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屆金像獎協會主辦的第三場“香港與內地電影更緊密關系研討會”在香港洲際酒店舉行。昨天的研討上,雙方展開相互指責與激烈爭論。而爭論的焦點一是內地電影審查尺度,一是音像市場的混亂。
港方認為:審查設置人為障礙。昨天出席座談的港方代表有導演劉偉強、陳可辛、陳慶嘉、馬偉豪、黃真真、陳木勝等。陳可辛導演首先自我批評,認為華語電影之所以陷入低潮,一大原因即中國電影人不夠團結;此外香港電影商只顧眼下,大公司日漸消失;甚具爭議的女導演黃真真和導演陳木勝的發言則引起了廣泛共鳴,前者表示,她的[六樓后座]本來有意進入內地市場,未知被審查部門以“意識不良”為理由駁回,她由此得出結論:今后來內地拍片需考慮主題先行;陳木勝導演則列舉了去年[雙雄]的例子,起初有關方面認為片中催眠情節易引起誤會,后來經過艱難說明才順利過關。
內地則認為:香港片商搞亂市場。導演學會會長黃建新首先放炮,一針見血把矛頭直接指向了目光短視的香港片商。他尖銳指出,原來國內音像制品能控制到影片公映后一周才能上市,正是港片北上之后,少數片商貪圖眼前利益,才會出現音像制品與影片同步面世的咄咄怪事,打壓了院線票房的空間。而針對文雋等人“早出正版是為防止盜版”的辯解,黃建新則認為,這是用一種錯誤的方法去替換另一種錯誤的方法,結果和以暴易暴沒什么分別!(摘自《新京報》2004年4月4日 記者楊彬彬)
遭遇盜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