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石磊還在清華基礎科學班讀大二,就靠著自己的積蓄完成了一次大事件——拍攝DV作品[愛情,請用終端登陸]。他被DV組的工作伙伴親切地稱呼為“麥導”,這個稱呼來源于他在BBS水木清華站的ID號。他跟DV作品的男女主角都是水木清華站的版主,三人結識于一次水木的版主聚會,而其他演職員大部分也來自水木清華。大家通過網絡走到一起,促成了這次大事件。經歷了換角、演員協調、救場甚至女友探班吃醋等等作為一個劇組“應該”發生的事件后,它看上去真的跟任何一支專業拍攝隊伍一樣,歷經磨難。當然,最終影片得以順利完成。故事講述男女主角分別和前任朋友分手,一氣之下都上了水木清華站鵲橋版征友。因為兩人在水木名氣都大,所以都隱藏身份用了備用ID號。直到見面兩人才發現對方是誰,于是開始了三段不同結局的愛情。第一段雙方延續了感情;第二段,兩人因為都太相信對方會挽留而不肯開口,導致分手;第三段是一個開放性的結局,沒有直說會有什么結果,但殺青戲里有一個暗示:兩個人可能是在一起了。看上去很像[羅拉快跑],是嗎?
策劃/阿木 執行/費墨 阿木 (□新電影 ■李石磊)
來龍去脈
□你剛上大二,怎么調節學習壓力與拍攝的矛盾?
■拍攝時間都是在周末,基本上不會影響學習,幾個成員也都會盡量安排好時間,有時候會在周末兩天中請一天或者半天的假。

□費用支出從哪里來?
■現在暫時所有費用都是我自己出,前前后后5000多。一部分是業余掙的,一部分是以前硬攢下來的,還有資助的。
□哦,還有投資人。
■投資人……暫時還是我姐(眾笑)。現在托了一個朋友在聯系贊助,可能是一家韓國的電子公司,成功的話后期推廣費用不著自己出了。
□看你在水木提到很早就有拍片的想法了。到底有多早?
■小學畢業就有了,也沒什么事情觸動,就是一個單純的想法。然后到初中高中、大學,做過不少次晚會,DV電影是第一次做。
□晚會最大做到什么程度?
■參與過最大的是去年MTV臺的音樂盛典,和中央電視臺一起辦的。當時在北京選了20個人去參加當天晚上后臺的調度,我當時是作為一個組的組長的身份組織調度的。我們組員主要是負責給當晚到場的100多位藝人領位,從他們入場、化裝、領獎、表演、采訪、送走,一直跟著,負責掌握時間和臺口的位置。覺得策劃指揮能力鍛煉出來了,反正碰到什么情況也不發怵。
□小學就有意愿,這么長時間了,為什么會在這個時候堅決起來?是什么促使你一定要拍這個DV?
■小學那會想法很好,但是可行性很小。初中高中還是有學業壓力,上大學之后人又變得瞻前顧后,考慮這個那個很多。很多很好的想法就都錯過了,點子也都費了。就覺得很可惜的,總想做一個大事情來彌補一下。碰巧我們系要準備20周年系慶,說是要聯系其他大系聯合做個大晚會——《同一首歌》。后來突然我們系宣布是22周年,20周年的時候忘過了,我立刻Faint(暈倒)。感覺今年的大事一下就沒著落了,索性就把我一直想拍的電影拍了吧。這可以說是最直接的一個原因。
網絡精英
□你事先并不認識劇組里的大部分人,那主要聯系靠什么?
■就是網絡了,水木清華。我現在統計信箱里的信,前后一共寫了2000多封。像配樂找了一個中央音樂學院的,她也是在水木上看了我的簽名檔之后,主動聯系來幫忙的。主題曲處理交給水木卡拉OK版的人做,他們比我專業得多。我們還在水木清華上設了一個內部討論版面,用來工作交流用。現在有5萬多篇文章。
□做了那么多工作?
