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似乎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代名詞。辦公室內,我們旁邊的那個家伙有壓力;公共汽車上那個買了大包小包的人有壓力;高速公路上開車的人有壓力,他們橫沖直撞,對別人發泄怒火;甚至我們的孩子也有壓力,他們擔心考試,擔心自己飄忽不定的未來。
什么是壓力?壓力就是要求太多,超出能力所及使人無法忍受時產生的心理和生理狀態。壓力有兩種形式:短期的(或急性)和長期的(或慢性)。許多人能夠處理短期的壓力,比如考試、上臺演出、演講、面試,通常都能順利過關。但是,長期的壓力會對免疫系統和健康造成真正的損害。它會導致高血壓,更糟糕的是,它有可能使人患上癌癥、心臟病等嚴重疾病。
你怎樣抵御工作中的壓力呢?我們提出下列方法:
※一周至少三次與朋友或家人相聚。
若壓力太大,難以承受,要尋求援助,不要羞于啟齒。尋求援助是健康的標志,而不是軟弱的標志。
如果你有信仰,要提高或保持這方面的參與程度。
應用減壓方法,像參加鍛煉,增強營養,培養愛好,練習默念或瑜珈等放松技巧。
一、壓力的影響
理解壓力和處理壓力在醫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在美國,有60%至90%的就診者因壓力致病。壓力主要在生理上、行為上和心理上造成影響。我們來看一看,在壓力的作用下,我們身體各方面所發生的變化。
生理上
感覺到有威脅時,壓力也就開始了。例如,當你受到侮辱時,你還沒決定做何反擊,你的血壓早就升高了。對壓力產生的這種天生的生理反應通常被稱為“緊急反應”,它類似于動物準備做搏斗或逃跑的反應。這種反應方式可能是人類進化過程必不可少的,但卻會在現代生活中造成嚴重后果。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反應時產生的壓力激素是各種各樣疾病的罪魁禍首。例如,壓力引起的變化能用以下方式影響心臟功能:
健康人或邊緣性高血壓的人的血壓都會升高,并且可能誘發心臟動脈的痙攣或突然收縮。
壓力極大、來勢洶洶時,大腦對心博率的控制可能會被破壞,造成心率失常,冠心病人甚至會死亡。
壓力激素會間接促進血栓的形成,使之阻止心肌供血,導致心臟病發作。
行為上
壓力直接影響了我們的處事方式。哪怕是一丁點壓力也會妨礙日常事務的完成。對那些主要靠體力工作的人來說,壓力可能只會使他們討厭自己的工作而已;但對于全神貫注、技術精細的駕駛員來說,小小的一點壓力就很可能造成傷害。
壓力帶來的后果我們天天都能見到——抽煙、酗酒、濫用藥物、亂吃東西,甚至暴力。而你可能已經成了壓力的犧牲品,自己還糊里糊涂。對著鏡子,好好看看——有沒有看到尼古丁熏黑了的手指?吃太多垃圾食品?肝火太旺?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你生活中承受的壓力就太大了。
心理上
由于大腦的條件反射,我們的思想模式常常給自己制造壓力,增添壓力。一般來說,感到有壓力是因為我們總是緬懷過去擔心未來;想得到沒有的丟棄已有的。這些思想傾向導致的焦慮、恐懼、內疚、憤怒、不滿和疑惑,會刺激交感神經系統,造成身體上的難受。一旦陷入這個焦慮循環,我們就像坐在壓力牽動的旋轉木馬上,不停地兜圈子,頭腦中的創造力就會被煩惱、困擾和恐懼所壓倒。
所幸的是,即使這種惡性循環極其嚴重,我們還是可以通過轉移思想注意力來扭轉劣勢。放松方法、默念和其他身心鍛煉技巧都有助于對付壓力。思想冷靜下來,盡量往好的方面想,你將會如釋重負!
