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水在四季分明里流淌
聽到春花秋月的撫弄,聞濤聲
就遐思蘋果樹下石頭的形狀
與礁石在水中,遙遙相望的感受
鏡子照著天空。一臉笑容
身后跟隨一群駿馬,豎著耳朵側聽
小草的瘋長,溪水的流韻,蒲公英
從低處緩緩越過山巒,細小的絨
被一片陽光照得透紅
每一刻的呼吸,每一瞬間的心跳
一雙開創勞動的手,接近平凡的日子
活著多么廣闊,一雙腳走得踏實
心想著兄弟姊妹們晚歸的情緒
無數雙眼睛在夢里閃爍如星空
鏡子照著大海,載舟之水
以光折射的力度敲打不銹的骨質
一個人走過去,默默照著四季里的花朵
幾朵歸屬自己,海的回聲
以暴風雨里的那樣感覺等待攥握
每一篇的情結,每一滴墨液的走向
一支煙蒂燃盡,燭光未滅,通明的
道路多么長久,一副擔子挑著多么實在
裝下一些瑣碎的事務,還有更透的光澤
從不同角度催促苦旅的樂趣
編后:
艾龍擅長從日常生活經驗中尋找切入點,他通過“車站、花房、轉盤”,表現了個體生命在特定時空里對愛情的獨到理解。讀艾龍的詩,我們看不出“熱烈”,卻品出了“孤單”。楊棄有意避開塵世的喧闐,以大膽的想象和輕盈的筆觸,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純凈的詩化了的世界。張作梗則以“草繩、寺院、烏鴉”等具象事物,將抽象的詩歌藝術風貌呈現在了我們的面前。辰水的敘述舒緩、平實,他在不經意間,將情緒提到了高處。與之相比,田士寶的“鏡子”是平面的,它似乎在“觀照”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