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產專用果桑品種:46C019
果桑46C019在臺灣廣泛栽種,1999年臺商在蘇南大面積栽植,經筆者引種,多年試驗和擴繁,在蘇北地區種植也獲得成功。該品種具有適應性強,長勢旺,易繁殖,產量高,果型整齊,桑葚大,口感好,成熟齊等優點,是鮮食、加工桑果汁飲品的優良品種。
主要特征:主枝短粗,皮灰棕褐色,皮孔粗大且密,具有多層側枝,枝條細短,結果枝發達;冬芽大,與著生枝條粗細相當,葉小且厚,葉色深綠,葉面光滑,成熟桑葚呈紫褐色。
主要特性:發芽率達95%以上,每個新發芽均產生3 ~ 6個桑葚,成熟時枝條下垂,5月中旬陸續采果,平均單果重4.5克,最大7克,果長約3.5厘米,寬約2厘米。當年栽植,當年結果。667平方米(1畝)栽111株,第三年單株產果22公斤,每667平方米產果2500公斤左右;667平方米栽500株,6年生每667平方米產果4000公斤左右,是“果桑大10”產量的2倍多。自然條件下,一年結果兩次。(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蠶桑站 魏曉軍 郵編:223800 電話:0527-4388000)
特晚熟桃品種——桃王九九
“桃王九九”果實生長發育期約185天,于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成熟。平均單果重約400克,最大可達1200克。果實近圓形,縫合線明顯。底色乳黃,果面70%以上著鮮紅色,果皮茸毛極少,果肉乳白色,肉質脆嫩,半離核,果核較小。自花結實率約45%,無須授粉樹或人工授粉。二、三、四年植株平均單株產果量分別為14.8公斤、25.3公斤、37.4公斤。盛果期每667平方米(1畝)產量可超過5000公斤。適期采收,果實常溫下可儲存20余天,低溫冷藏可達3個月之久。樹體較抗旱、較耐瘠薄,品質極佳,是晚熟桃品系中品質最好的品種。適于我國華北平原、黃淮流域、西北高原溫暖地區及西南丘陵山區種植。(見中插四圖2)(北京 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