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介兩個中草藥新品種
1.臥生甘草
臥生甘草是西北農大和有關科研人員從內蒙烏拉爾甘草品系中篩選出的適合人工栽培的甘草品種。經區域實驗和多年大田栽培,該品種具有以下四個主要特性:(1)適應性強:抗旱、抗寒、抗鹽堿,耐熱、耐瘠薄,溫度適應范圍為-45 ~ 43℃,在嚴重缺水或較干旱的地區栽培,沒有發現萎縮和死亡現象,能適應弱堿性的鈣質土壤,同時適宜與幼齡林果間作套種。(2)生長周期短:采用育苗移栽,苗生長3 ~ 4個月移栽,栽后生長8 ~ 10個月可收獲。(3)長勢旺:播后30天現3 ~ 4片真葉,60天株高30厘米,根長可達20厘米、直徑0.5厘米。(4)產量高、質量好:每667平方米(1畝)產中毛草500公斤以上,高產田可達800公斤,皮紅,分杈少,條均勻,達到藥典標準,符合建設GAP生產基地對種質的要求。
2.短刺紅花
形態:株高120厘米,全株光滑無毛,莖直立,下部木質,上部多分枝,單株互生,無柄,基部抱莖,葉片卵狀披針形,頂端尖。花期5 ~ 6月,果期6 ~ 7月。
習性:喜溫暖稍干燥的氣候,較耐旱,耐寒,適應性較強。怕澇,忌高溫。為長日照品種,具多年大田栽培經驗,生長后期如有較強的日照,能促進開花結果,可獲得高產。對土壤要求不嚴,以高燥、排水良好、中等肥力的沙質壤土為好,不宜連作,前作以禾本科作物為好。
繁殖:采用種子繁殖,以直播為好。由于該品種的種子在5℃以上就能發芽,所以北方宜秋播,播期為9 ~ 10月秋分前后,南方宜早春播種。每667平方米用種3公斤左右。
產量:每667平方米產鮮花150公斤,折干率25%,干品40公斤以上,較其他品種可增產30%。667平方米另可收紅花籽120公斤。(山東 李磊 王霞)
玉米新品種———甜玉10號
甜玉10號是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選育的甜玉米新品種。2004年4月通過北京市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命名為甜玉10號。
特征特性:甜玉10號在北京地區種植,從播種到鮮穗采收約89天。株型披散,株高224.5厘米,穗位72厘米,穗長18.68厘米,穗粗4.33厘米,穗行數16 ~ 20行,穗行整齊,粒色金黃,粒深0.85厘米,千粒重212.4克,出籽率56.7%。
該品種果皮薄、甜度高、風味好。同時,該品種抗旱、抗澇、抗倒伏。較抗大小斑病、矮花葉病、黑粉病等。
栽培要點:為防串粉,保證果穗食用品質,應與其他類型的玉米隔離種植,隔離距離在300米以上。(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黃長玲 郵編: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