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肅省山丹縣的剪紙姑娘周玉梅自小愛花,喜歡把花畫在紙上,見了母親過年時剪的窗花更是細心模仿起來。1986年,念了一年高中的她輟學到縣文化館拜師求教,學習剪紙藝術。
1997年,在丈夫“剪上十年八年,花掉萬二八千我都支持你”的鼓勵下,周玉梅開始了剪《紅樓夢》的準備。她先是認真讀小說《紅樓夢》和丈夫從外地買來的有配畫扉頁的《紅樓夢》,一邊反復讀,一邊設計圖案,一邊動手剪刻。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整整五年的鉆研、構思、繪畫、鐫刻,她終于在2003年5月完成了《紅樓夢》剪紙作品,并參加了甘肅省文聯組織的首屆甘肅文化產品博覽會,榮獲銀獎。
在冬去春來的1 800多個日日夜夜里,周玉梅的心在《紅樓夢》里的人物心態、繁瑣家事、公私應酬、情感交替、庭院風物、居室陳設、車轎馬廄等一環一節上構思,手在人物身體均勻、衣帶適體、臉龐肥瘦、眼眉情表等細微處精雕細刻,共完成506幅作品。對于一個高中未畢業,至今仍認不得“?!钡纫呻y字和并不懂原作品中的詩詞涵義、時代背景及藝術價值的青年來說,要把對每一個人物的刻畫達到結構多有異趣、出手自然、古樸雅致,難度可想而知。
周玉梅的描繪刀工側重于突出人物性格。在她的刀下,功于心計的王熙鳳,多愁善感、性冷孤僻的林黛玉,多情的賈寶玉,性烈剛強的尤三姐,柔弱的賈迎春,喜眉樂呵的賈母,笑料百出的劉姥姥等,個個栩栩如生,入木三分。
周玉梅闖了一次中國剪紙史上前人未曾走過的復雜而艱難的藝術革新關,使中華民族文學巨作《紅樓夢》又綻放出了新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