中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夠實施正確的輿論導向,避免片面性報道造成的輿論誤導。
我曾采訪過這樣一篇報道:深秋季節,一名少年不慎掉進市區內的湛河里,圍觀的人面面相覷,卻無一人相救。這時來了一位普普通通的青年,挺身而出,毫不猶豫地跳下冰涼湍急的湛河里救出少年,并將其送往醫院后,悄然離去。很顯然,這是一個正面報道,它所倡導的這種勇于助人、舍己救人的崇高風尚,正是時代的主旋律。報道進展到這里,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但我將采訪的筆觸延伸到更深的領域,去探究為什么出現圍觀者見死不救的社會根源。恰到好處地運用了逆向思維,防止了群眾對不良社會現象產生消極情緒。報道發表時編輯又配發了評論,再一次運用逆向思維對好事不留名的高尚品質給予肯定與贊揚。但同時指出做好事不留名容易造成個別利欲熏心的人鉆空子,或借此詐取錢財,或貪天功為己有等不良后果。這種記者、編輯反復運用逆向思維,深化了報道主題,使正面報道起到了較強的宣傳作用。
但是,逆向思維絕不可牽強附會。要在正面報道中成功地運用逆向思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一定要把宏觀環境與微觀動態結合起來,發掘新聞在常態下的潛質。
二、反面報道中的逆向思維
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是社會主義新聞媒體的根本任務。在我們這個法制建設日臻完善的國度里,依法辦事,依法追究責任,依法懲治罪犯顯得十分重要。但是,如何正確把握好反面報道的尺度,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因此,在反面報道中運用好逆向思維尤為重要。
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的傳媒為了"搶新聞",置宣傳紀律與有關規定于不顧,大量播發刊登暴力新聞、犯罪新聞,在報道中渲染犯罪情節,暴露破案手段。如某電視媒體播發了公安部門偵破了一盜竊自行車案件。報道中,把盜竊手段、工具詳細地報道了出來,公安人員后來又抓獲了數名偷盜自行車的嫌疑犯,他們的作案手段、工具和前起偷盜自行車案件驚人的相似,一審問,才得知罪犯是從報道中學來的制作盜竊工具等。可見,對法制報道是絕對不可以純客觀式的"有聞必錄",否則,無形中起到了"教唆"的作用。所以,必須在反面報道中積極運用逆向思維,只有這樣,才能使反面報道產生正面效應,避免負面效應。
其實,不僅采寫、編稿中可運用逆向思維,組稿中同樣可運用。如2000年1月20日,平頂山電視臺《天天新聞》節目的組稿就是運用了逆向思維。值班編輯把一篇《擠占燃氣管道應治理》與《燃氣公司攢足了勁,要給管道順順氣》一反一正兩篇報道組在一起。前者報道了市區某些單位和個人擠占燃氣管道空間,造成了安全隱患,后者贊揚了燃氣公司干部職工頂著刺骨的寒風、大雪,給因受天氣影響造成燃氣管道堵塞的居民區疏通管道的感人事跡。面對這一反一正的新聞報道,編輯將反面報道編排在正面報道前,又在兩篇報道間加了播音員的短評,這種處理方法,無形中避免了因反面報道所引起的消極作用。
三、把握政策宣傳中的逆向思維
準確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是新聞工作者始終堅持和發揚的優良傳統。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為新聞報道導向性與可讀性的完美結合開辟了廣闊空間,使得大量有報道價值的新聞應運而生。近幾年來,我國公路、鐵路、航空三大運輸行業為爭奪客源開展了激烈競爭,提速、降價、打折,改善服務、增加班次等,這一系列競爭手段的出臺,本身就是一件引人關注的新聞。新聞媒體在報道中只要適度,就能既宣傳好黨的方針、政策,又能起到導向作用,還可向讀者提供具有可讀性的新聞。
但是,也有一些新聞報道對政策把握不準,或對政策的把握存在片面性,失去了輿論導向的力度,如對下崗再就業的報道,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許多媒體在追蹤這一熱點時,多是講再就業的典型人物,或下崗無情,分流有情,卻忽視了下崗人員因無技術專長,從事個體經營行業過分集中,導致低水平惡性競爭,不僅侵害了其他業主的利益,也導致了自己經營上的不成功。對這一問題的報道,應該對下崗人員盲目擇業所產生的負面效應進行客觀分析,把再就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及時地敏銳地提出來,才能配合黨的政策,起到宣傳、貫徹的目的。
可見,逆向思維對把握正確的政策宣傳有著重要的作用。新聞工作者只有保持清醒的頭腦,對政策宣傳中的熱點問題進行冷靜思考,才能站在一個較高的理性思考的高度,把握住問題的關鍵所在。
綜上所述,在新聞工作中強調思維方法對于新聞報道創新的作用絕不可忽視。但并不是要將它無限夸大和絕對化,尤其是逆向思維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性,若將它絕對化,會干擾新聞報道自身的運行規律。運用逆向思維是盡可能地從多方面來觀察同一事物,努力尋找事物的多方面因果關系,以求增強報道的深度和力度,完美、準確地反映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