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中國大都市,時常能感受到韓國流行文化和時尚商品的影響,人們稱之為“韓流”,青少年中,更有“哈韓”一族。但近年韓國的“漢風”更勝于中國的“韓流”。
中國是韓國人的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國。韓國距離中國近,旅游費用低,加上中國景色雄奇壯美,歷史悠久深厚,對韓國人構成了巨大的吸引力。2002年,有212萬人次韓國游客到中國旅行,而以10年累計,有1000萬人次到過中國,平均每4個韓國人就有一個來過中國。
韓國的公眾場所,中文標示牌很多。在漢城仁川機場,隨處可見漢字。在韓國其他許多有文化傳統的地方,大字標牌依然是漢字。近年來,韓國上下更是興起了一股漢語熱。韓國的“漢語托福”,已經開考了十多年。第一年開考時,只有60人參加考試,到2001年,就有7000參考的學生了,到了2002年,更是迅速增加到1.3萬人,而2003年的考生是2萬人。由于一次只能錄取700人,于是“漢考”要排隊,而試卷是從北京空運過來的,真是盛況空前。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數據是,在每兩人中就有一人能上大學的韓國,2002年外國語大學中文系的競爭率竟達到46比1。
在書店,漢語教材大受歡迎。韓國國內目前有100萬人學習中文,不少大中型企業都開設中文學習班。到中國留學,也漸成潮流。據說,韓國上個世紀70年代是留美熱,80年代是留日熱,到了90年代便是留學中國熱了。韓國目前在外國的留學生中,在美國有5萬多人,在中國有4萬多人。這里面的因素還要考慮到,美國有許多獎學金提供,而留學中國則完全自費。
韓國媒體也大大加強了對中國的報道。韓國重要的經濟報紙《先聲經濟報》,半年前開始推出“中國版”。社長洪政旭是位哈佛博士,說到“中國版”,他很有幾分得意:“開始做‘中國版’時,還有人不理解,有人說,為什么單單要做‘中國版’,為什么沒有‘美國版’呢?但‘中國版’推出后,大受讀者歡迎,現在其他報紙也向我們學習。”
在漢城能方便地看到中文電視,不僅有中央四臺、鳳凰衛視,韓國本土還有一家中文電視臺,名叫“好TV”。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本刊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