■哈,大家也喜歡灌水,水文也不少。
□劇本是什么時候弄的?
■劇本開始就定成三段,有點像[羅拉快跑]。三段基調都定了,第一段調動觀眾情緒,純粹是搞笑的;第二段刻意壓了觀眾情緒,憂傷的愛情戲;第三段再把觀眾的感覺提起來,最終來個大團圓結局。在水木聯系團隊的時候,我把大綱發到他們信箱。團隊組好之后,大家再一起來細致完善本子。女主演換了之后,很多東西又改了,因為先后兩個女主演風格和脾性都不太一樣。

□怎么做推廣?
■沒有太想著推廣,初步就是在校園內的一次公映。因為這個故事是基于水木的,主要對象還是水木的幾十萬用戶。離開了水木一些細節就無法理解了,和觀眾的溝通就成了問題。開始拍的時候沒有想往外去,如果贊助方有別的要求,那就作修改和配合了。拍攝風格上,沒有刻意淡化水木的味道,語言保持了很鮮明的網絡特色。我很喜歡馮小剛的電影,就把這個故事定位在賀歲性質的,只不過檔期不是秋冬檔。所以也找了個水木的全明星整容,隔兩三分鐘就出來個客串的。觀眾會想:哦,這就是那什么什么版的版主,這就是站務誰誰,這就是元老誰誰。
一咬牙,什么困難都能挺過去
□男女一號選定之后,拍攝工作順利么?
■說實話,在拍攝之前我知道會有非常非常多困難。但是具體什么困難沒有一點概念。實際碰到了,也沒有想回頭。沒辦法啊,什么難題都得解決,什么不順都得咬牙挺過去。后來又遇到一些沒有想到的困難,比如涉及到的客串演員太多,協調起來都很麻煩。 前后參加工作的一共有80多個人,都得我來協調。先定好拍攝計劃,然后發信約定。有的人答應了,然后有事兒就沒去。這種事情很多,除了男女主角的對手戲,凡是群眾戲,每次都要碰到。其他戲都是在手忙腳亂中拍的。比如周一定的周六的戲。從周二開始就不停地改、換人。一直到周六上午都還可能說不行了,那又得臨時找人救場。這幾個月的周末都是在驚心動魄中度過的。
□從開始籌劃到拍第一個鏡頭,用了多久?有計劃嗎?
■三周。本來計劃兩周的,后來出了意外,就推了一周。計劃都有。但是計劃緊緊張張地改,每周在拍攝的同時,都在改下周的計劃。有的戲要趕早,比如在校園餐廳拍,他們要正常營業。我們就得利用9點20到10點多的時候拍,后來校園餐廳也不太方便,我們就改到其他地方。必須得有計劃,有室內有室外,地方聯系好。要充電,動一次就得都動,然后又得重新聯系。遇到實在無法克服的難題,就只能拖后了。
□工作過程中有沒有過沖突?
(眾人開始大笑,李用手指著男一號:讓他自己講吧。)
男一號:不能說是沖突,沖突其實不在拍戲。他們笑是因為我女朋友。拍戲的時候,跟女主角有拉手擁抱的動作。起初她開玩笑說要來監視,后來也沒有。有時候她可能不太高興。去玉淵潭那次,麥導拍得比較高興讓我們放開一些演。
■我的錯……
男一號:后來決定不讓她看,等最后成片了再讓她知道。在拍后面戲的時候,中途休息放之前的樣片看。正好被她看到,就特別不開心。正好她第二天有期末考試,哄了很久,弄得很麻煩。那會就快殺青了,很怕影響后面的戲。
■這是個工作事故。那是在拍一場客串大戲,水木好多元老人物都在,大家沒事就放了幾個鏡頭看。結果就……
□哈哈,被逮個正著啊。最大的一場戲是什么?
