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后短信時代仍末到來,但短信高速增長時代的領先者,如今面臨的卻是行業增速轉緩和多媒體時代即將到來的復雜環境,在變化了的條件下傳統的短信公司需要什么新本領?
成立于2000年的掌中萬維見證了中國無線互聯網的起伏跌宕,成為SP第一軍團中的一員。2003年4月,掌中萬維被中華網全資收購。在去年增值業務市場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掌中萬維殺出了一條新路,成為中華網最主要的利潤來源之一。但是它目前面臨的挑戰卻越來越嚴峻。
后短信時代還沒有到來
《互聯網周刊》:現在有許多數據表明短信的收入在下滑,而掌中萬維的收入絕大部分來自于此,您覺得短信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嗎?
林維鈞(掌中萬維CEO,以下簡稱林):我覺得所有的產品都有幾個階段,起始期、發展期、成熟期、衰退期。從發展周期來講,短信肯定是走出了嬰兒時代,現在慢慢變成一個大一點的孩子,但還沒有到青年或者成年的狀態。
短信從市場發展的速度比率來講肯定是要減慢了,但是絕對值來說還是增加的。你看看各個門戶,每一家的份額都不特別大,但在相對成熟的市場上,如國外的微軟、英特爾,他們的市場占有率是60%~70%,但是我們的企業連市場占有率超過15%的都沒有,因此整個市場還沒有到真正的終止點。
《互聯網周刊》:作為一個業內人士,對于無線增值服務市場的投資狀況你應該很關心,現在的風險資本主要關注無線領域里面哪幾塊?
林:我覺得風險投資不會再投短信公司了,會投那些對新業務有深刻理解,有一定雛形的公司。而且還看它新到什么程度,甚至考慮這些業務到3G時候還會不會有利潤,還會不會有應用價值。整個無線增值里面還有很多的機會,比如說流媒體,現在2.5G可以看了,也許3G出來正好,帶寬各方面能夠滿足,新業務新技術方面的機會非常多。
整個市場已經開始變化
《互聯網周刊》:移動增值數據業務發展初期,門戶網站搶占了先機,但是隨著業務的深度發展,門戶會失去這個優勢,您同意這個觀點嗎?
林:既同意又不完全同意。同意是因為今天的手機用戶已經超過3億,這個市場很大,大家都會有自己的目標客戶,都會有市場。無線增值這個行業和傳統互聯網有不同的思維方式。我們都知道豐田是做家庭轎車的,現在生產特別有名的吉普車的悍馬公司,它能不能做家庭轎車呢,應該也可以,但豐田與悍馬的做事的風格肯定是不同的,這就決定了即使豐田做越野車也會有自己的烙印,不會完全拷貝悍馬。做無線增值業務需要很多方面的專長,門戶并不完全具有。為什么我不同意,因為還是要看你怎么樣應變,門戶有優勢,但在任何一個行業里面誰都有他的優勢。如果你一成不變地利用這個優勢你也會失去這個市場。
《互聯網周刊》:很多SP提供的東西似曾相識,您覺得現在是不是有點同質化競爭的趨勢?怎么避免?
林:這個很正常,把你的眼睛蒙起來,你能分辨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嗎?產品同質化并不可怕,關鍵看你怎樣用公司的營銷手段和品牌去推銷,這就是為什么在去年大家覺得大局已經定下的時候還有像掌中萬維這樣的公司又殺出一條新路。
通過一個很好的營銷手段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在同質化的情況下要有這樣的思維。在后短信時代還沒有到來,但跡象開始顯現的時候,產品質量越來越重要,那些東西會越來越像快速消費品的發展過程。你要強調產品的質量、價格、品牌、產品的推廣,越往下發展同質化的東西會越來越少,而且競爭越來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同質化的產品“被迫”有所互相區別。
《互聯網周刊》:2004年短信的利潤已經開始下降,已經在減利。現在有預測未來兩年SP或者無線增值業將出現更大的兼并、重組。您覺得這樣一個趨勢會到來嗎?
