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足智(zhì)多謀(móu),善于用兵打仗。
有一年夏天,他帶領大隊人馬繞到敵后去作戰。行軍途中,經過一個沒有水的地方。當時已經到了中午,烈日當空,萬里無云,天氣非常炎熱。士兵們身帶兵器,汗水把全身都濕透了,沒有水喝,十分難受,有的還中了暑(shǔ),行軍速度受到了嚴重影響(yǐng xiǎng)。
曹操心想,不能讓部隊繼續在這里停留下去,得動員大家盡快走出這里才行。
他靈機一動,走到一個高坡上,放開喉嚨(hóu lóng)對將士們喊道:“有水啦!有水啦!”
將士們紛紛起身,高興地問道:“水在哪兒?水在哪兒?”
曹操指著要前進的方向,說:“這條路我很熟悉。前面不遠處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結的梅子又多又大,那酸(su?。睿┲梢越饪剩ǎ辏楱?kě)。咱們振(zhèn)作精神,快到那里去吃梅子吧!”
將士們一聽有梅子吃,便不由自主地流出了口水,頓時不覺得那么渴了。
曹操乘機指揮隊伍快速(kuài sù)行進。過了一段時間,終于把隊伍帶出了那個沒有水的荒(huāng)原,來到了有水源(yuán)的地方。大家痛痛快快地喝足了水,又繼續行軍了。
“望梅止渴”的成語,就是根據這個故事提煉(tí liàn)出來的,后來人們就用“望梅止渴”來比喻從空想中得到安慰(wè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