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助理”助農民增收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水泉鎮前不久決定向各村選派一名帶富能力強的優秀機關干部作為“增收助理”,幫助當地農民增收致富。年初與這些“增收助理”簽訂目標責任狀,年底嚴格檢查驗收,并將工作業績作為每名干部工資待遇、評先評優的重要指標,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山東 劉明祥)
轉變職能好 喇叭促增收
“毛田村現有大量金頭大蒜和白皮大蒜上市,每公斤就地成交價10元”。這是貴州省務川縣硯山鎮廣播站前不久轉變職能、服務“三農”播出的一則信息。過去,農民在喇叭里聽到的常常是“催糧催款”之類的東西,如今,喇叭里除了發布市場信息外,還舉辦農技講座。(貴州 楊多莉)
墻頭板報成了農民的好幫手
在河南省鄧州市裴營鄉,到處可見三五成群的農民在茶余飯后圍著墻頭屋角,觀看被譽為“墻頭科技報”的黑板報。目前,全鄉28個村都辦有黑板報,各村的農業技術員是“墻頭科技報”的主編。他們以圖文并茂的形式,不定期地更新內容,傳播農業科技知識。(河南 趙光選)
梅川鎮不發文件發信息
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鎮近來把過去靠發文件來督促農民從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改為發信息給農戶,推動他們實行產業結構調整。他們把品種、技術、供求等信息采用發冊子、發單子和廣播宣傳的方法,讓信息及時進村入戶,鎮里將從網上采集下來的供求信息,也及時打印好發給村里的農戶。(湖北 彭水華)
鹽城農民樂為超市種田
江蘇省鹽城市通過對農民培訓、能人帶動等方式,成功地與市區的眾多超市對接,催生了專為超市種田的農民1000余人,他們種出了667公頃農產品,平均每公頃增收15000余元。昔日路邊菜場的農產品進了超市后,身價高了許多,很多過去論斤賣的變成論個兒賣。(江蘇 張華)
牡丹江農民靠信息發洋財
2003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的農民借助移動通信信息發了洋財。據不完全統計,牡丹江千余名農村經濟人全年借助于移動通信信息做成了3000萬美元的跨國經商買賣,不僅個人發了洋財,而且使當地的農民增收30%以上,凡與經濟人簽訂合同的農戶平均每戶增收500元以上。(黑龍江 劉加勇)
第六屆全國肥料信息交流暨產品交易會將舉辦
時間:2004年6月23 ~ 25日
地點:武漢科技會展中心(洪山區珞瑜路548號)
主辦單位: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聯系電話:027-87395206,87393039
傳真:027-87395206
E-mail:sfhb2004@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