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光年間,經過明治維新后的東洋島國日本,經濟與軍事力量發展飛速。日本天皇已不滿足他的彈丸國土,日夜琢磨著如何向外擴張。當時的大清帝國雖已是將傾的危樓,但必定還是一座沒有倒塌的大廈,日本天皇和他的大臣們還不敢貿然動武。于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決定先向地處東海碧波中的島國琉球發兵,對大清國來一個“火力偵察”。
琉球王國多年臣服大清國,年年進貢,歲歲稱臣,大清帝國有責任保護琉球不受外敵入侵。如今日軍兵臨城下,琉球國王派王子跑到北京求援。
正在大清帝國文臣武將有的主戰,有的主和,爭論不休時,突然接到美國駐華大使館的照會說,美利堅合眾國御任總統勃蘭特先生即將來華,以“和平使者”身份,調停中日兩國就琉球問題出現的緊張關系。
垂簾聽政的慈禧太后,一聽勃蘭特是下臺的總統,就覺得喪氣:“什么御任?明明是退位嘛!我不見,讓他找李鴻章去!”
李鴻章時任北洋大臣兼直隸總督,駐蹕天津。
這天,天津北洋公署前,在清龍旗飄舞,絲弦簫管齊鳴。在北洋水師二十一響的禮炮聲中,金發碧眼、一身黑色筆挺燕尾服,拄著一根銀光耀人眼目的手仗,挺胸昂首走進公署大廳。
李鴻章弄不明白,如此魁梧強壯,從年齡看上去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怎么會“退退”了呢?俗話說落架的鳳凰不如雞,美國政府怎么會給一位“退位”的人派出這么龐大的艦隊護送來中國呢?
勃蘭特從李鴻章的表情里琢磨出他的心思,就主動說:“中堂閣下,美國的法律規定,總統最多擔任兩屆,也就是十年,這就是民主制……”
民主!這個字眼李鴻章最膩味聽的。活不投機半句多,他有一搭沒一搭地應付著,一雙眼珠卻盯著了勃蘭特的手杖上。這是一根三尺來長潔白無瑕的象牙,手杖下端包金裹銀,頂端鑲著一顆雞蛋大小的鉆石,杖身鑲嵌著許多小鉆石,在陽光下耀耀閃光,給陰暗的公署大廳帶來一片炫目的光彩。勃蘭特右手握杖,一會又倒到左手,李鴻章的雙眼像被線拽著似的也跟著勃蘭特的手轉。
這位前大總統是個明白人,哈哈一笑把手杖遞給李鴻章:“中堂喜歡這根手杖嗎?”
李鴻章探身接過手杖,反復把玩,愛不釋手,連連說:“這根手杖太好了,老夫手杖、拐杖不少,相比之下簡直是燒火棍、打狗棒啦!”
前總統說:“閣下這么喜愛,我本當送給你,但它是我御任時,美國紳商各界共同送給我的紀念。您請看杖身上鑲嵌的50顆鉆石,象征美國50個州,因此,我不便私自贈送他人。待我回國后,征求他們的意見,如果超過半數以上同意,我就送給中堂,滿足您的愿望。”
這本是一句外交詞令,婉轉拒絕,可中堂大人李鴻章卻當真了。他連忙站起身,朝美國前總統抱拳一揖,道:“拜托大總統,鴻章靜候佳音。”
酒足飯飽之后,前大總統揚長而去,這一走就“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了。”
20年以后,李鴻章率大清國代表團訪美,這位中堂大人沒忘前約親自找上門去。迎接他的卻是前總統夫人勃蘭特太太。李鴻章腆著老臉問起前約,勃蘭特太太回答確有此事,聽先總統說過。于是勃蘭特太太馬上下帖子把全美紳商頭面人物邀來共議。這些老美的資本家、大官吏一致同意將手杖送給李鴻章,因為他們琢磨先吃小虧,后占大便宜,跟李鴻章關系鐵磁了,那么占領中國市場還不輕而一舉?老鼠拉木锨——大頭在后面呢。
李鴻章得到這稀世珍寶后,整日屋在手中,據說他死后,隨葬在棺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