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流傳的易趣“封殺”競爭對手的消息越來越清楚了。1月13日新浪和雅虎宣布將合資成立網上拍賣公司后,易趣在新浪的廣告就消失了,并且易趣從2月3日開始調低商品登錄費用,將原來實行兩年多上不封頂的交易費變為8元封頂。聯想到不久前雅寶重新回到網上拍賣市場、阿里巴巴花費一億巨資收購淘寶網,這些不爭的事實都在表明:中國的網上拍賣市場將成為2004年的熱點。
EBAY甘愿損失21億市值?
阿里巴巴CEO馬云為eBay算出了一筆高達21億的損失:eBay收購易趣后在國內三大門戶網站和TOM.COM上共投放了2000萬美元的網絡廣告,依據eBay當前105倍的市盈率來計算,eBay損失了21億美元的市值;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按易趣投放的2000萬美元的網絡廣告中有三分之一投放給新浪計算,有將近700萬美元,而按照新浪在納斯達克35倍的市盈率來計算,新浪的市值增加了將近2.5億美元,新浪如果按照協議執行的話,2004年易趣的廣告投入將會更多,而與雅虎成立合資網上拍賣公司讓這些看得到的“真金白銀”流走了。是什么原因讓eBay 甘愿損失21億的市值,讓新浪放棄這些看得到的收入,而轉向那些看不到、甚至需要大規模投入、甚至要承受虧損壓力的網上拍賣?
“這是因為eBay已經成為在線拍賣的奇跡,創始人惠特曼想在中國快速復制中國版本的eBay,新浪和雅虎也看好這塊市場”,馬云認為。1995年9月創辦的美國eBay幾乎一開始就贏利,年利潤漸漲漸高,2002年eBay的利潤是2.5億美元。 eBay今年1月22日發布的2003財年第四季度的財務報告顯示,eBay第四季度的營收額和凈利潤分別為6.484億美元和1.425億美元。eBay一季度的收入是新浪全年利潤的五倍左右,這個數字足以激發新浪們的想象力;而雅虎與eBay的斗爭從來沒有停止過。據市場人士分析,雅虎與新浪之所以走到一起,是因為雅虎看中了新浪在全球的訪問量,新浪看中的是雅虎的技術力量和在其他國家和地區運營網上拍賣的經驗,雙方同時看到了中國拍賣市場的前景。易趣公司CFO鄭錫貴曾在2003年的演講中指出,中國線上拍賣市場到底有多大?去年全球總的GDP約35萬億美元,易趣認為可以用于個人電子商務市場的可能占到5%左右,其中個人電子商務市場潛力有1.8萬億。“如果能夠熬到盈利的那一天,相信這個市場會給投資人一個合理的回報”,易趣公關總監白偉基表示。
馬云認為網上拍賣的火藥味越來越濃,源自中國網民數量的激增,到2003年底有將近8000萬的網民;中國的網絡經濟不可能完全依靠短信和游戲來支撐前行,電子商務的驅動力會在未來兩三年內顯現出來,而網絡拍賣有了eBay這個例子,顯然是復制的好對象。雖然易趣已經有四年多的歷史,仍然沒有一個清晰的盈利時間表。易趣CEO邵亦波2003年11月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們不對贏利作一個時間上的判斷。”如此看來,即使是易趣也認為整個市場正處于培育期。
“市場培育期意味著還有空間進入,最大的考驗來自于網上拍賣網站需要耐得住寂寞,盈利的時間可能會很遙遠,這個過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針對坊間流傳的易趣封殺淘寶的傳聞,馬云表示,中國的市場完全有可能出現三四個易趣,三大門戶在中國的競爭共存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同時他也認為,這個市場需要新進入者,易趣的廣告策略讓更多的人認識了網上拍賣,淘寶的出現也讓易趣改進了一些交易和服務上的策略和手段,這個市場遠沒有成熟起來。“在免費的淘寶網崛起之后,易趣的收費政策和贏利目標亟待重新考慮”,市場人士稱。數據顯示,淘寶網目前在alexa上的排名為300多名,尚落后于易趣網,但其會員注冊數量以及網站流量等綜合指標增速驚人,直逼易趣。
真能引爆“拍賣”?