■最大的一個場面是殺青那場戲。這是有臺詞演員最多的。一個旱冰場,入鏡頭的人物有40多人,工作人員10多個,從8點拍到10點多。天黑之后我們開始清場。那天道具也很麻煩,兩架梯子,兩個探照燈,強光手電、熒光棒有一些,10個應急燈,80多根蠟燭。我們就是想把殺青戲拍得唯美一些,用蠟燭做成一個心形,他們倆站在中間擁抱。還沒有把片子倒進電腦看,但在攝像機的小屏幕上看,我很滿意。
□你們最滿意的戲是哪場?
■我覺得最成功的兩場就是去玉淵潭和王府井的兩場。我非常高興,覺得拍得非常漂亮。去玉淵潭拍得很高興,后來她(女一號)提議加拍一段地鐵戲。本子里原來沒這一段。大家也正在興頭上,于是一起殺向王府井。很出彩,但是劇本關系,沒有辦法成為重頭戲。考慮到和別的戲的銜接問題,我沒有辦法再加進合適的位置,最后把這一段當成中間串場的過渡戲。拍那場戲還發生了幾段有意思的事。地鐵停的時間不長,我讓他們控制一下,等人出的比較空了再出來。這樣觀眾好看得清楚,結果他們控制得過了。還沒出來,地鐵就關門了。我們狂奔去找車長,想讓車停下來,結果沒趕上,他們還是多坐了一站。下一輛車車長還很配合我們,為我們停了一會,多開關了幾次車門。結果到我們真拍完要走的時候,車長還不知道,一直在那等著,我們趕緊告訴他OK了。
男一號和女一號
□評價一下男女主角吧。
■首先敬業,這讓我特別信任他們。聯系拍攝之前就只在聚會上見過一面,見的第二面就跟他們說演戲的事情了。阿星(男一號)第一天上午的戲讓我感覺欠點,心里嘀咕:需要提高,照這樣演下去有點懸,第一天上午可能沒打開,后來知道他們都是餓了。
女一號:拍到中午一點多呢。
■我自己都覺得餓了,然后決定放飯。午飯之后繼續拍,馬上就來感覺了。拍了兩段,我心里立刻放心了。他們是有天賦的。他們倆給我的感覺是始終都在提高。如果繼續拍下去他們倆可能還會有提高。第一天我沒有想到他們倆能放那么開。
□(一臉壞笑)放開指哪方面?
■牽手,第一天我沒指望他們能牽手。但是下午的時候他們就很自然地牽手了。我感覺挺不錯的,呵呵,這個戲最終能成。男女主角的配合感一旦起來了,后面的戲就順了。因為這個本子不需要演得太足,畢竟就是說的男女大學生的故事,本色演出就可以了。只要他們倆溝通好了,按照感覺下去就成。包括最后能擁抱啊,吻戲啊。
女一號:沒有這么夸張,不是接吻。
□看來原本是保密的,麥導不小心透露出來了。對了,你們倆有表演基礎么?
女一號:沒有,從小到大經歷過不少演出,一般都是唱歌或者跳舞。本科畢業的時候參加過一次話劇,演一個很小很小的角色。其他就沒有了。這些經歷好處就是,人多的時候不怵。大部分拍的時候,都沒有管攝像機的存在。
男一號:我參加過“一二·九”匯演,在話劇里跑過龍套。本科后三年都陸續跑過龍套,兩三分鐘的戲。也不會發怵,我感覺拍DV比舞臺表演的壓力小得多。上舞臺,臺下一群人都直盯你看,而且錯了不能重來。DV架在那,很容易就忽視鏡頭,很容易就當成生活了,想發怵都不容易。
□現在萬事皆備,只欠東風。那就祝你們成功了!
■最近又出一個事兒,看到消息說廣電總局下發了一個DV拍攝的通告,凡是DV公映都需要審查。我們也不擔心會出問題,就是不知道到哪里送審。現在想像著公映的時候,在片頭打上一個什么“廣電總局DV準字第007號”,一定很酷。
策劃/阿木 執行/費墨 阿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