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去年春,我母親因病住院,哥哥為給母親治病,借了不少債。我得知后,與丈夫石某商量,要求他拿些家里的錢來給我母親治病,但石某卻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叫我別管娘家的事。為能挽救母親的生命,我不得不向好友借了1.6萬元錢給母親治病。最近,我與石某感情破裂,雙方協商后同意離婚。在分割財產時,我提出這1.6萬元錢應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但石某卻不同意,他說當時沒有同意我去借錢,而且我作為女兒沒有義務去借錢給我母親治病,所以,應當由我個人償還這筆債務。請問:妻子為贍養父母欠下的債務,離婚時能否以夫妻共同財產償還?
肖娟
肖娟朋友:
由于封建思想的影響,有不少人認為女兒在出嫁后對父母沒有生養死葬的義務,即“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而我國《婚姻法》第21條明確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由此可知,不論是兒子,還是女兒,對父母都有贍養的義務。而你借錢給母親治病,正是履行贍養的義務。
從你來信中可知,如今你們夫妻因為感情破裂準備離婚,但對這筆債務應以夫妻共同財產償還或以個人財產償還產生了不同意見。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17條規定:“夫妻為共同生活或為履行撫養、贍養義務等所負債務,應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離婚時應當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彼?,石某雖然沒有同意你借錢給你母親治病,但這筆1.6萬元的債務仍應當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應以夫妻共同財產清償,而不應由你個人償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