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瘦骨嶙(lín)峋(xún)卻挑著一顆大大的 腦袋,令所有見到你的人都心生憐情。當你像羽毛一樣飄落在血泊中時,你只有9歲。那時的你,瘦小得就像一只嗷(áo)嗷待哺的小鳥,瘦弱得就像一棵未及展開年輪的樹苗。
我是在小說《紅巖》里認識你的。我知道你剛滿周歲就與父母四處漂泊,從而墜入了一個無盡的長夜。
現在,我就站在重慶的歌樂山松林坡。你的生命就是在這里被無情地掠去。面對你的雕像,許久我都沒有轉身,看一眼身后那間幾經風雨剝蝕的小屋,因為那里便是你訣別一切的陰陽界。想起50年前的那晚,便覺身上的體溫被陰森的涼氣帶了去。那天的霧濃嗎?那天的夜色稠嗎?那一刻你害怕了嗎?當劊子手將匕首插入你的胸口,當你漸漸暗淡下去的眼睛最終瞥向媽媽時,你看到媽媽痛得滴血的雙眸了嗎?
我是與你的哥哥宋振鏞先生一同來的,就在剛才,我們還在你曾生活過的一個去處。那是一座別墅,綠陰掩映,石徑通幽,墻腳下還有一泓小溪,不懼陡崖,笑吟吟地歡跳而下。如果不是你哥哥告訴我,這個泉流鳴囀之所,就是你與爸爸媽媽的囚禁之地——白公館,我怎么知道,我已走進了一段血腥的歷史。
在白公館,我的眼睛駐留于高墻邊的石榴樹。50年前,它的年齡比你還小,是你親手為它培土、澆水,兩個同樣羸(léi)弱的生命相依相戀。如今,石榴樹老矣,但它的枝頭卻是那樣頑強地越過電網,探出了高墻。在石榴樹下,你猜我看到了什么?開始,我以為那是倏(shū)爾掠起的清風托起的兩片花瓣,半晌才看得清楚,那是兩只蝴蝶,忽忽悠悠,裊裊娜娜,徑自攀上高墻,越過電網,翩然去了墻外的世界。哦,那可是你曾經放飛的蝴蝶?蝴蝶所去之處,可是你夢寐一生的地方?
想起兩天前,在貴陽市云巖區少年宮,那是隨同你的哥哥去尋訪你的另一座雕像。在那里,恰逢一些孩子在排練一段關于你的獄中生活的舞蹈。扮演你的舞者大約也是9歲,她一定聽過你的許多故事,她的心一定像是被淚水浸泡般的苦澀。不然,她怎會把你在無涯的黑暗中獨行的身影,演繹得這般令人揪心,她怎會把你與彩蝶的嬉戲,把你對自由的渴望,表現得如此讓我感動!
你的生命于9歲時被惡夢吞噬(shì),短促的生命卻留下太多的空白,幸福被逼縮到獲得一支鉛筆頭后的快樂,自由之夢只能托付給無憂的蝴蝶。啊,自由,自由對你究竟意味著什么?
此刻,一截粗大的鐵鐐挾著鋃鐺之聲,闖入我的腦際。哦,這是昨天在紅巖烈士群雕前,那個驀然與我相遇,從而讓我頓生幻象的場面:一株脆弱而孤獨的生命在鐵鐐的隙縫間無望地生長。那一刻,我的心咯噔一聲,眼睛也黏滯起來。那是你嗎?看你孤孤單單地站在那里,以這樣的情狀與我邂逅,思緒被熱血猛然淹沒,無法言喻的凄愴令我托著攝像機的手顫抖不停……
現在,站在你的雕像前,看著你哥哥撫摸你纖弱的臂膀,陡然又起的憐情,逼得我心痛。我實在想不出劊子手將冰涼的匕首插進你胸口的理由。我知道,他們殺死你的爸爸、媽媽,是因為他們從屬于一個先進的政治力量,是因為他們崇尚一種被統治者視為異端的信仰。可他們為什么要殺害你,他們究竟有什么理由剝奪你活著的權力?
有人說,你是共和國最年輕的烈士。對你,這是一份光榮,但我卻覺得它太沉,太重。你是一個孩子啊!
你是1940年出生的吧,算起來你該比今天剛剛吹滅9根蠟燭的孩子,早出生了半個世紀,可面對你9歲的生命,該讓他們稱你爺爺、哥哥還是弟弟?我想,還是叫你弟弟吧,因為,你蹣跚的腳步只邁動了9年,你稚弱的心臟只跳動了9年,你純潔的血液只流動了9年,你9歲的生命已化作永遠。
你太瘦弱了,瘦小的身體挑著一顆大腦袋,所以,你的爸爸、媽媽及你的獄友管你叫小蘿卜頭。但是你要記住:你的大名叫宋振中,9歲時,你與你的父母被反動派殺害于新中國誕生的前夜。你的生命終結于9歲,也升華于9歲,燦爛于9歲!你放飛蝴蝶的一瞬,已凝固成中國人民熱愛生命和追求自由的經典。
(本文略有改動)
[詞語積累]
1.瘦骨嶙峋:形容人或動物十分消瘦。
2.嗷嗷待哺:形容饑餓難忍,急于求食的樣子。
3.羸弱:瘦而弱。
[思維互聯網]
小蘿卜頭,原名宋振中,是共和國年紀最小的烈士,倒在血泊之中時只有9歲。和小蘿卜頭的童年相比,我們生活條件優越,吃的是香噴噴的米飯和美味佳肴;而小蘿卜頭吃的卻是發臭、發霉帶老鼠屎的牢飯。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讀書,而小蘿卜頭卻只能在陰暗潮濕,終年不見陽光的牢房里……生活在今天的我們,是無比快樂和幸福的。我們能不珍惜現在美好的時光,好好學習嗎?
(丹頂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