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創作天才和與世無爭的父親,竟然會被謀殺?
耀眼的RB明星
美國唱作人約翰·懷特海德(John Whitehead,1949-2004)
2004年5月11日,被謀殺
懷特海德生前曾是The Epsilons的成員,1979年以一首“Ain’t No Stoppin’Us Now”打上RB榜的第一名。事發時,約翰·懷特海德在費城的家附近修理汽車,兩個神秘的陌生人突然出現,對著他頸部開了數槍,他的同伴歐姆·約翰遜(Ohmed Johnson)也未能幸免。肇事者很快逃跑。懷特海德的長期合作伙伴吉恩·麥克法登(Gene McFadden)趕到事發現場,站在那里渾身發抖。他女兒道恩(Dawn)的悲慟之情也令在場的人動容。警方根據一些證人的線索,認為此事有重大原委,因為罪犯是有預謀的,且種種跡象表明,他們的原定目標很可能不是懷特海德,而是約翰遜。
生命就是這樣無常。這位曾幫詹姆斯·布朗(James Brown)等著名藝人寫歌的奇才過世后,美國RB歌壇肯定會因此而寂寞一些。
泰斗級爵士大師
美國鼓手艾文·瓊斯(Elvin Jones,1928-2004)
2004年5月18日,因心臟衰竭去世
鼓手是個瘋狂的職業,爵士鼓手更是。他的瘋狂為美國的爵士樂注入源源不斷的興奮劑,從查理·帕克到約翰·柯川,無不對他景仰萬分。
艾文·瓊斯出生于密歇根,家中兄弟10人,除他之外,有兩個兄弟分別是爵士鋼琴家和小喇叭手。他于20世紀40年代晚期加入了底特律爵士音樂圈,在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邁爾斯·戴維斯(Miles Davis)等爵士巨擘的樂隊中演奏。1960年開始,瓊斯成為了爵士樂傳奇大師約翰·柯川(John Coltrane)四重奏樂團中的一員。在柯川的經典專輯《A Love Supreme》和《Live at Village Vanguard》中都可以聽到他的精彩表演。離開柯川的四重奏后,瓊斯曾短時間加入艾靈頓公爵(Duke Ellington)的樂隊,繼續創作和演出。
瓊斯不斷突破創新的風格為他建立了極高的聲譽,他后來自組樂隊,直到去世前一個月,還在美國加州奧克蘭表演。
從二流演員到平民政治家
他在銀幕上塑造“荷蘭人”;他熒屏上抱著黑猩猩的形象深入人心;他和南希的愛情有口皆碑;他也是個好父親;他總是彬彬有禮,即使在疼痛和病重時仍然那樣紳士;他一直告訴美國人民,美國最美好的日子還在后頭。
演員,美國前總統羅納德·威爾遜·里根(1911-2004,Ronald Wilson Reagan)
2004年6月5日,因患老年癡呆癥去世

如果1942年,他如新聞發布會所宣布的那樣,擔當華納兄弟公司的《北非諜影》中的主角的話,這部電影是否依然會成為經典?他是不是會成為一個超級巨星?而他的替代者——演員亨弗萊·鮑嘉是不是就有可能成了美國第40任總統?
