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要去見的是一個乖乖女,叫張文婷。
不用捫心自問,我也清楚自己的德性,和父母的距離,若用四個字,是南轅北轍,若用個地理概念,那是北極到南極。于是,就是我這樣一個和父母幾乎除了明天吃啥外,不多一言,七十年代生,正在老去的人,要去見一個和父母推心置腹,八十年代生,正在出頭的歌壇后生。那感覺,就如同是一出對照記……
眼前的張雯婷,還是一副學生妹妹的模樣,看到她,不禁讓我想起了自己的大學生活,大概也就是只有那樣的簡單生活才能造就出那樣一張清醇的臉蛋吧。
在成名前,她過著最普羅大眾的生活。“兩點一線的學生生活”,她用如此一句話,概括盡了她仍在繼續著的青蔥歲月。
父母望女成鳳,從6歲起,就開始讓她學習鋼琴,求個修養上的熏陶——又是一個無心插柳的造星個案。“學鋼琴多少有點是任務,但唱歌卻是我真正所喜歡的!”于是小妮子的唱歌熱情在黑白琴鍵上激蕩了開來,并由此一發不可收拾。
問及她第一次得獎時候的心情,她倒是很平靜地對我說,“雖然也有驚喜,但那時候更多的是在預料之中的鎮定。”果真?八十年代的后生竟有著如此讓人不得小覷的定力?
“對于其他事情我未必有這樣的信心,但是唱歌是個例外,當時我就覺得那個冠軍該是我的。”她那略顯厚重的嗓音和嬌小的身軀略有出入。說話時吐露出的孩子氣和率真,既有出生牛犢的那股沖勁,又不見港臺日韓式的作嗲。
2001年,讀高三的她以一曲田震的“執著”獲得了上海市第三屆學生藝術節聲樂比賽一等獎。此次經歷使她堅定了自己的音樂之路,高中畢業她考上了南京藝術學院流行音樂表演專業。在讀期間,她獲獎頻頻,潘婷新聲賽上海總賽區最佳女歌手第一名,統一冰紅茶閃亮之星大學生歌手選拔賽南京地區第一名,華東地區第三名……其創唱俱佳的實力征服了每一位聽者的耳朵。
2004年,大學二年級的她終于等來了自己的第一張專輯——《想見你》。包括才子李泉、奇才鄭偉等多位著名音樂人為其跨刀。說起與他們的合作,張雯婷說,“初見李泉時,蠻緊張的,因為之前就非常欣賞他的才能和音樂,擔心和他的溝通,害怕他會是高高在上的那一類。”結果,李泉對這位小師妹關愛有嘉。之前他即在朋友那里聽到過小妮子翻唱別人的歌曲,覺得這把嗓音有著驚人的爆發力,合適唱朋克類型的歌。于是他親自為她寫了“I’m So Cool”。
小妮子一口一個李泉老師,聽著我有點磨耳朵。于是我誘導她,音錄棚里的李泉魔鬼不魔鬼。沒想如此一來,倒還是打開了她的小小牢騷:“這首歌很特別,我也很喜歡。可是錄制的時候也是最辛苦的!是錄制時間最長的一首,整整一個下午!李泉老師要我唱出的那種感覺讓我揣測了半天!”
也難怪,看看李老師的歌詞:“對照偉大的鏡子/修理眼圈的影子/轉動新買的裙子/練習可愛的樣子”——就能想到李老師寫的是哪門子事了,要一個兩點一線的學生來傳達這樣的魍魎昧味,未免拔苗助長,為時過早了點。
專輯主打“想見你”或許更貼近此時此地的張雯婷。“這是我錄制時間最短的歌曲,兩個小時。”COCO的“往日情”、高慧君的“管我快樂不快樂”對于她都不在話下,更何況是如此一首中規中矩的慢板情歌,小妮子將之拿捏得恰倒好處,流暢而韻美。
專輯中,她自己也創作了3首歌曲,其中對于愛情的表達既積極又消極,于是我不由好奇地問她對于感情的看法,才知,原來歌曲中的素材都是來自朋友的故事。至于她自己,她有點靦腆地說,“還是空白啊。朋友都會說自己的男朋友或者以后的愛情要怎么樣怎么樣怎么樣,但是我想,我還是相信緣份。”她停了停,略微正正身子,很是認真地對我說,“我想我是個以事業為重的人吧!”
呵呵,大二的孩子口里說出的話……不知道為什么,我還是希望愛情能快快地降臨到她的身上,大概是被日劇害了,終究是相信,浸染個人感情的作品才是真正的動人之作,就像是《長假》片尾的那首動容之曲。
那日傍晚,悄悄卸下了朋友車上的CD,放進了小妮子的《想見你》。擁擠的高架消磨得人沉默不語。30分鐘后,他第一次發話,竟然是“這是誰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