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兔 國內兔毛統貨價格,2003年6月以前在66 ~ 78元(公斤價,下同),8月份在80元左右,10月份在95元左右,呈緩慢回升的趨勢,加之毛兔飼養總量的下降,兔毛價格穩中有升的局面持續2 ~ 3年不成問題。然而從國際形勢來看,不確定性因素依然存在。國產毛由于質量問題出口價在9美元左右,國際市場需求仍不旺。僅僅依靠國內市場的需求缺口來刺激毛兔市場的上升,其上升的速度和程度都是有限的。因此,農戶在選擇發展毛用兔時不僅要選好良種,而且還要根據市場需求慎重確定合適的規模。
2.肉兔 肉用兔的養殖、飼養管理要求相對較低,周期短,3個月即可上市(能達到2.5公斤左右),年可養2 ~ 3批。但其利潤薄,每只在15 ~ 20元。在北方冬季去皮屠宰,加上皮的效益可達每只25 ~ 30元;在南方,人們有吃兔肉帶皮的習慣,兔肉價格略高于北方,綜合比較效益基本與北方持平。因此,肉兔養殖要上規模,最好是成片養殖或尋求公司+農戶的模式發展,這樣便于形成規模,做大市場。目前,江蘇省肉兔養殖相對比較發達,主要集中在徐州等地,以生產白條兔銷往山東為主,蘇南也有不少養殖戶利用地理優勢直銷上海。
3.皮兔 皮用兔常見飼養品種是美系獺兔。前幾年,由于炒種而引起市場不穩定,部分養殖戶由于對兔市行情判斷不準確,盲目發展后虧本轉產,導致市場皮兔養殖量下降、行情攀升。就目前形勢看,獺兔養殖的效益比較高,但是獺兔養殖,飼養技術和管理要求相對較高,特別是規模擴大后,疫病發生率大大增加,飼料的投入也在無形之中增加了。因此,獺兔養殖要選擇適度規模。(江蘇 柳書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