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運會108年之后再回故鄉——希臘雅典。希臘人運用想像力,運來了愛琴海水,復制了古希臘的神話,還讓會場內外舞動著橄欖樹的枝蔓。
2004年8月13日,一個世人矚目的夜晚,第28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臘首都雅典隆重拉開帷幕,奧林匹克圣火時隔108年后終于榮歸故里。氣勢恢弘的開幕式獨具匠心,壯觀無比。美輪美奐、出神入化的大型文藝表演《愛琴海的浪漫》,更是讓人們在綺麗的燈光場景和迷離的詩般意境中盡情領略希臘文化之博大、神人對話之真諦、藝術殿堂之高雅。
動人心弦的藍色故鄉
雅典奧運主體育場內設置的9645平方米淺水池是本屆奧運會開幕式的點睛之筆。七彩燈光映射下,一泓寶石藍色的水面宛若平鏡,充滿安詳與神秘。它代表希臘瀕臨的愛琴海——希臘人眷戀的故鄉。
相傳古希臘時,大海深處克里特島上有個叫米諾斯的君主,建造了一座迷宮,在里面養了只人身牛頭的惡獸。為了供奉它,米諾斯強迫雅典百姓進貢活人作為食物。雅典國王愛琴的兒子提修斯忍無可忍,決心為民除害,于是裝扮成護送“貢品”的衛士前往克里特島。事先他和父親約定,如果取得成功,就在返航時將船上的黑帆換成白帆。
提修斯到達后,竟與米諾斯的女兒產生了戀情。公主偷偷給他一把劍和一個線團。提修斯把線頭系在迷宮入口,拉著線向迷宮中心走去,經過一番搏斗,最后勇敢地用劍斬下了怪獸的首級,并沿著線順利走出了迷宮。
提修斯成功返航,成功的喜悅使他忘記了換下黑帆。在海邊等候的愛琴國王誤以為兒子已經罹難,陷入絕望而投海自殺。從此,這個海就被叫做愛琴海。
希臘位于巴爾干半島南端,三面環水,海岸線蜿蜒曲折。國土面積的15%是島嶼,它們如珍珠瑪瑙般散落在蔚藍的愛琴海上。
愛琴海對于希臘人來說是不可替代的生命線,峭立的山石造就了數座天然良港。古希臘人通過大海將自己的產品銷售到西亞和北非,換回賴以生存的谷物。他們在神秘莫測的大海中弄潮,深深領略海的廣闊與無情,并與之結下不解之緣。勇敢的開拓者在大海中航行萬里,尋找新的家園;壯懷激烈的戰士在大海中擊毀波斯戰艦,捍衛了自由與尊嚴;睿智的哲人在大海的變幻中悟出至高“真理”,得出萬物起源于水的結論。
愛琴海孕育了希臘文明,她純潔的蔚藍構成希臘國旗的底色,傾注著人民的神往之情。
漫游神話世界
奧運會開幕式的文藝表演自始至終貫穿著“神”的形象,有飛在空中的愛神厄洛斯,有手執長矛、通體發紅的教育醫藥神半人馬,有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還有智慧女神雅典娜,等等。神話是富于想像的古希臘人的精神遺產,它構成了希臘文化的重要部分,深深影響了西方的哲學、政治、文學與藝術。
希臘的神多數被賦予人的稟性,具有人類的情感,會愛會恨也會嫉妒,不同之處在于他們都具有永恒的生命和超常的智慧與力量。神在古希臘人的心目中分量極重,祭祀神靈成為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內容。眾多的廟宇作為核心建筑聳立在各個城邦的顯要位置,雅典衛城之巔的帕特農神廟便是雅典娜的祭壇。
古希臘傳說中有12位主神,住在奧林匹斯山上,組成了統治世界的神圣家族。宙斯主宰萬物,他震怒時發出的雷電可以摧毀一切。赫拉是宙斯的妻子,也是婦女的保護神,她養育了戰神阿瑞斯與火神赫菲斯托斯。宙斯還和別的女神生下了智慧神雅典娜、太陽神阿波羅、月神阿爾忒彌斯、美神阿佛洛狄忒和商業神赫爾墨斯。另外三位是與宙斯平輩的灶神赫斯提亞、農神德墨忒耳與海神波塞冬。