出生于美國伊利諾斯州的里根21歲時畢業于尤里卡學院,次年便在衣阿華州德梅因的一家電臺做專門報道橄欖球比賽和棒球比賽體育節目的播音員,每星期只能領取75美元的微薄薪水。1937年他經推薦在華納影片《空中的愛情》中扮演了一位感情豐富而幽默的播音員,自此開始了漫長的銀海生涯。在他27歲到54歲的人生里,一共拍攝了64部影片。雖然里根最多只能算個二流演員,但他在1941年 “最有希望演員”的評選中仍然名列5位“明日巨星”之中。尤其是后來他在《克努特·羅克尼》中橄欖球中衛喬治·吉普的堅強形象深入人心,也因此有了“吉普”的綽號。1942年他出演了《金石盟》,扮演一個被殘忍醫生截去雙腿的花花公子,贏得了3項奧斯卡提名。1965年他在自傳中還曾引用電影中的臺詞:“我的其余部分在哪里?”不過,二戰期間應征入伍的里根直到1947年才回到好萊塢當選且連任5屆工會主席,之后又被聘為通用電氣公司節目主持人兼\"人事關系計劃\"的發言人。在好萊塢,這份工作不算光鮮,不過他卻因此而被發掘出了極大的政治天賦。共和黨人巴里·戈頓沃特甚至邀請他在1964年中的總統選舉中代表發言。同年,他拍攝了生平最后一部影片《殺戮者》之后便告別了銀幕和電視。
如果他的演戲生涯稍微幸運一點點的話,也許結局會有所不同。但最終,他還是站到了政治舞臺上。自1966年被選為加利福尼亞州州長起,他便開始了長達37年的光輝政治生涯。盡管許多人都說他的演員背景會是他從政的負擔,但恰恰相反,好萊塢的背景幫了他的忙。1980年競選中他動用了電影臺詞“我付錢使用這話筒了!”以及“你們現在比四年前生活得更好嗎?”那儼然成了他演講的超級砝碼。于是乎,國際新聞爆出了一個大冷門,一位將近七旬的前好萊塢演員登上了美國白宮的權力寶座。然而,無論是否有人嘲笑他“只是一名演員”,里根一直努力把劣勢轉化為優勢。
即使他曾經叱咤政壇風云,在人民心目中他仍然是一個可親的“平民”總統。當他離開白宮時,他的支持率之高創下了美國歷屆總統之最。
美國作曲家杰瑞·戈德史密斯(Jerry Goldsmith,1929-2004)
2004年7月21日,因癌癥去世
他作曲從不流于表面,而是深入角色的內心。在這個電影音樂越來越平淡和庸俗的世界上,他是少有的幾個同時擁有高超的技巧和大膽的想像力的電影作曲家之一。
讓電影和音樂墜入愛河的配樂大師
《人猿星球》,《巴頓將軍》,《唐人街》,《兇兆》,《異形》,《星際迷航》,《本能》,《洛城機密》,《空軍一號》,《花木蘭》,《木乃伊》……看到這一串片名,你是否已經想到了他?

出生于1929年,在作曲理論上則師承Mario Gastelnuovo Tedesco的杰瑞,21歲時加入CBS廣播公司,1955年開始其職業配樂生涯。在他將近50年的職業生涯中,曾經獲得過18項奧斯卡提名,1976年更因《兇兆》一片的配樂而獲得奧斯卡獎。在去世之前,他正在為由斯蒂夫·馬丁(Steve Martin)主演的《狡兔酒吧的畢加索》和體育片《生命角逐》做配樂,但是很可惜,兩部作品都未完成。據他家人回憶,杰瑞已經和癌癥搏斗了很長時間,去世時正在熟睡,享年75歲。
杰瑞的作曲從不流于表面,而是深入角色的內心,尤其是對于恐怖氣氛的營造,簡直讓人瞠目結舌;同時,這位杰出作曲家也以敢于大膽實驗而著稱(指揮《人猿星球》時,他要求管樂手卸掉吹嘴,直接吹銅管,以達到特殊的效果);當然,他在業內贏得聲譽還因其驚人的創作速度——9天完成一部配樂!
杰瑞的電影配樂作品深受影迷的喜愛和同行的尊崇。談起他,曾經創作過《蜘蛛俠》、《諜中諜》的著名作曲家丹尼·埃夫曼(Danny Elfman)毫不吝惜溢美之辭——\"他一直就是個偶像!\"
幸甚,杰瑞的經典作品還將伴隨著電影片段的閃回和交響樂團的演出而常留人間,奧斯卡也將永遠銘記這一獨具魅力的超級配樂大師。
瘋克、靈歌樂界的怪才
美國歌手兼制作人瑞克·詹姆斯(Rick James,1948-2004)
2004年8月6日,因身體自然衰竭去世
他是Motown公司的搖錢樹,也是美國瘋克和靈歌樂界的傳奇人物。他從來不缺創作的靈感,但代價是放浪形骸的生活所導致的身體衰竭。
