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是立國之本,也是強國之路。綜觀世界上發達國家的發展史,許多都是首先以發展國民教育為前提和基礎,從而實現了富民強國,開創了盛世基業。今天高速發展的社會需要更多具備專業化知識的復合型人才,這就要求當前的學校教育既要抓緊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又要完成對學生具有創造性思維的開發,同時還要注重學生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
鄧小平說過:“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而我國的教育是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我們辦教育就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這是我們辦好教育事業的宗旨和目標。這就要求我們的學校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把教與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辦好我們的基礎教育事業。高中階段是目前整個教育結構的瓶頸,如何解決好有限的教育資源與日益增長的人民教育需求這個現實問題,是廣大校長一直在思考的難題。
讓我們來看看當教育“以人為本”的理念被河南省澠池第二高級中學充分運用到實際教學工作中后,澠池二高人是如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的吧!
澠池二高自建校以來,在提出人性化教學的張玉才校長的帶領下,全體教職員工團結一心、堅持改革、勇于實踐,并且結合著二高校領導班子的科學管理模式,走出了一條兼容并蓄的特色辦學之路。
二高廣大教職員工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拼搏創業、負重奮進,努力克服辦學條件差、生源素質低等不利因素,采取“寬嚴相濟,兼容并包”的管理模式,強化內部管理改革,引入競爭機制,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逐步形成了“團結求實、刻苦進取”的良好校風,學校教育質量逐年穩步提高,高考文理十科成績連年位居全市同類中學第一。2000年本科上線65人,2001年本科上線87人,2002年本科上線102人,2003年本科上線125人,其中部分學生已被國家一流重點大學錄取。學校被授予河南省教學管理先進學校,連續10年被評為三門峽市教學先進單位,連續多次受縣委、縣政府記大功嘉獎。
澠池二高現有教學班30個,在校學生近2000名,教職工120余名。任課老師90余名,大學本科畢業占95%,其中特級教師2人,省部級勞模、優秀教師10人,市縣拔尖人才2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17人,中級職稱教師32人,省級骨干教師8人,市級名師2人,市級骨干教師10人,縣十佳教師3人。教師中有一部分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老教師,他們著書立說、發表論文,造詣頗深,是二高的學科帶頭人和教研骨干。大部分青年教師愛崗敬業,勇于創新,成為教學的中堅,部分青年教師已脫穎而出成為十佳教師或優秀教師。
在當今注重教育教學管理理念的社會中,對于學校的教學管理改革,二高人是如何開創出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道路的呢?澠池二高從改革內部體制入手,探索適合學校實際的系統、科學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他們完善“量化、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制度,強調以德服人,以法治校,有情領導,無情管理。通過正確的政策導向、思想教育和物質激勵手段,實施“四制”改革:實行校長負責制,強化領導班子建設;實行全員聘任制,搞活用人機制;實行結構工資制,實現多勞多得;實行量化考核,逐步建立起適合學校特點的辦學模式和高效務實的管理體制。

澠池二高自2001年以來實施了聽課制度。除了公開課、示范課、研討課、匯報課要求同學科教師、教學相關領導聽課外,學校倡導經常性的全校范圍的教師相互聽課。要求校領導班子成員、各教研組長、語數外備課組長以及青年教師每周聽兩節課,定期進行交流、評價、總結。發現問題,及時調整解決;捕捉新意,及時總結推廣;打通學科、年級、師生隔膜,及時交流分析,并每兩周組織一次由校領導、教師、學生多方參加的總結交流會。這種制度集學習、教研、監督、考查、多種功能于一體。尤其是校領導深入教學一線,與教師共同探討教育教學乃至課堂教學的規律,在當今許多學校都是很少見的。
與此同時,澠池二高把“科研興校”也納入學校管理中。他們高度重視教育科研工作,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遵循教育科研規律,積極組織教師開展教育科學研究。2001年以來,學校先后有1人次獲國家級科研成果獎,10人次獲省級科研成果獎,32人次獲市級科研成果獎;有45篇教學論文在各種報刊上發表。近兩年來,學校的學科競賽成績也十分突出,有12名學生獲省級學科競賽獎。
二高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加快學校基礎建設,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大投入優化教育資源,把教師從“黑板+粉筆”的傳統教育模式中徹底解脫出來。如今,教師們坐在電子備課室內制作課件,既省事又精美。學生們坐在多媒體教室面對現代化的電教設備上課,既直接又容易接受。
并且二高校領導班子加強了師資隊伍的建設,全力塑造一支結構合理,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和強烈敬業精神,專業知識扎實,又有創新精神的科研型、專家型的教師隊伍。他們扎扎實實地抓好教師的繼續教育工作,建立以校為本的培訓制度和教學制度。教師有自我發展的目標和計劃,能夠自覺應用和推廣教學研究成果,通過業務培訓,學習素質不斷提高。他們積極實施“名師工程”和“十佳教師工程”,鍛造教育專家隊伍,學校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教師,一批學科帶頭人已經日漸成熟,為學校的長遠規劃儲備了大批的教師資源。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要把我國巨大的人力資源轉化為人才資源,把巨大的人口負擔轉化為強大的智力優勢。教育不是被動地完成適齡人口的教育任務,而是通過教育的轉化造就各級各類人才,形成強大的人才大軍。正是意識到了這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張玉才校長才始終如一的堅持在人性化的教學中培養具備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合格學生的教育理念,在這樣的校園文化環境下熏陶出了一批批學子,他們正在迎著時代的朝陽昂首邁進。
在成功面前,二高人并未自我陶醉。他們清醒地知道,唯有把握時代脈搏,乘勢而上,全力打造澠池二高的知名品牌,才能為學校今后的發展贏得主動權。“山外青山樓外樓”,他們在橫向和縱向的對比中,也在不斷地審視著自己,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然后加倍努力,爭取更大的進步。
澠池二高今年提出了力爭在5年內成為省級示范性高中,把二高建成豫西名校的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理想,他們正在腳踏實地的構建“一流師資、一流設施、一流管理、一流質量”的品牌形象,“辦名校,創名牌,出人才,樹豐碑”正是澠池二高人的不懈追求。迎接澠池二高的必將是一個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