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人的幽默
美國學生的課外讀物充滿幽默。一次,我在美國看到學生排隊借一本美國詩人寫的兒童詩集,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什么書這么有吸引力?它到底寫些什么?于是我也借來一閱,看后我和兒子都被書中的幽默逗得哈哈大笑。
逃學,是貪玩的孩子經常采取的伎倆。書中寫學生如何找各種借口逃學的大概內容是:一個孩子大叫,不好啦,我發燒啦!頭痛、眼睛痛、耳朵痛。不行了,我肚子疼得受不了啦,我得盲腸炎了。完了,我的腿、我的腳……(遠處傳來救護車的警笛聲)什么,你說什么?今天是星期六?噢——謝謝,我、我已經一切恢復正常了,現在我該出去玩了,再見!
哪個學生不想偷懶不做作業呢?書中關于做作業的詩是這么寫的:我多么希望有一個機器,讓我把作業從這頭放進去,當書從那頭出來時,作業已經全部完成。我曾實驗過一次,我把作業真的放了進去,馬達轟轟隆隆地響,終于等到作業出來,我的作業題目是2+4=?,結果它出來個2,恐怕機器還不靈驗,現在我還得自己動手,等到有一天,有一天……我想,你已經知道我的秘密了吧!
關于拔牙的詩:鱷魚來到牙醫處拔牙,它被醫生拔得疼痛萬分。牙醫情不自禁地笑了:“噢,我多拔了一顆你的大牙,反正你有那么多牙,多一顆少一顆無關緊要啦。”突然,牙醫不見了,傳來鱷魚的奸笑聲,“反正牙醫遍地都是,多一個少一個,又有何妨?”你知道牙醫現在到誰肚子里了嗎?
這部詩集的作者是位美國黑人。這些詩看似沒有什么教育意義,但孩子們就是喜歡,愛不釋手,連我也跟著孩子反復讀數遍。類似的讀物在美國有很多,孩子們從小在笑聲中發揮想象力,潛移默化地吸收了幽默感,最后成為自己與人交往的特色之一。
豐富的想象力
美國學生課外讀物的另一特點就是充滿想象。孩子具有無窮的想象力,所以美國開啟孩子想象力讀物的書應有盡有。
那天兒子拿回一本名叫《保你三天內成為一個最完美的孩子》的書,我出于好奇隨便看看,誰知竟放不下一口氣把它讀完。讀后我不得不感嘆作者寫作手法的絕妙,他不僅將孩子的天性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且通過一個小小的故事,說出許多道理來。
書的開始描寫一位破衣爛衫、窘態百出的教授,他竟然泰然自若地教孩子如何成為一個完美的人。教授讓孩子一天只能做一件事,只許看當天書中該看的內容。孩子不服氣,一氣把書看完。結果書中讓他做的都是最愚蠢的事,第一天書中讓他戴菜花做的項鏈去上學。為了成為一個完美的人,他照做了。他在想象的世界里,坐在一個像人那么大的菜花上,看著所有人在犯錯誤,而他完美得被人崇拜得五體投地。他想象自己帶著最珍奇的項鏈,是那樣的酷,想象過去所有的難題全部迎刃而解……這樣充滿想象的故事,使孩子在笑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美國這樣的課外讀物怎能不吸引孩子去閱讀,怎能不培養孩子幽默感和開啟孩子的想象力?正如愛因斯坦所說“想象力要比知識更重要”,孩子的想象力豐富了,自然對學習與創造有益。
感人的童真
童真是一種美麗,一段短暫又難忘的、難以喚回的童話。人們在被流芳百世的童話故事所吸引的同時,更難忘故事給孩子帶來的豐富的想象力。
《灰姑娘》書中水晶鞋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朋友的女兒個子長得飛快,朋友抱怨說:“看,你的鞋總要換,你的腳怎么長得這么快?”看過《灰姑娘》的女兒和媽媽頂嘴說:“誰說我的腳大,它可是灰姑娘的尺寸啊。”在女兒的心中,灰姑娘是善良美好的象征,她向往灰姑娘的幸運。
美國課外讀物的童真感染著孩子,使他們的生活充滿幻想童真。感恩節前,美國小學老師讓學生寫一篇作文,讓大家假設自己是只火雞,題目是《感恩節那天》。
中國小留學生溫迪在作文中寫道:“燈突然亮起,暖烘烘的空氣涌進我的小房子里,這時溫迪輕輕對我說:‘火雞,對不起,把你吵醒了,你現在一定要離開冰箱了。’”
“我驚慌地四處張望,看到正在燃燒的火爐和遠處的菜板、菜刀,早聽媽媽說:‘感恩節是我們火雞的末日。’既然從生下的第一天我就接受了這個命運,所以,我只好聽從溫迪姐姐的指令。溫迪把我早已凍僵的身軀裹進她的懷里,沖出家門,她跑啊跑啊,最后終于跑到我和溫迪曾經來過的海邊。她把我放進一個小籃子里,給我蓋上一床小被子,戀戀不舍地說:‘你走吧,大海的對面就是中國。中國人不吃火雞,等你漂到對岸,你就平安了。’小籃子被溫迪的小手推得好遠,就這樣,我離開了溫迪,告別了這個屬于我,又要吞沒我的美國感恩節!”
