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條紋鱸是由雌性條紋鱸與雄性白鱸雜交而成。目前,雜交條紋鱸在美國游釣領域已被廣泛接受。近幾年,我國臺灣、內陸等地區已引進了雜交條紋鱸,養殖效果很好。
1.外部形態 雜交條紋鱸的外形特征介于其雙親之間。體形側扁,體側有條紋,胸鰭和側線下半部的條紋斷斷續續。具有兩個背鰭,第一背鰭有8 ~ 9根硬棘,緊連其后的第二背鰭有1根硬棘和13 ~ 14根鰭條。尾鰭叉形,分上下兩葉,臀鰭有3根硬棘和9 ~ 13根鰭條。體色銀白,背部灰黑色,腹部白色。體色的深淺隨水域水色不同而不同。在幼體階段,體側具有斑點,長至幾厘米后自行消失。
2.生活習性 雜交條紋鱸對環境條件的適應性很強。能在溪流、大型水庫、湖泊以及池塘內棲息和生活,但在淺水域及水草茂盛的水域分布較少。自然水域主要分布于中上層,并喜在黎明前及黃昏弱光條件下跳出水面。冬季集中于有溪流的深水水域越冬,春季開始洄游到溪流上游產卵繁殖。雜交條紋鱸能自行繁殖,并形成自然種群。
3.水質要求 雜交條紋鱸適應性較強,適溫范圍4 ~ 33℃,最適生長范圍25 ~ 27℃。一般放養在淡水水域中,但在鹽度為0 ~ 25‰的水中也能生存,可忍受的最高鹽度為35‰。適宜溶氧范圍6 ~ 12毫克/升,最低可達1毫克/升。適宜堿度為100毫克/升,最低可忍受20毫克/升,適宜的pH值為7 ~ 8.5,pH值下降到2.5短期內仍能存活。
4.攝食習性 雜交條紋鱸為肉食性魚類,體長50毫米以下時,主要攝食枝角類、橈足類等。體長100 ~ 125毫米時,主要攝食昆蟲和各種浮游動物及適口的小魚。體長100毫米以上開始,其食性逐步轉換到以魚類為主,且隨季節不同而發生變化,在冬季和夏季捕食的動物個體較大。
5.年齡與生長 水溫達15℃以上時,雜交條紋鱸即可開始生長,在25 ~ 27℃范圍內生長最為旺盛。在一生中,二齡以前生長最快,一齡魚體長可達275 ~ 375毫米,體重225 ~ 350克;二齡魚體長可達450 ~ 550毫米,體重1 ~ 1.5公斤。隨年齡增加,生長速度明顯降低,年齡越大生長越緩慢。據有關資料報道,雜交條紋鱸最大個體體重可達10公斤,一般為1 ~ 3公斤。其壽命一般為30 ~ 40年,較條紋鱸壽命長5 ~ 6年。
6.繁殖習性 雜交條紋鱸可自然繁殖,自然繁殖的水溫在15 ~ 20℃。除個別雄性個體一齡性成熟外,大部分個體二齡以上性成熟。性成熟雌體懷卵量為每公斤魚體重30萬粒左右,卵半浮性,不粘連。受精卵約需2天孵出,剛孵出的幼體不攝食,靠卵黃供給營養。(河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 孫紹永 郵編:05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