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志
去年,一場突如其來的非典擾亂了人們的生活,讓許多人至今仍心有余悸。眼看著寒冬已經來臨,雖沒有非典的侵襲,但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流感”)的到來也讓人們變得緊張起來。流感到底有多可怕?怎樣才能預防流感的流行呢?
冬季,各種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明顯增高,流感便是其中之一。流感是一種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它具有突然爆發、迅速蔓延、播及面廣的流行特性,并具有一定的季節性,我國北方常發生于冬季,而南方多發生在冬夏兩季。
不同于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多有受涼史,而流感的起病急驟,主要以畏寒、高熱、頭痛、頭暈、全身酸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癥狀為主,發熱通常持續3~4天,但疲乏虛弱可達2~3周。
流感雖然也有咽痛、流涕、流淚、咳嗽等表現,但與普通感冒不同的是,這些呼吸道癥狀并不很明顯。少數流感病人還有食欲減退、腹痛、腹脹、嘔吐和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嬰兒流感的臨床癥狀往往不典型,可有高熱驚厥、喉氣管支氣管炎、氣道梗阻現象等。新生兒流感雖少見,但一旦發生常呈敗血癥表現,如嗜睡、拒奶、呼吸暫停等,并常伴有肺炎,病死率很高。
積極預防是關鍵
1. 流感病毒往往趁人們身體抵抗力低的時候,侵襲人體。所以,應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特別是對兒童、老年人和體質較差的人。
2. 居室和工作環境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的清潔和濕潤。
3. 在流感的高發季節,盡量少到醫院、商場、影劇院等人員密集的地方。
4. 對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應考學生,可以考慮流感疫苗的接種。但是,疫苗一定要含有當前流感流行的成分,應在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下進行接種。
及時治療有原則
1. 與患者隔離,并在流行期間對公共場所加強通風和空氣消毒。
2. 及早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只有早期(起病1~2天內)使用,才能取得最佳療效。
3. 加強支持治療和預防并發癥。應多休息、多飲水,注意營養,飲食要易于消化,特別在兒童和老年患者更應重視。密切觀察有無并發癥發生,抗生素使用要慎重,應在醫生明確有繼發細菌感染時應用。
4. 合理用藥:抗流感病毒藥物主要有兩類,即離子通道阻滯劑和神經氨酸酶抑制劑,后者包括奧司他韋(商品名達菲)、扎那米韋,我國目前只有奧司他韋被批準臨床使用。早期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大多能有效改善癥狀,若病程已晚或無條件應用抗病毒藥物時,可應用解熱藥、緩解鼻粘膜充血藥物、止咳祛痰藥物等對癥治療。注意,兒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