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別:丹麥/挪威
出品:HR Boe Co.
導演:克里斯托弗·波Christoffer Boe
主演:尼古拉·利卡斯Nikolaj Lie Kaas、瑪利亞·邦內維Maria Bonnevie、克里斯特·亨利克松Krister Henriksson
類型:浪漫/劇情
片長:91分鐘
IMDb評分:7.8分
獲第5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攝影機”獎/第39屆芝加哥國際電影節金牌獎最佳攝影/2003年度國際影評人聯合會導演新人獎/2003年度歐洲電影獎“法斯賓德”年度發現獎/第76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丹麥官方選送片
重建,就是打破舊秩序,建立新秩序。
在這部2003年最富創新精神的丹麥影片中,主角面對的是一夜情后生活的秩序大亂,被稱為拉斯·馮提爾的接班人,29歲的丹麥導演克里斯托弗·波通過打碎常規的表現手法并將其重新組合,意圖創建一種全新的銀幕秩序。
劇情
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帥氣的小伙亞里克斯(尼古拉·利卡斯飾)是個攝影師,與女友西蒙妮(瑪利亞·邦內維飾)的感情還不錯。年輕漂亮的埃米(瑪利亞·邦內維飾)是個藝術家,她的丈夫、年老的作家奧古斯特(克里斯特·亨利克松飾)對她很冷淡。
這天晚上,亞里克斯與埃米一見鐘情,一夜情后兩人陷入瘋狂而混亂的愛中,決定私奔。就在這時,亞里克斯突然發現自己的生活完全改變了——他的公寓消失了,他所有的親友鄰居、甚至連埃米都不認識他了。身處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亞里克斯感覺自己就像是個外星人。他開始懷疑與埃米的邂逅是否只是一場夢;他開始覺得,這個酷似自己女友的人,也許只是自己潛意識里一廂情愿的想象。
與此同時,埃米的丈夫奧古斯特正在創作他的新小說,小說中發生的一切,仿佛就是亞里克斯遭遇的預言。這一切,究竟是夢境還是現實?
電影是一場誘惑
“電影是一場誘惑。”克里斯托弗·波說,“如果兩個深愛的角色不能終成眷屬,我們也會跟著痛苦不堪。我們看透了影像的把戲,可卻同時不由自主地受到誘惑。[重建]就好像一個魔術師,一面向觀眾揭穿自己的騙局,一面卻又設下新的圈套,觀眾就毫不知情地掉進了這個新的圈套。”
克里斯托弗·波從小就受到電影的誘惑——在他生病的時候,父親的藥方是給他放錄像帶看,而且多數是包括弗里茨·朗、奧爾遜·威爾斯、霍華德·霍克斯和讓-呂克·戈達爾等大師的作品。
1997年進入丹麥國家電影學校后,克里斯托弗·波以短片三部曲[著魔]、[童貞]和[憂慮]首度引起關注。作為自己的正式處女作,[重建]在戛納電影節獲得“金攝影機”獎(即最佳導演處女作)后,引起了持續的反響和爭論。
與Dogme 95作對
作為一個組織和一種影片認證體系,Dogme95大勢已去,但作為上世紀末最為矚目的電影運動,其手法(例如手提攝影)和精神卻影響了其后的很多影片。拉斯·馮提爾是這場運動的發起人和旗手,他的近作[狗鎮]并不是Dogme影片,但其技術上的樸素和樸素中所呈現出的生活本質,卻毫無疑問是Dogme精神的一種延續。
“你看上去并沒有什么天賦。”這是拉斯·馮提爾第一次見到克里斯托弗時對他所說的話,但事實上,克里斯托弗現在卻被稱為“繼拉斯·馮提爾之后最富創新精神的丹麥導演”。與馮提爾不同,克里斯托弗更多的考慮影像而非情節或者戲劇沖突,試圖用鏡頭表達超越理性的情感。
[重建]處處充滿了與Dogme作對的意味:作為丹麥一家推崇完美畫面電影組織的成員,克里斯托弗·波用獨特的手法不斷提醒觀眾這部影片是“人為構造的”,影像也強調唯美和質感,而Dogme 95的核心正是反對任何不必要的人為因素和堅持極端現實主義的粗糙畫質。與拉斯·馮提爾等人強調電影直接呈現生活本質的功用不同,[重建]的導演似乎更贊成電影應該是一種“詩意的道具”的觀點——電影作為一種媒介不僅有講故事的魅力,更有她藝術表現的潛能。
評論
★“[重建]圍繞陷入愛河的讓人迷醉和對報應的恐懼展開,其風格是丹麥電影前所未有的。導演拋棄了時間順序的常規排列,將手提攝影、特寫鏡頭、推拉鏡頭、快速搖攝、高速攝影,還有哥本哈根的航拍照片、一個墜落男人的催眠影像和老式西洋鏡的動畫回憶糅合成一體,在重復或變異中創造出一種令人無法抵抗的頭暈目眩。”—— Claus Christensen(丹麥電影學院)
★“一出刻畫內心痛苦和混亂的心理戲,仿佛是卡夫卡遇到了伯格曼。即使片中的心理描繪有些故弄玄虛,情節主線也偶有游離,仍不能掩蓋其高超的導演技巧。晦暗色調與唯美鏡頭交替融合的攝影風格,引領觀眾踏上一段事關生活破碎本質的心靈之旅。”—— Duane Byrge(《好萊塢報道者》雜志)
★“除了攝影手法還有點創意,[重建]剩下的只是些淺薄的花招。故弄玄虛的敘事手法,也許更適合那些觀影經驗不足的年輕影迷。男主角的魅力,全被導演的無知給埋沒了。”——bliss66(英國影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