這篇作文字里行間都充滿孩子的童心,又體現孩子的善良和思念祖國的心。
童真是最自然的天性,是毫無裝飾、毫不做作的美麗,也是孩子無窮無盡的想象天地,童真是孩子的今天,也是大人的過去,假如孩子保持童真,而大人返老還童,人間是否更美好呢?
輕松的寓教于樂
“青蛙和蝌蚪”的故事是美國兒童喜愛的系列讀物,主要講友誼與愛的故事。一些道理很自然地從平凡的故事中托出,沒用過一句你應該“愛別人啊”、你應該“知道友誼的重要啊”的大道理,卻從有趣的故事中淺顯易懂地給孩子講述了怎樣做人的道理。
例如書中一個故事:蝌蚪來看青蛙,青蛙卻躺在床上不起床,蝌蚪問青蛙為什么不起來,青蛙說:“起床有什么意思?從來沒人給我寫信,所以我不愿意看著郵遞員走過,因為他讓我傷心。”
蝌蚪聽了馬上跑回家,提筆給青蛙寫了封信寄出去。接著,他興奮地跑到青蛙的家,叫青蛙快快起床,因為郵遞員馬上就來了。他們兩個坐在臺階上等啊等啊,天都黑了,可郵遞員還是沒有來。青蛙沮喪地說:“你為什么要這樣呢?我說沒人給我寫信就沒有嘛!”蝌蚪終于忍不住,張開大嘴說:“好朋友,是我給你寫的信,信一定會到你手中的。”青蛙聽了好感動,他倆又蹦又跳高興地去看星星了。
還有一個故事:起風了,樹葉紛紛落下,青蛙想著蝌蚪的院子,蝌蚪惦記著青蛙的院子,他倆拿著掃把,到了對方的家,為心愛的朋友掃樹葉。還有一次,春暖花開時,青蛙帶著午飯來到蝌蚪家,見家里沒人,就開始找尋蝌蚪,四處都不見蝌蚪的影子。他開始著急了,怕蝌蚪被熊吃掉,怕蝌蚪不小心掉到山底下,怕……青蛙愈想愈怕,他突然看到蝌蚪獨自坐在遠處的小島上,青蛙急了,他怕蝌蚪想不開自殺,便一下子跳進水里,邊游邊喊著蝌蚪的名字。看見青蛙,蝌蚪也跳進水里,青蛙一見更急了,拼命往前游。他倆終于游到一起,青蛙身上已被午飯的湯汁弄得五顏六色,他抱住蝌蚪說:“好朋友,你可不能想不開啊!”蝌蚪說:“我看你跳進水里,怕你出事,所以趕快來救你。”青蛙問:“那你為什么要坐在孤島上?”“噢,是我高興啊!看著太陽升起,看著美麗的景色,想著我的好友青蛙,我高興啊!”
雖然這些都是孩子的讀物,但我讀起來,也常常為故事的天真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