瑞克·詹姆斯近年來沉湎于毒品,健康一直成問題,所以他的死因據猜測是由于身體自然衰竭。瑞克·詹姆斯本是RB名團The Temptations的成員梅爾文·富蘭克林(Melvin Franklin)的外甥。上個世紀60年代他曾組建過一個樂隊,但其后不久因擅自逃避海軍服役被捕。90年代初,他由于一樁攻擊兩位年輕女子的丑聞再次被捕,被害者之一聲稱詹姆斯和他的女朋友把自己關在房子里,并用一支燒得滾燙的管子烙她。審訊期間,這位歌星迷上了可卡因,從此毒癮纏身難以自拔,1993年他被判5年零4個月的監禁,1996年得到釋放。

瑞克·詹姆斯職業生涯的頂峰是1981年的專輯《Street Songs》,里面的“Super Freak”成了他最負盛名的作品,“Freak”(怪才)也成了他的一個雅號。說唱歌手MC Hammer在“U Can’t Touch This”中引用的一段采樣即出自“Super Freak”。
帝國大廈的燈曾為她熄滅15分鐘
美國演員費伊·瑞(Fay Wray,1907-2004)
2004年8月11日,死因未公布
她在科幻片《金剛》中飾演的安·達羅深入人心,在影迷的心中,她永遠都是那位在百老匯唱歌跳舞的女演員。
費伊出生于加拿大的艾伯塔,成長于洛杉磯,1923年開始了她的演藝生涯。自從1928年出演導演埃里克·施特羅海姆的默片《結婚進行曲》、在其中扮演一位被花心王子拋棄的維也納女孩后,費伊成了炙手可熱的女星。而真正讓她在銀幕前大放異彩的還要數1933年的經典怪獸影片《金剛》。
此后,雖然也和許多明星有過聯袂演出,可是也許《金剛》中的演出終于還是成了她演藝生涯中無法跨越的一道檻,在之后的數十年中,她并未給影迷們留下其他有影響力的作品。1942年,她和劇作家羅伯特·里斯金喜結連里后一度退出影壇,直至1953年才再度復出,5年后最終息影,90年代后期曾在電視劇中出演角色。
費伊曾在1963年的一次采訪中說:\"我曾一直很討厭《金剛》這部影片,不過,現在我不再這么想了。我意識到,它已成了經典,而我很高興能成為這經典中的一部分。\"盡管如此,費伊曾在1980年表示了對自己在30年代所飾演的角色的不滿:\"在那些日子里,影片中的女性從來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女主角只需站在那里,展示自己美麗的容貌即可。\"
為向這位影響了幾代人的偶像致哀,在《金剛》中被巨大猩猩攻擊的帝國大廈于美國當地時間8月13日晚熄燈了15分鐘。
\"每次我到紐約,看到在天空襯托下的帝國大廈有著一種高貴的美時,我的心跳就會加快。我喜歡這種感覺,非常喜歡。\"
——節選自費伊1988年出版的自傳《另一方面》
作為制作人,卡蓬的經歷十分輝煌,他曾和吉爾貝托·吉爾(Gilberto Gil,現巴西文化部長)、米爾頓·納西門托(Milton Nascimento)等一眾巨星有過合作。可惜了,又一位天才的隕落。
最受歡迎的傳奇鄉村女歌星
美國歌手史琪特·戴維絲(Skeeter Davis,1931-2004)
2004年9月19日,因乳腺癌去世
這是她的“世界末日”,也是所有她的歌迷的。我們永遠無法忘懷她動聽的歌聲。
史琪特·戴維絲出生在肯塔基州,早年和姐姐貝蒂·杰克·戴維絲同臺演出,被稱為戴維絲姐妹。貝蒂車禍去世后,史琪特·戴維絲開始走上她個人的演唱道路。在史琪特43年的演藝生涯中,曾在世界許多國家的頂級音樂殿堂演出過,包括美國的卡內基音樂廳、英國的皇家艾伯特音樂廳等。史琪特·戴維絲一生共獲得過5次格萊美提名,1963年演唱的“世界末日”被評為當年最受歡迎的歌曲。
她是那個年代最受美國人喜愛的鄉村女歌手之一。如果她晚生30年,如果沒有卡倫·卡朋特,她必定會取而代之。

朋克吉他先行者
英國吉他手強尼·雷蒙(Johnny Ramone,1949-2004)
2004年9月23日,因前列腺癌去世
他是Ramones的主創人物,他的創作思想甚至影響到之后美國的Grunge風潮和中國的新音樂。Ramones樂隊與Sex Pistols以及the Clash齊名,堪稱英國上世紀70年代朋克樂的三駕馬車。
