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價到田頭受歡迎
城里人常見的電腦小票,如今出現在我國西北一些灌區的田間地頭,農民通過它用上了“明白水”,交上了“明白錢”。有關統計表明,這種“一價到田頭”的農業用水終端價格改革,已累計給陜西和新疆的農民減輕不合理的水費負擔3億多元。(陜西姚潤豐)
高蛋白大豆賣出好價錢
黑龍江省尚志市亞布力鎮農民去年種植的“大白眉”高蛋白大豆,產品遠銷到韓國、日本,價格最高時每公斤達到5.6元,平均價格也在4.8元左右,高蛋白大豆真正成了“金豆子”,讓農民掙了一次“好錢”。(黑龍江趙宏光)
樂陵豬雞住“賓館”
山東省樂陵市西段鄉在村外劃出了66.67公頃非耕地,用于建造標準飼養小區,前不久已建起了養牛、養豬、養雞等飼養小區85個,有400多頭黃牛、20萬只雞、10萬頭豬搬進了寬敞明亮的小區新“賓館”。(山東呂濤)
溧陽建立“農民信用庫”
江蘇省溧陽市農村信用聯社已于去年年底建立“信用庫”,21萬戶農民的資信完整地保存在個人的信息庫里。“農民信用庫”記錄了家庭基本情況、家庭生產、信用記錄等信息,可為借款者優先貸款提供必要的信用記錄。(江蘇亦農)
蕭縣的“村官”退伍兵多
安徽省蕭縣710個行政村已有2600多名退伍軍人進入了村兩委班子,當上了“村官”,占該縣農村基層干部總數的52.3%。他們注重運用黨員議事會、村民代表議事會等形式科學決策,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使農村面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安徽李令健)
樂安設立“村民議事廳”
江西省樂安縣陸續在各村設立“村民議事廳”,使村務決策走向了民主化、規范化和科學化。“村民議事廳”及時傾聽村民意見和要求,并讓村民充分享有對村務的知情、參與、決策、監督等民主權利,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江西彭寶春)
當陽公示“領導成員去向”
湖北省當陽市玉泉辦事處黨委、行政辦公室里,掛著一塊醒目的大黑板,上面清清楚楚地寫著黨委、人大、行政、政協四大班子領導成員當日到哪兒、做什么事去了。這一舉措有利于群眾監督,受到群眾歡迎。(湖北賀大新)
石門舉辦“移動柑橘節”
湖南省石門縣前不久啟動“石門橘農專列神州行”活動,舉辦了一次“移動柑橘節”。1000名橘農乘坐專列,滿載50萬公斤柑橘,從石門啟程,一路北上,直駛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開展了產銷大戶座談、果品展示展銷、貿易簽約等主題活動,加強了產地與東北主銷區的聯系。(湖南張友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