林:整個市場已經開始變化,包括移動運營商的態度也在開始變,優勝劣汰和傳統經濟中的“二八定律”同樣會在無線互聯網市場上顯現。未來會有一些兼并、重組,但我估計這種整合會更多地以淘汰一批小型的SP為主,尤其是一些地方性的公司。
如果兼并的話,肯定是有互補關系的,如渠道,產品和技術方面的互補,比如新浪兼并訊龍,他們是典型的營銷方面的互補,搜狐收購吉菲爾就是產品互補型的收購。
手機多媒體時代
《互聯網周刊》:如何認識目前中國的無線增值服務產業鏈,國外的情況大致是怎樣的?與中國有什么不同?
林:從全球看,無線增值服務主要有三種模式:封閉的、半開放的、開放的。歐洲、美國基本上是封閉式的,移動運營商包攬一切;日韓是半開放式,內容提供商只是做產品,不能直接去了解市場、了解客戶,而是按照運營商的要求開發出內容或者應用,出售給運營商,運營商自己承擔收益和風險。中國屬于開放式,移動運營商與內容提供商分享市場和利潤。事實上在全世界的無線增值業務中,中國移動的移動夢網是非常成功的一個案例。從移動夢網2001年開通到現在,中國的無線增值業務增長創造了一個世界奇跡,這應該是中國獨有的產業鏈模式帶來的。開放的市場,共享的利益,極大的刺激了服務商的積極性,目前,國外的手機應用的產品和服務在中國基本都能找到,有很多服務商已經開始自己投入巨資,研發具有世界領先性的應用,這在歐洲和日本是不可想象的。
《互聯網周刊》:當年WAP剛出來的時候,大家認為WAP是一個新興的大市場,掌中萬維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開拓這個市場,結果WAP讓所有人都失望了。隨著GPRS的應用,SP們把眼光重新聚焦到WAP上來。您在整個過程當中是怎么考慮的?
林:此一時彼一時。第一次WAP為什么失敗?因為沒有把用戶的利益放在中心。當時的網絡還不可靠,手機非常難用,沒有一個可行的商務模式,當時所有做WAP的人沒有掙到錢。這里面最關鍵還是用戶第一次使用之后感覺非常差。為什么日本會成功?日本人做事特別細,把所有的細節都考慮了。為什么今天大家回過頭來說WAP有希望了,從概念來講是沒有問題的,WAP就是手機瀏覽器,互聯網瀏覽器能成功,手機瀏覽器一定能成功,唯一的差別就是帶寬。我們想辦法把聲音、圖片扔掉,放點兒信息量小的東西,這從道理上是一定會成功的。它失敗的原因是執行的問題,我們做事不細,有很多細節的問題沒把握好。
還有一個主要的問題,當時手機很少,做內容賺不到錢。到今天網絡問題全都解決了,后面的內容也多了,WAP手機越來越多,整個市場還是有特別大的增長潛力的。
《互聯網周刊》:你怎么評價現在像WAP、JAVA這樣一些無線增值服務新的業務發展的情況?很多業內人士也認為現在無線增值業務缺乏真正吸引人的業務或者說產品,你怎么評價這種矛盾的情況?
林:前兩年手機短信發展得非常快,很多人都誤以為像掌中萬維這樣的公司就是短信公司。今天的短信已經遠遠超越了當初的開發者為它下的定義,而且廣義上的“短信”,即無線增值業務還正在向彩信、Java和移動互聯的方向發展,展現出了更為豐富和深入的應用。從目前手機用戶使用的手機的變化就可以看到非常大的發展前景。我覺得彩屏、彩信手機的普及和2.5G網絡的成熟預示著一個真正的手機多媒體時代的到來。前幾年預言中的手機上網,手機游戲等應用就是WAP、JAVA的典型應用。
從今年以來,中國移動市場WAP業務的月增長速度非常快,百寶箱開通之后,JAVA業務量也呈現了非常迅速的增長勢頭,可以說,WAP,尤其是JAVA的業務是未來無線增值業務最重要的收入增長來源。盡管現在無線增值業務增長非???,但是,從整體業務上來講并沒有什么強勢的應用,還有很多用戶不會用手機上網,不會使用手機的JAVA功能,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非常優秀的產品吸引用戶來使用,來學習怎么使用手機越來越豐富的功能。這應該是一種矛盾吧,快速的增長過程把缺乏優秀產品的隱憂覆蓋了,但這當然也是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