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石病
膽石病是常見病,按結石存在的部位不同分為膽囊結石、肝外膽管結石和肝內膽管結石。膽石按所含成分又分為膽固醇結石與膽色素結石。膽結石的成因非常復雜,與膳食結構、膽道感染以及膽囊功能異常均有關。
膳食治療:
對直徑小于1厘米,無膽道狹窄和無嚴重的必須手術的并發癥的,都可采用疏膽理氣湯來排石。柴胡10~15克,黃芩10~15克,金錢草30克,茵陳30克,郁金10~15克,廣木香10~15克,赤芍15~30克,甘草15克,每日一劑煎服。結合癥狀,中藥加減。同時可結合禁食、輸液、胃腸減壓,以及抗生素及解痙藥物。
尿石癥
尿石癥患病率約占1%~5%,好發年齡在20至50歲之間,男女之比大約3:1。按結石部位分腎結石、輸尿管結石和膀胱結石。
尿結石的形成不是單一因素,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促成的結果,大致可分為個體因素和環境因素兩大類。個體因素可能是代謝異常、尿路感染和尿路梗阻等。環境因素里可能有氣候的原因,比如夏季氣溫高、濕度大,尿液濃縮,也可能是平日飲食中水分攝入不足,大量食入動物蛋白,使尿中尿酸排泄增加,鈉攝入過多易形成結石,維生素A和維生素B6缺乏時易形成結石。
膳食治療:
在進行膳食治療之前,首先應確診結石的性質,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飲食控制。現僅將幾種較單一性結石的膳食控制方法分述如下:
·鈣鹽結石
是由高鈣血癥引起的。膳食中應限制牛奶、干酪、蝦皮、綠葉蔬菜等含鈣豐富的食物。鈣鹽易溶于酸性液中,可多食呈酸性食物如肉、蛋、魚、禽等,或服用適量呈酸藥物,目的是使尿液保持酸性,應大量飲水,每日不少于2000~3000毫升。多食富含維生素A及維生素B的食物,應限制維生素D。
·草酸鹽結石
由草酸尿形成。尿中草酸鹽可從食物中生成,但部分也可由內生機制生成,如有1.3~1.2由甘氨酸轉化生成。應禁食菠菜、莧菜、青蒜、洋蔥、茭白、各種筍類等含草酸高的蔬菜。大劑量維生素C可促使草酸生成。口服葉酸5毫克,吡哆醇10毫克,可防止甘氨酸轉變為草酸。另外,多飲水。
·尿酸鹽結石
由高尿酸血癥引起,能發展成痛風癥。應忌食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腦、干豆類、鮮肉汁、濃肉湯等。應多吃呈堿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牛奶等,或服用堿性藥物使尿液呈堿性反應。多飲水使尿砂自尿液排出。防止夜尿濃縮,睡前要多飲水。臨床上給患者服“別嘌呤醇”防止次黃嘌呤、黃嘌呤生成尿酸。
·胱氨酸結石
由胱氨酸尿生成。膳食中要限含甲硫氨酸豐富的食物如蛋類,限呈酸性食物,多吃呈堿性食物。尿液應經常保持呈堿性反應。大量飲水。臨床常以青霉胺類藥物降低尿中胱氨酸濃度。
·磷酸鹽結石
因結石是在堿性尿液中形成,故應多食呈酸性食物。甲狀旁腺機能亢進病人常排出大量鈣鹽、易產生磷酸鈣結石。若常服小劑量氫氧化鋁乳膠,可防止磷酸鈣結石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