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依法辦案,確保司法公正,是維護我國法律權威性的關鍵環節。在這個問題上,遼寧司法界曾有過深刻的教訓。前事不忘,后事之師。遼寧省司法界痛定思痛,在這方面工作有了較大改觀,從省高法做起,各市、縣級法院都有了令人欣喜的表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口號,在遼寧司法界和廣大公民中又可以堂堂皇皇地叫響了。這組來自遼寧司法界的報道讓我們看到了新的希望。——編者
“執行難”已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也是困擾法院工作的一大頑疾。兩會期間我們走訪了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丁世發院長,丁院長說,針對“執行難”,遼寧省法院系統加大了執行力度,加強執行協調,積極探索執行工作新方法、新途徑。為了排除地方保護主義的干擾,全省法院之間實行交叉執行、指定執行,對一些重大疑難案件,省法院直接提級執行。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全省法院靈活運用債權轉股權、執行擔保、被執行人財產舉報、懸賞執行等多種執行方法,使一批積案得到執結。2003年,全省法院依法執結各類案件100470件,執結標的194.7082億元,執結率為89.44%。
同時,該省法院普遍加大涉及“三農”、進城務工人員、下崗職工權益案件的執行力度,依法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
2000年,9歲的劉斌被高壓電擊傷,造成雙臂高位截肢。其父親患有精神分裂癥,全家依靠其母親李國敏一人務農維持生計。2000年4月,經李國敏起訴,鐵嶺市法院一審判決責任方腰堡村委會賠償受害人8.1萬元人民幣,腰堡村不服,上訴至省法院。省法院依法駁回上訴,維持原判。腰堡村委會無力執行。李國敏母子多次上訪,該案引起省法院領導的高度重視,由于被執行方確屬無力賠償,經省、市兩級法院研究,擬定了對特殊案件特殊處理的方案,在取得當地黨委和政府的支持后,通過救助弱勢群體的渠道來解決該案的賠償金問題。劉斌一家的生活有了新的希望。
該省法院以司法為民為宗旨,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司法保障。1992年3月至1995年5月,營口市商業銀行原下屬機構城聯代辦處與中國人民銀行中山市中心支行下屬機構簽訂了30余份證券回購協議。依據協議,城聯代辦處共支付對方證券回購款本金14080萬元,但對方收款后既未向商行提供證券,也未向商行償還本金及利息。近10年間,營口市商業銀行多次派人赴粵催要,中山支行均以種種理由拒不償還。2003年3月初,營口市商業銀行向營口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立案,請求法院對中山支行進行訴前財產查封和證據保全。3月上旬,廣東正值“非典”傳染高峰期,營口中院組成特別執行組飛赴廣東中山,預料中的辦案阻力接踵而至。
中山支行告知“行長及班子成員外出開會”,財務科長生病又去向不明,會計懷孕無法上班,不能提供支行經費賬號,及與之相關的資產、經營情況;并警告由此可能引發金融風險等。營口中院副院長親赴中山市,一再強調“依法辦案,頂住壓力,文明辦案,務求必勝”,并認真聽取了中山支行的意見,詳細介紹了營口商行經營上的嚴重困難以及面臨的嚴峻金融風險,表明了依法辦案的決心。
營口中院有理有節、嚴格依法辦事又曉之以理。中山支行領導和員工震動很大,迅速將情況報告了廣東省行,廣東省行又報到人民銀行總行。廣東省行、光大資產托管有限責任公司經過慎重權衡利弊,從維護金融和社會穩定的高度接受了法院建議,4月30日,1.408億元欠款全部履行完畢。
丁世發院長告訴記者,全省法院一定要深化執行工作改革,加強和完善省法院對全省法院執行工作統一管理、統一協調的執行工作體系;強化執行工作措施,探索建立案件執行的全程公開制度,建立執行實施權與裁決權分權制約機制,確保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權益及時有效地實現,決不允許讓法律“白條兒”傷了人民群眾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