誘人的數字吸引了更多的新手進軍網上拍賣市場,但從我國網上拍賣四五年的成長來看,有發展沒有突破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從客觀環境來講,美國的私營經濟已經發展了幾百年,這些私營企業主很容易成為eBay的客戶。而且美國人有出售二手貨的習慣,各種商品都有拍賣聚會。自從eBay出現以后,這種小型聚會的交易大部分轉化為了eBay的訪問量和交易量,這是eBay 可以在美國迅速崛起所具備的天時地利。eBay正在“勾勒一幅美國商業社會的網上交易圖”。
美國的經濟環境給eBay提供了各種類別的產品,包括五萬個商品分類,幾百萬種商品。大到飛機、島嶼,小到玩具、鉛筆都可以在網上交易,買家可以在這里體驗尋覓的樂趣。而中國網上拍賣顯然不具備這種條件。許多有網上交易經歷的網友都表示,易趣的產品不夠多樣化,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充其量是一個二手小商品的集散地,不可能成長為像eBay一樣的大型、綜合類商品的交易市場。與此同時,國內眾多的行業網站已經占據了大量的網上交易市場,許多大宗交易可以在那里完成,同樣可以實現競標拍賣的效果,比如中國化工網的網上交易已經成為中國化工市場的晴雨表。無怪乎在阿里巴巴花費巨資投資淘寶網的時候,有市場人士評論馬云在出昏招。而且從提供的服務來看,eBay與雅虎早已經與銀行合作開始了金融業務,例如異地匯款等服務。這些復雜的服務在應用上的簡單性,對客戶有很強的吸引力。顯然,這些新的應用服務將成為未來網上拍賣市場成長的加速器。
除了客觀環境之外,易趣、淘寶們不得不面對的還有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網上拍賣信用的缺失。eBay管理層2003年8月份向美國《商業周刊》透露,eBay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是它能夠很好地處理來自用戶的意見,在eBay和用戶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從而使用戶成為eBay的“一支無私奉獻的顧問軍團”。 易趣公關總監白偉基表示,易趣正在學習eBay 處理信用問題的一些經驗,包括數據庫的建立和分析、社區的建立,以便對一些欺詐活動及早作出反應。馬云也表示,最近一段時間將會在淘寶網實行類似于阿里巴巴“誠信通”的信用評價體系,但他承認,誠信問題對于網上拍賣而言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類似于“誠信通”的措施易趣早已經實踐過,易趣建立了一個信用評價體系,根據交易情況將交易者的信用狀況分為五個等級:一至四星級和鉆石級。另外還對賣家實行實名制認證。為此,易趣專門組建了信用安全小組,進行信用評估和監控,對欺詐行為進行監察,還制定了對受到欺詐用戶賠償保險金的制度。但這些仍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國電子商務的信用問題,甚至有用戶在易趣的論壇里抱怨:“易趣已經不像是二手貨市場,而成為水貨和假貨的大本營。”
一位互聯網研究人士指出,易趣的監管往往形同虛設。為提高自己的信用評級而進行的虛假信用炒作現象很頻繁。“從效果上看,交易平臺和直接監管部門的協調并不密切和諧,使得消費者投訴無門或者程序繁瑣,問題并沒有得到實際解決,從而人人自危,惡性循環。”對此,易趣某高層有些無奈地說:“我們只能做一個企業所能做的事情。”
易趣和淘寶的交易多數在同一座城市完成,淘寶成立之初甚至專門設立了一個交易頻道“同城交易”,許多業內人士在談到這個問題時,都將二者定位為地方性品牌。但馬云表示,電子商務的初期可能需要這樣,但他不希望中國的網上拍賣市場成為“劃江而治”的局面,淘寶、易趣偏居南方、新浪、雅虎成立的合資公司駐扎北方,在未來的幾個月內,淘寶將會展開一系列全國性的品牌推廣活動。易趣相關人士也表示,除了廣告手段之外,易趣也會進行一些品牌宣傳活動。
“雖然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但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市場”,馬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