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C-17級:17歲或者以下不可觀看(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 )。1997年到2003年,美國沒有出現過一部NC-17級的電影。今年入春,連續三部NC-17級的電影在美國公映。
2004年春,三部來自于歐洲的英語電影:福克斯探照燈發行的[夢想家](The Dreamers)、獅門發行的[刀刃羅曼史](Switchblade Romance,原名Haute Tension)和索尼經典發行的[年輕的亞當](Young Adam)連續被MPAA(美國電影協會)評為NC-17級,結束了7年以來美國的電影院中沒有這一級別電影上映的紀錄。這一突如其來的NC-17回潮令很多人頗感驚訝。從觀眾的角度來看,他們可以減少對外來影片在美國上映時被刪剪的抱怨;從電影工業的角度來看,這至少意味著兩件事情:
第一,越來越多的發行公司更加激進,有意向發行可能帶來爭議的電影——在通常情況下,此類歐洲影片根本得不到在北美院線上映的機會。2004年以前最后一部被評為NC-17級上映的影片是97年的[Bent],以后便再沒有出現過。可見大多數發行商并不愿意代理這樣的電影:一方面,這類高限制級的電影能夠產生的影響是個未知數,通常得不到評論上的好處;另一方面,發行和宣傳工作會大打折扣,在有限的幾家影院里上映基本上無利可圖。同其它影片不同,放映NC-17的影院必須具有一定的許可,多數大眾影院沒有也不愿申請這一類放映許可。同時,電視出版等媒體也有俗成的約定,就是不為NC-17的影片刊登宣傳廣告。但是,今天的情況卻有所改變。這些行為可以看作是一些小的發行公司(如上述三個)更加國際化的一種舉動,或者,一種試圖挑戰美國電影審查制度松暴力而緊性愛的“不合理取向”的行為。
第二,發行方越來越少理會MPAA的審查建議,拒絕刪減其影片的內容。由于R級的電影可以在大部分院線上映,因此先前多數無法通過審查的制作會選擇刪減其“不良內容”以獲得R的分級。但是今年的幾部電影卻寧可放棄收益方面的考慮,堅持保留其原有的內容而被定為NC-17級。特別是[年輕的亞當]一片,與其它NC-17影片多是獨立制作、不以商業盈利為目情況不同,該片是一部電影公司投資的制作。從某種的程度上來說,這也許是一種開端,表明了一些大的制作公司可能越來越少顧忌現有的審片體系。以前,制片公司會通常會要求導演剪掉可能在影片中帶來問題的鏡頭,在送審MPAA之前就避免由于級別而帶來的不良后果。而現在這種自我約束卻有所放松:[年輕的亞當]一片的導演在談及此事時,稱“很愿意剪掉一些美國觀眾無法接受的畫面,但索尼經典方面并沒有人要求我這樣做”。
NC-17電影回潮還帶來了另一個有趣的現象:多年來對于MPAA電影審查制度不合理性的抱怨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年輕的亞當]一片的主演伊萬·麥克格雷格對其影片的分級嘲笑道:“在好萊塢的電影里可以看到機關槍掃射把上千人放倒,可以看到刀劍把活人切成碎片。這些電影可以到處上映。我只是露了一下我的身體,卻被限制觀看。”一方面,近來大范圍上映的影片中暴力成分越來越多,有些包含了直觀刻畫血腥場面的影片只被定為R級,且票房連創R級影片的新高,其中以[受難]和[干掉比爾]尤甚;另一方面,僅有不多裸露和性愛鏡頭的影片卻被限制放映,如[夢想家]和[年輕的亞當]——查看一下美國歷史上僅有的132部NC-17級影片,可以說這個分級基本上是為裸體和性內容而準備的,MPAA通常都能對暴力成分大開綠燈。縱觀今年的這幾部NC-17影片,其中完全沒有[卡里古拉艷史](Caligula)和[索多瑪120天]里那樣觸目驚心的場面。MPAA界定R級和NC-17級的界線是北美電影工業中最令人琢磨不透的標準。按照其官方的解釋,應當以畫面、語言等實際因素為準,而不能以藝術價值、觀點立場等來做評斷。然而,具體電影的分級卻與此大有出入,以最近的電影為例:[干掉比爾]被普遍認為應該屬于NC-17,而[年輕的亞當]應當被定為R。一般來說,MPAA會向發行商建議刪除哪些鏡頭來降低放映的限制級別,這種做法以及對暴力和裸露的雙重標準,正是美國的電影審查系統讓很多觀眾詬病之處。當前的暴力影片大行其道和NC-17電影回潮,無疑對MPAA本身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