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作為一種技術協議已經日趨成熟和完善,但IPv6的產品化、商業化和產業化才剛剛邁出第一步。
聚焦IPv6 ShowNET
4月13日,在2004年的“全球IPv6高峰論壇”上,中國首個IPv6演示網絡(IPv6 ShowNET)被正式推出。全球IPv6論壇主席Latif Ladid對此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認為:“中國的IPv6 ShowNET的整體架構、技術實力、網絡規模和內容豐富程度等方面都非常成功。”
眾多專家給予這樣一個演示網絡毫不吝惜的溢美之辭并不讓人感到意外。這個演示網絡正體現了CNGI架構的多運營商、多廠商和全業務應用的核心特點,也成為中國大規模IPv6網絡與應用部署的預演。IPv6 ShowNET的總集成商天地互連公司提供網絡的整體規劃、設計、廠商組織與協調、工程實施、網絡測試以及現場的技術支持等業務。演示網絡由近20家國內外廠商提供的IPv6軟、硬件產品構建而成,網絡產品、應用產品、操作系統、測試產品等所有產品環節整齊匯聚,是到目前為止,我國廠商數量和產品類型最豐富的IPv6網絡平臺。這些都表明了CNGI項目對中國IPv6產業界的激勵和推動作用。
IPv6 ShowNET 演示內容包括網絡演示和應用演示兩大部分。其中網絡演示部分包括針對運營商的IPv6核心網與接入網的雙棧部署演示、IPv6過渡技術、雙棧DNS部署、IPv6防火墻、IPv6認證服務、IPv6組播服務及IPv6 QOS控制演示等。IPv6應用演示部分則由IPv6電話系統、IPv6流媒體廣播系統、IPv6視頻點播系統、IPv6會議電視系統、IPv6遠程監控系統及IPv6無線PDA等系統組成。
目前,廠商可以提供的IPv6產品主要有路由器、網絡交換機、GGSN (Gateway GPRS Support Node )、SGSN(Sreving GPRS Support Node)、防火墻、認證系統、服務器、筆記本、網絡管理系統、各種測試設備、IC芯片、信息家電、PDA等各種移動終端、電話系統、流媒體廣播系統、視頻點播系統、會議電視系統以及遠程監控系統等各種應用系統和多種全系列多型號IPv6軟、硬件產品。應該說產業界對IPv6產品的支持力度、產品的豐富和成熟程度已經大大超過了去年同期。IPv6產品的全面成熟正是IPv6 ShowNET成功的基礎,這也同時表明CNGI啟動以來,產業界對IPv6部署的信心增強了。
運營商:不再徘徊
其實,僅在2年以前還沒有人能夠預見中國的IPv6大規模部署進程何時能夠全面啟動。2003年年底,以國家戰略項目,中國下一代互聯網示范工程(CNGI)啟動為標志的中國IPv6商用化進程進入了實質性的發展階段。中國的五大運營商全面加入了IPv6規模部署的陣營,并計劃在2005年末建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IPv6網絡。事實上,不論是在日本、歐洲還是北美,運營商都是整個產業鏈中最消極的一個環節,調動它們的積極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如何保護現有投資是每個運營商面臨的最現實的問題。而此次CNGI項目不僅得到了設備制造商的大力支持,運營商也在積極參與,其投資力度比以往有了實質性地大幅度增長,甚至成為了CNGI項目的核心組成部分。
我國運營商對IPv6的技術與部署實踐可以追溯到2001年。2001年5月,中國電信就開始了針對《IPv6總體技術方案》項目的研究工作。2002年初,中國電信集團湖南電信與天地互連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中國湖南電信IPv6商業實驗網”,在IPv6網絡建設、運營維護、應用系統開發及商業推廣等方面全面合作。同年8月,中國電信從APNIC申請到了正式的IPv6地址,這是國內最早從APNIC申請到IPv6正式地址的電信運營商。2003年,中國電信集團北京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廣東研究院以及中國網通北京通信分別與天地互連公司簽署合作協議,其合作內容涉及IPv6技術合作、業務模式合作和設備銷售等方面。在我國運營商的各個IPv6試驗網絡中,對IPv6應用與服務的探索始終是關鍵的一環。在幾年的IPv6應用部署實踐中,中國運營商正在積累經驗并儲備人才。
可以預見,CNGI項目在實施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與傳統IPv4網絡建設與應用不同的各種新問題,這對于我國政府、基礎電信運營商、應用服務提供商、設備提供商以及系統集成商等產業界而言,都將是重大的考驗。其中所涉及的關鍵議題既包括大規模IPv6網絡的建設部署,也包括可行的IPv6應用部署與商業推廣。從某種意義上說,后者將成為決定整個產業走向及成敗的關鍵因素。
移動IPv6
2004年,熱炒多年近乎“疲勞”的3G終于初露曙光,有報道說,國內的商用3G手機將在今年年底面世。被稱為“互聯網之父”的Vinton Cerf在接受《互聯網周刊》專訪時說,中國3G的加速發展與中國部署CNGI項目不無關系。曾有人說:“不是基于IPv6的3G不是真正的3G”。Vinton Cerf認為:如果3G手機不上網,仍然可以說它是3G手機,當然不上網就體現不了3G的優勢。如果手機上網,IPv6對3G的重要性就會體現出來。不言而喻,移動是IPv6的另一個殺手級的應用。
通信設備商因此伺機而動,愛立信公司提出了移動IPv6的平滑過渡策略,開發出了用于終端手機上的雙棧軟件,同時支持IPv4和IPv6,并已經在索尼愛立信的手機中得到了應用。同時,雙棧節點技術也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愛立信的下一個目標是為整個無線基礎設施的相關節點提供IPv6支持。事實上,愛立信在解決共存和演進問題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正是愛立信公司建議創建全國范圍的IPv6骨干網,以減少網絡互通問題并降低管理復雜性。
愛立信的高級工程師Karim El Malki認為:中國的IPv6還處于早期的建網和吸引用戶注意的狀態,因此估計雙棧節點的商品化和市場推廣要等到2005年。而中國目前最缺乏的是基于P2P的、對年輕人更有吸引力的移動IPv6業務。
為保證高起點起步,在我國的IPv6部署實踐中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是不可或缺的。NTT DoCoMo公司就與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等運營商多次開展了IPv6技術交流活動,并提供了商用的IPv6接入服務。與IPv6網絡建設相比,IPv6應用服務部署才剛剛起步。此外,IPv6增值服務甚至特色服務還處于試驗階段。從這一意義上講,我國的IPv6應用服務部署與其它國家正處于同一水平線上,甚至極有可能捷足先登,成為其它國家學習和借鑒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