不僅僅是朋克,Ramones樂隊在整個搖滾史上,都具有非常的影響力。它是英國朋克搖滾運動的發起者之一。樂隊在2002年被選入搖滾名人堂。強尼是以三和弦演奏為特征的朋克音樂先行者和真正的先鋒人物,幾十年來其影響力波及到世界各地,甚至在中國也可以找到他的音樂繼承者,比如“新褲子”樂隊等。
強尼不僅一直擔當著樂隊吉他手,同時也是Ramones樂隊的創立者之一,這么多年來,他一直沒有休息過,始終為朋克的復興出力。
替鮑勃·迪倫寫歌詞的人
美國導演兼詞作者雅克·萊維(Jacques Levy,1935-2004)
2004年9月30日,因癌癥去世
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懾服鮑勃·迪倫,讓他閉起冷嘲熱諷的嘴巴?雅克·萊維算一個。
萊維早年是一名臨床醫療師,上世紀60年代突然轉換生涯,到歌劇院工作。他一直致力于百老匯劇中歌詞部分的創作。對于搖滾歌迷而言,使其嶄露頭角的是1965年迪倫專輯《愿望》(Desire),在里面他合寫了7首歌詞,包括最有名的“Harricane”(指綽號“颶風”的著名拳擊手Reuben Carter)。在“飛鳥”樂隊1970年唱片《未命名》(Untitled)里,主唱羅杰也特別邀請他寫詞。萊維還和鄉村明星克里斯托·蓋爾(Crystal Gayle)以及70年代的著名流行女歌手卡里·西蒙(Carly Simon)等有過合作。
萊維膽大而富于創新精神。1969年他曾執導瘋魔全球的全裸劇《啊!加爾各答!》(Oh! Calcutta!),難怪眾多搖滾明星都視他為先驅。

驚叫皇后
美國演員珍妮特·李(Jannet Lee,1927-2004)
2004年10月4日,因病去世
熒幕上的她,完全為了觀眾而沉醉、瘋狂、犯罪、流淚、狂喜、麻木……
《精神病患者》絕對是恐怖驚悚片的代表作,其中女主人公出浴被殺的一場戲更是多次被評為影史最經典的恐怖片片段。這位女主角的扮演者,就是日后被譽為“驚叫皇后”的珍妮特·李。
珍妮特·李生于1927年,很小就前往好萊塢發展,并在1947年同當時強大的米高梅公司簽約,出演了一系列蹦蹦跳跳的少女角色。1951年她與同為演員的托尼·寇蒂斯結婚后,便開始改走成熟女性的路線。后來在奧遜·威爾森的《歷劫佳人》和希區柯克的《精神病患者》兩部影片中的出色表現,讓她晉身一線女星隊伍。尤其是《精神病患者》一片,為她在當年順利撈回一只金燦燦的小金球,并成功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從此邁入影后行列。
然而她對影壇的貢獻絕不僅限于此,她女兒杰米·李·寇蒂斯(《真實的謊言》女主角)給她帶來了更大的榮耀。
美國時間10月4日,珍妮特·李在加州比弗利山家中去世,享年77歲。她的發言人在向外公布死訊時說:“她走得很安詳,全家人都陪伴在她左右。”
中國臺灣音樂創作人梁弘志(1960-2004)
2004年10月30日,因胰臟癌謝世
沒有當年的他,就沒有今天的蔡琴
幾人識得梁弘志?恐怕只有憑著歌聲在各自的心里去尋覓了。
與梁弘志合作過的歌手很多。他的作品含蓄婉約耐人尋味,令許多人一舉成名。如譚詠麟第一張國語專輯《半夢半醒》、羅文在臺灣的第一張專輯《朋友一個》,甚至連張鎬哲的第一張專輯都是他教唱、寫詞、制作的。尤其是蘇芮的“請跟我來”、蔡琴的“恰似你的溫柔”、潘越云的“錯誤的別離”、鄧麗君的“但愿人長久”、姜育恒的“驛動的心”等,都是叫好又叫座的經典。
2004年上半年,梁弘志發現自己罹患晚期胰臟癌。生命最后階段的他,起初因接受化療頭發逐漸脫落,痛得倒地打滾,根本無心從事創作。而在改為接受持續注射止痛針的安寧治療后,又重拾紙筆譜寫音符。
翩翩濁世佳公子,悠悠韻律回味長。如果沒有梁弘志,流行歌壇定要暗滅諸多新星;如果沒有梁弘志,人間又有多少情感難以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