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們對待電影的態度非常苛刻、非常嚴肅,那么2003年的世界電影面臨的就是整體的大滑坡,尤其是亞洲,更是幾乎墮落到了谷底。即使我們無比寬容,2003年也只能算是電影佳作欠收的小年。電影水準的下滑,最終迫使我們只能做“十大敗筆”、“十大另類”、“十大口碑”之類的選擇,而評選的標準,更多的是在作品質量和國際影響之間尋求平衡。
先來看美國。2003年的美國電影,雖然也沒能像90年代末那幾年一樣,不斷轟炸觀眾的想象力,不斷帶給觀眾意外驚喜,而且大量糟糕的續集片也每每讓人大倒胃口。但好萊塢畢竟有牢固的工業體系撐腰,傳統意義上的“經典”固然屈指可數,但不失水準的新鮮東西也還是有不少。這其中唯一令人大失所望的,是讓人愛恨交加的[駭客3]。
這一年最有影響力,最受觀眾青睞的一部美國電影,當然非[指環王3]莫數。如今,影片剛在北美上映兩周,它在IMDB上的位置就已躍居第三名(僅次于[教父]和[肖申克的救贖])!我們當然可以不把IMDB太當回事兒,但難得一見的影迷和影評人不約而同地一邊倒的事實,確實也很能說明一些問題。這部氣勢磅礴的魔幻史詩三部曲,收筆勁道十足,終于不負眾望。相信2004年的奧斯卡,應該會給它一個滿意的說法。
除此之外,今年最出風頭的美國片是皮克斯的[海底總動員]。對銳氣十足的皮克斯來說,這部新作其實并無太大技術和觀念上的突破,但它制作嚴謹、成熟,充滿趣味和視覺享受,對大多數觀眾來說,這就是他們今年最喜愛的電影之一。可以說,任何人在2003年的夏天錯過了這部電影,那都是個重大的損失。2004年夢工廠有部續貂之作[鯊魚幫],前途令人擔憂,但今年皮克斯的新片[超人特工隊],應該很值得期待。
在2003年最熱鬧的那次國際電影節上,一部低成本的獨立制作為美國人賺足了面子,它就是格斯·范桑特的[大象]。它不但出其不意地擊敗了與之實力相當的[狗鎮],還打破了戛納電影節從不肯把“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同時頒給一部電影的鐵律。其實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狗鎮]并不比[大象]遜色,只是這一次,借助姜文,[大象]四兩撥了千斤。[大象]的獲獎是今年美國電影的大成功,也是大失敗,其道理,恰和姜文那部驚世駭俗的作品相通。
同時參加第56屆戛納電影節的美國電影[神秘河],是創作精力空前旺盛的老家伙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新作,雖然它在法國人的影展上斬獲有限,但在美國本土,卻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美國五大影評人協會幾乎同時毫不吝惜地分給它眾多榮譽。這應該是一部非常扎實的電影,也是伊斯特伍德近年來最好的一部作品,如果猜得不錯,它肯定還會是今年《電影手冊》的十佳之一。
藝術性與商業性并重的史詩片[冷峰],是2004年金球獎的最大熱門,[怒海爭鋒]、[最后的武士]、[冷峰]這三部在年底陸續上映的宏大制作,也就只有它,還沒有挫敗我們的熱切期待。但我很懷疑,如果把它和[干掉比爾1]放在一起,觀眾又會選擇誰?
2003年的歐洲電影,最熱鬧的是法國,[游泳池]、[郁金香芳芳]、[美麗城三重唱]、[星期五晚上]、[旅途愉快]、[迷路]……新作品的數量大大超過了歐洲其他國家。而且今年法國電影繼續在2001年開始的好萊塢化、商業化傾向上進行探索,但其整體成就最高的,也就只有動畫片[美麗城三重唱],多數作品制作考究,但依然難以擺脫法式審美局限——視野狹窄,深度不夠,過分堆積華麗的詞藻。因此,今年歐洲電影最出風頭的反倒是德國電影[再見,列寧],這部橫掃2003年歐洲電影獎的德國電影,以善意的筆調描述了一個政治背景濃厚的傷感故事,但對主題,它顯然還是缺乏表現力度,黑色幽默的分量顯得不夠,是個向現實一再妥協的溫和產物。它完全可以更有力、更精彩、更震撼,但現在,它卻多少有點名不符實。
[回歸]和[塵世之間]分別獲得2003年的威尼斯金獅獎和柏林金熊獎,但它們真實的含金量,也同樣很值得懷疑。歐洲電影今年最讓人喜歡的,除了[美麗城三重唱],還有意大利影片[野島風情]和法意西班牙合拍片[西班牙旅店],這是兩部沒有任何野心,但非常可親、可愛的電影,不容錯過。
最后看亞洲。今年日本電影經營慘淡,令人惋惜,能給觀眾留下印象的大概只有[座頭市]、[間諜佐爾格]、[魔界轉生]、[黃泉路]、[大逃殺2]、[安云]這么幾部屈指可數的影片。而這其中,除了導演筱田正浩的[間諜佐爾格],全部是純粹的商業片。[座頭市]獲得了第60屆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導演獎,但和北野武以往的電影相比,他這部時代劇處女作也實在算不上成績突出。韓國方面,[殺人回憶]可算是今年亞洲地區,唯一可與杜琪峰的[PTU]相提并論的驚喜之作,它的出現使我們對明年的韓國電影充滿了期待。此外,亞洲電影(華語除外)最讓人吃驚的大概是泰國動作片[盜佛線],這是一部充滿爆發力的電影,一定會令功夫片影迷大呼過癮。東南亞電影正在悄然興起,它們的潛力絕對不容小覷。
三大板塊之外,我們沒有找到去年[上帝之城]那樣的電影,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西班牙、伊朗也都基本上乏善可陳。2003,真是電影當之無愧的小年,我們只有寄希望于2004,但愿這新的一年,我們的眼球能夠有機會,馬不停蹄地東奔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