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中,汽車如此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工作與生活,大家深有感觸。比如我國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走遍大半個中國進行地理考察,使用的交通工具是驢、馬車。如果有汽車代步,那會節省多少時間,多干多少事啊!
制造出一輛能在路上穿梭行駛的“無馬的馬車”——汽車,這是多少代人的愿望啊!
1769年,法國炮兵軍官居紐造出了一部以蒸汽為動力的三輪車。這向研制真正的汽車邁出了一大步。
18世紀末,瓦特的蒸汽機的改良和伏特的電池的發明,促成了19世紀蒸汽汽車和電動汽車的出現。
1885年,兩位德國技師戴姆勒和朋茨分別發明了用汽油作燃料的汽車,把汽車的研制推進新的階段。
1892年,杜利亞兄弟在美國制造出汽油汽車。但這種車只能是富人家里的玩物,因為它太昂貴,而且操作起來極為復雜,易出毛病。在這種情況下,汽車的改良不斷有人進行。
在這些自動改進汽車的技術人員中,有一個決心把它改造成價錢很便宜、很容易操作的人,他就是后來成為“世界汽車大王”的亨利·福特。
福特是一個農家子弟。他16歲時到底特律市謀生,先后在幾家機械公司干活,后來在愛迪生照明公司工作。工作之余,他總是埋頭鉆研汽車。1896年終于完成了自制的第一部汽車。之后的10多年里,他兩度創辦汽車公司均遭失敗。直到1903年,他東山再起,建起了一直延續到現在的福特汽車公司。
福特的汽車采用了英國冶金學家推薦的合金鋼——釩鋼,使汽車的重量、性能大大提高,再加上汽車動力等各種部件的改進,使這種價廉物美的現代代步工具非常暢銷。為了滿足人們的普遍需求,他們在1914年上了汽車生產線,并先后在多國設廠。
如今,汽車生產成為許多國家的重要支柱產業,汽車的花樣品種年年翻新,不下千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