12位主神之外,古希臘神話中還有許多可歌可泣的小神靈。人們興許會記住表演中蹲在柱子上的人首鳥和揮劍砍向九頭蛇的大力士赫拉克勒斯。關于他們,至今仍流傳著謎一樣的故事:人首鳥名叫哈爾庇亦恩神鳥,它們生性貪婪,慣于搶奪別人的飯食,而后還要留下惡臭,使人無法進餐,誰不幸遇到就將難逃厄運。赫拉克勒斯是邁錫尼國王歐律斯杜的弟弟,哥哥出于嫉妒,命他去完成十件有致命危險的任務,其中一件就是戰勝九頭蛇許德拉。赫拉克勒斯大膽地前往迎戰,無所畏懼地抓住蛇妖,卻被對方纏住一只腳。赫拉克勒斯舉起木棒擊打蛇頭,可是徒勞無功,因為被打碎的蛇頭旁很快會再生出兩個新頭。英雄用燃燒的樹枝燙蛇妖的脖子,不讓新頭長出,并尋機把許德拉中間的那顆頭斬了下來,終于把它降服。
重返藝術國度
舒緩的音樂聲中,愛神厄洛斯在天空引領模仿古代壁畫、雕塑、陶瓶和建筑上的神話與人物形象組成的游行隊伍,演繹希臘自古至今的歷史,盡現希臘的藝術輝煌。隊伍最前面的舞蛇女人扭動腰肢、千姿百媚,她的原型是三千年前克里特文明的一件銅雕。尾隨其后戴著漂亮帽子的男人出自克里特島米諾斯王宮中的壁畫,傳說是當年的國王。其他諸如貴婦、少女、花草蟲魚和斗牛場面,足以證明史前時代希臘人的藝術水準已經達到了惟妙惟肖、令人拍案的程度。
咚咚的戰鼓迎來一群排列整齊的綠衣武士,這是阿伽門農的邁錫尼時代。我們仿佛看到特洛伊戰場上的英雄,聽到震耳欲聾的廝殺,聞到好勇斗狠的武士氣息。黃黑相間的器物打破克里特時代的綺麗多彩,帶來拘謹、嚴肅與狂躁。邁錫尼時代被“幾何”時代更替,陶器上的花紋盡是幾何圖樣,人們對世界有了更為理性的認識。海神與他的男女祭司團代表城邦興起的古風時代,這時的裸體雕塑夸張地表現了男性健美的肌肉,仿佛昭示出那個時代的雄渾與質樸。
公元前五到四世紀中葉的古典時代,希臘文化最為輝煌,文學、哲學、藝術和科學百花齊綻,爭放奇葩。戲劇乃文學領域的精華,是希臘城邦繁榮、民主制發展的結果。劇作《被縛的普羅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亞》等傳唱千古,成為不朽名篇。它們熱情謳歌諸神與英雄的光榮業績,頌揚人類同命運與邪惡進行的頑強斗爭。
建筑藝術蓬勃發展,許多蓋世杰作原貌依存,形成一道亮麗的人文景觀。神廟是希臘建筑的主體,其顯著特點是圓柱柱廊和三角形山墻,以及盡顯雕刻藝術的裝飾。希臘雕塑藝術精美絕倫,充分展現人體美的裸體雕像主要來自希臘藝術與體育的完美結合。
歌頌橄欖家園
希臘貧瘠多山,非常適合橄欖樹的生長。在驕陽和海風的呵護下,一片片橄欖樹枝繁葉茂,碩果累累。每到收獲季節,人們便將伸手就能采摘下來的橄欖帶回家,一部分食用,一部分榨油。榨油器是一種用粗糙的石頭做成的磨,它可以輕松地粉碎堅硬的橄欖核。榨出的油往往被貯存在陶瓶里,以備家需和銷售。橄欖油是用來照明的絕好燃料,古希臘人須臾不能或缺。古代奧運會舉辦的時候,運動員會把橄欖油涂抹到強健的身軀上,以這樣的方式松弛肌肉,增加美感,同時也增強自己戰勝對手的信心。而獲得奧運會冠軍的選手會帶上橄欖枝編成的圓環,享受被眾人景仰的榮譽。古人曾經約定,奧運會進行期間,各城邦互不交戰,久而久之,橄欖枝就成了和平的象征。
1896年,法國人顧拜旦倡導恢復奧林匹克運動,吁請人們“團結一致、創造和平”。和平成為歷屆奧運會向往的一個主題。雖然,舉辦現代奧運會無法從根本上消弭仇恨和沖突,奧運百年期間,地球上連年狼煙四起,局部紛爭不斷,尤其是上個世紀人類的兩次世界性廝殺,不僅使生靈涂炭,還險些造成奧林匹克運動的夭折。
邁入21世紀,和平與發展早已成為世界的主流,但戰爭陰魂仍不時困擾人間,近年恐怖活動的猖獗,同樣給奧運故鄉帶來一縷愁云。橄欖枝在世紀之初的奧運會場再次播灑和平的希望企盼世界從此不再有槍聲和爆炸聲,不再有屠殺和綁架,不再有戰車和戰俘。
人們歌頌奧運,歌頌和平,歌頌這令人陶醉的橄欖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