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是清乾隆年間的大才子,此人學富五車,才思敏捷,口才出眾,號稱“銅嘴鋼牙”。他以侍讀學士職位擔任《四庫全書》總編篡官,深得乾隆皇上的賞識。
但紀曉嵐有一個惡習,就是煙癮極大,整天吞云吐霧,煙鍋不離嘴,為了減少裝煙、點煙的麻煩,他特制了一個大煙鍋,一次能裝三、四兩煙葉,從他住家的北京東四一直吸到北京西郊圓明園剛好吸完,然后面見皇上。因為,乾隆皇上別看奢華風流,但一輩子煙酒不沾,而且特別煩大臣在他面前吸煙。
有一天,紀曉嵐正在屋里一手托著大煙鍋吸煙,一手提筆逐行逐字地審校《四庫全書》書稿。忽聽外面一聲高喊:“皇上駕到!”紀曉嵐當時就亂了方寸,手中剛吸了半袋煙的煙鍋,不知藏到何處為好,這時乾隆的腳步已到了屋門口。情急之中,紀曉嵐就把煙袋插入朝靴筒里。
乾隆推門而入,一股嗆人的煙氣撲面而來。“紀曉嵐,你怎么不長記性?因為抽煙,燒過幾次書稿,幾乎釀成大火,朕沒怪罪你,怎么就改不掉這個惡習?”紀曉嵐忙道:“啟稟皇上,臣接受教訓,煙已戒掉了。”乾隆一邊咳嗽一邊問道:“那為什么屋里這么大煙氣?”紀曉嵐說:“非煙氣也實為煙味兒。皆因臣過去抽的太多,這房子被煙浸透之過。”正在狡辯之時,紀曉嵐就覺得腳下一陣針扎刀割般的疼痛,不由自主撇開大嘴倒吸一口涼氣。
乾隆皇帝也是個聰明人機靈鬼,他早發現了紀曉嵐的把戲,就佯裝不知道,把話題一轉,東拉西扯詢問起《四庫全書》的編篡情況,四平八穩地坐在桌前翻閱起書稿來,沒有走的意思。
這時候紀曉嵐靴子里的煙鍋的煙可沒滅,燒得他站不穩立不住,一會兒跺跺腳一會抓抓靴,身子擰成了麻花。
“紀愛卿因何站立不寧,成何體統?若是身子不爽,就傳御醫看看。”
紀曉嵐馬上明白了,這是皇上有意整他,讓他吃點苦頭痛下決心戒煙,他知道,再不挑明就是犯了欺君之罪了:“皇上,臣足無疾,只是‘走水’啦。”
清廷忌緯說,“著火”,而用“走水”代替。
乾隆道:“倒出來不就得了嘛,朕不怪你”說完哈哈大笑,起身離去。
乾隆一走,紀曉嵐風三火四地扒下朝靴一看,只見棉布襪子上已燒掉半截,腳心、腳背、腳脖子上布滿了潦漿大泡。
從此以后,紀曉嵐真的痛下決心戒煙了,扔下了跟隨他多年的那個大煙袋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