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信德中學是陜西省首家改制為“國有民辦”的完全中學。近年來學校不斷取得佳績,贏得社會各界的普遍贊譽。請您介紹一下貴校的基本情況。
韋校長:始建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西安市第六十九中學由于種種原因,到1997年成了僅有300余名學生的“薄弱初中”。為優化教育資源,提高辦學水平,蓮湖區政府決定我校改制實行“國有民辦”,并更用現名。改制后的信德中學開始了智慧與斗志對困難與險境的挑戰,特別是新的領導班子,始終保持高度激活的工作狀態和高漲的工作熱情,對學校發展準確預測前景,正確決策目標,精心安排事關學校命運的多項工作。廣大師生團結奮進,努力拼搏。幾年的風雨兼程,使我校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變化。學校現有30多個數學班,在校學生1500余名;校園環境幽美,教學質量大幅提高。學校對教師實行全員聘任,競爭上崗,使我校擁有一支善于教書,勤于育人的非常優秀的教師隊伍。其中80%具有中高級職稱,有三分之一是朝氣蓬勃的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設施設備方面,我校經過幾年不懈努力,已具備現代化教學所需的現代化教學設施和設備。
改制以來,我們始終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管理求發展”為學校工作的第一要務。我們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先后提出了符合我們學校特點的辦學思路,規劃了切實可行的發展目標和前進方向。
——以德育為先導,嚴格治校。嚴謹治學,建立良好的校風校紀和教學秩序;
——科研興校,積極開展教學研究,強化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建立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
——面向全體學生,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以人為本,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主動探求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發展特長,張揚個性。把素質教育貫穿到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把最優質的教育呈現給每一個學生。全新的教育理念、科學的管理、富有創新精神的工作,使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發生了深刻變化,教學質量提高了,中考連年取得優異成績,高考成績也一直穩居全市普通中學之首。
記者:貴校“倡導個性化教育,因人施教,因材施教,以人文關懷為每個學生尋找閃光點,創造發展機遇。”請您談談這方面的體會。
韋校長:近年來,我校教育質量穩步提高,其根本原因在于我校重視科研興校,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學校每學期都舉辦班級管理、教育教學研討會,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我們強調促進學生身心得到健全發展,強調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心理素質、情感素質、智力素質、思維能力和思想方法的培養。在塑造學生美好心靈上下工夫,首先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樹立成人成才的理想信念和奮斗目標,養成自尊、自立、自強、自我實現人生價值的自覺意識。在學習上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個性潛能,通過生活實踐、社會實踐、學科實踐,把德、智、體、美、勞五育滲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注意歷練學生情操、意志、品質和健康純潔的心靈。
我們的工作在于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被充分發掘,尊重學生個性,給每個學生弘揚的自由空間。為此,學校非常重視學科課外活動,各學科都能結合學科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特別是語文教研組,多年來,堅持開展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組織成立“芽芽”文學社,每月出版“芽芽”報,刊登學生優秀習作和指導學生閱讀寫作的文章。初中每班都有自己的手抄報,學生自己選稿、編排,很有特點,深受學生歡迎。學校的校園廣播站每天播送學生喜歡的詩詞、散文和校園生活報道。詩歌朗誦會、演講比賽和作文競賽都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極大興趣,豐富了校園生活,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另外,我們的校運動隊,每年在全區中學生運動會上都獲大獎;美術書法活動小組,連續多年都有學生作品在全國大賽中獲一等獎。每年的藝術節、運動會都帶給學生激動和喜悅,為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施展才華的舞臺。
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健康成長、成才,是我們永遠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