以下的愿望將有助于激發你練習控制壓力的積極性:
1、我希望自己精力充沛,不易疲勞。
2、我希望更加清晰和更有邏輯地思考問題。
3、我希望自己的外表更好,感覺更妙。
4、我希望自己能控制壓力,變得更自信,更輕松。
5、我希望我更滿意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家庭。
6、我希望自己能好好保持冷靜,處理好感情問題。
7、我希望身心健康,體質更好。
8、我希望生理和心理癥狀更少,抱怨也更少。
9、我希望減少自己因生活方式不當得病的可能性。
二、掌握放松技巧
(1)放松反應
我們向讀者推薦的抗壓方法之一是放松反應技巧。它是最有用的緩解壓力的自我保健方法之一。下面是美國身心醫療研究所使用的一套指導標準。
1、在自己的信仰體系中挑選一個根深蒂固的中心詞或短語。例如,沒有特定宗教信仰的人可以選一個中性詞,像“一”、“和平”或“愛”。想用禱文的基督徒可選《詩篇》第23篇的首句“耶和華是我的牧者”,猶太教徒可以選用“祝你平安”。
2、靜靜地坐在舒服的位置上。
3、閉上眼睛。
4、肌肉放松。
5、呼吸放慢、自然;呼氣時,默默地重復選好的中心詞或短語。
6、自始至終情緒穩定。不要擔心做得好不好。如果腦子里出現其他雜念,你就自言自語地說:“哦,不管它”,然后慢慢重新開始。
7、持續10至20分鐘。你可以睜眼看一看時間,但不要用鬧鐘。做完之后,靜靜地坐約一分鐘,眼睛先閉著,然后再睜開。接著再坐上一兩分鐘。
8、每天練習一兩次。
你還可以在鍛煉期間,如散步或慢跑時,練習這種放松技巧。你可以參照身心醫療研究所提供的下列步驟來做:
1、充分進入良好狀態:慢跑或散步,呼吸不能太短促。
2、慢跑或散步前先做熱身鍛煉。
3、在鍛煉時,把眼睛睜圓,但要注意呼吸。呼吸正常后,要特別注意吸入和呼出的節奏。吸氣時,自己默讀“吸”;呼氣時,默讀“呼”。在這里,吸和呼這兩個詞已成了你的心理工具或中心詞,以同樣的方式,中心詞或短語也可以用于其他放松反應方法。如果你不想注意自己的呼吸節奏,你可以注意別的東西。例如,你可以有意識地用腳觸地面,默讀“一、二、一、二”或“左、右、左、右”。在此過程中,把注意力集中在信仰中心詞或短語上也有同樣的效果。
4、記住情緒要穩定,排除其他雜念。雜念出現時,自己想想“哦,不管它”,然后繼續重復中心詞或短語。
5、散步或慢跑結束后,恢復到正常日常生活上來。
練習氣功或太極拳對放松反應功效尤佳,而且怡人舒暢。
(2)潛心默念
潛心默念是對付壓力的第二種重要的身心鍛煉技巧。它對付壓力、肢體疼痛和慢性病,方法獨特。
潛心默念是把人的注意力集中在一個事物上,并且在不知不覺開小差時把思想帶回到這個關注點上。它是對思想、情感和感覺進行觀察的方法,它使你能更冷靜、更全面地觀察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感覺,更清楚地認識和理解精神意識及其活動。何時何地都可以練習默念,但為了加深和理解,減少對壓力做自動反應的傾向,最好是進行常規練習。許多練習默念的人發現,它大大促進了精神和身體健康。
對付日常焦慮和壓力的竅門
下面是身心醫療研究推薦的改良建議,用于控制壓力:
認識自己的壓力信號和癥狀。
認清壓力來源并減少它。
不要害怕說“不”。
安排好工作的先后順序,在最后期限前完成。
盡量與同事一起解決工作問題。
有需要時,請家人和朋友幫忙。
把練習放松和默念作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提高你的情感智力。
避免出現自我失控的情況。
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
飲食均衡、健康。
按時鍛煉身體。
睡眠和休息充足。
花點時間進行放松練習。
不要依賴香煙、酒精或毒品來對付壓力。
采取“先停下來,深呼吸,再仔細思考,最后動手”的方法來對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