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臺上,等車的人們散成一列火車的形狀和長度。車來了,人們向離自己最近的車門奔去,擁擠、上車。車上沒有空座,過道和車廂連接處都站滿了人。好不容易擠過兩節車廂,人依然多,向前一望,依舊是站著的密密麻麻的人群。有的人放棄了尋找,想,整個列車,都是這樣的吧?
我繼續向前尋找,艱難地擠過三節車廂后,站著的人群漸漸變得稀疏了。在列車的最后一節車廂,我竟然找到了一個空座!剛才走過的那些擁擠的車廂,仿佛是一個夢,想想自己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這可是同一列火車呀!它總共也不足二十節車廂。然而事實卻是:有的車廂如此擁擠,有的卻這么寬松。
很多人在站臺上等車的位置,就決定了他上車后的一切。如果碰巧停在他面前的這節車廂有空座,他又在第一時間內上車,他就會得到一個坐位,如果不巧這節車廂人很多,他又最后一個上去,那他就得不到坐位。他以為別的車廂也會有這么多人,于是他放棄尋找。于是,在同一列火車的不同部分,坐著或站著疏密不同的旅客奔向終點。
2002年,我辭去公職,由縣城來到省城做編輯。辭職之前,我頗猶豫了一段時間。我已經做了8年教師,所教科目駕輕就熟,有自己的朋友和交際圈子,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活得也挺滋潤。而到省城是給一家雜志社打工,環境、工作都很陌生,一切都要從頭做起,而且競爭激烈,隨時都有可能被淘汰掉。但我還是勇敢地走了出來。因為我知道,我這次不走,可能以后就沒有機會了,我的人生可能永遠都是這個樣子了。現在,每當看到自己采寫編輯的稿件在報刊上刊登出來,我就感到很滿足。那是精神和物質雙重意義上的滿足。有的人終生生活在一個熟悉狹小的圈子里,仿佛與生俱來的宿命,快樂也好,不快樂也罷,他都沒有勇氣去改變。有的人恰好相反,一旦認準了目標,他就會勇敢地拋下現有的生活,一切重新開始,他的人生也因此愈加成功。誠然,在同一列火車里,坐著站著一樣可以到達終點,但感覺、心境、沿途所見的風景能一樣嗎?
有時候,改變自己的生活其實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容易得只需要我們再向前走兩節車廂,換一下坐位,在機會來臨時勇敢地邁出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