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我對面的藍月,淡淡的、靜靜的、清清的,水樣柔順的長發和水樣溫軟的語言,讓我恍惚中覺得她應該是為藝術而生,或者如許多風花雪月般的小女子,盡情享受生活。可她,卻輔佐母親在地產風云中起起伏伏,一路相攜,成了出色的商人。
伴著星巴克富有異域情懷的咖啡,藍月談到了自己棄藝從商的情結,也談到了她最最摯愛的母親張瀛丹和她們共同的瀛丹公司。而讓我最難忘的,是她談及這些時始終水一樣動人的眼神。
清貧、單純的童年歲月
藍月的故鄉在重慶巴南偏遠的山區,小時候家境貧寒。生活清苦、田地稀缺的當地人務農觀念很強,意識不到上學可以帶來的前景,很多和藍月同歲的孩子都提早輟學了。幸運的藍月卻在母親的引導下,讀了許多書。
記憶最深的是學校里的連環畫,那是藍月幼時最富足的精神食糧。她沉浸在一個純粹的童話世界,公主與王子的浪漫愛情、農夫與仙女的美好情緣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提起來都記憶猶深。藍月的性情在那些文字優美、情節感人的故事中逐漸形成,善良、惟美、浪漫、感性成就了藍月獨特的氣質,對朋友講真情、重情義是她最突出的性格特點,不以貧富論親疏是她與人交往的原則,也是她最可愛最真實的品質。
母親張瀛丹是山區的小學教師,善良能干,獨自一人帶著藍月兄妹,生活很是艱難。在藍月的記憶中,母親除了輔導他們兄妹的功課,還經常爬山涉水到學生家去家訪,并且總是幫助比他們更貧苦的人。藍月記得,母親看到有的同學飯不夠吃的時候,總要把自家的干糧分出一點給別人。
母親的身教重于言教,讓藍月不僅懂得了生活的艱辛,更知道越是在清貧中越要助人的道理。在大學里同樣困窘的藍月,面對飽受白血病摧殘的同學,借錢也要捐款。母親點點滴滴的助人細節,對藍月一生都有很深的影響。
“小的時候,母親對我們要求很嚴。而我很聽話、很懂事,因為在懵懵懂懂中,覺得母親很不容易。在那樣的環境里,母親一個人撐著那個家,我和哥哥又那么小,日子真是太難了。我記得那時候母親常常一個人掉眼淚,卻從不對我們說什么。長大以后,我才知道母親當年所受的委屈。可能是母女之間心靈相通吧,直到現在,我總想多為母親分擔一點,好讓母親不那么難過。”良好的家教和特殊的家庭結構使藍月易感而細膩,講述童年時的一些零碎片斷,除了對當年單純生活環境的留戀之外,藍月流露出的對母親的感情,是一種無法用文字表達的復雜和深厚。
世間有很多種痛,但有一種最疼,那就是不甘
藍月一家三口沒有土地,沒有房子,蝸居在十幾平米的小平房里,用母親微薄的工資度日。瀛丹生性好強,熱愛教育工作,敬業負責、業績出色。她獲得過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等許多榮譽。可是有三十年教齡的她卻在學校的一次次分房中,一次次被擠掉。從來在待遇上不去爭、不去搶的瀛丹,在巨大的生活壓力面前,哭了。
“其實母親并不喜歡經商,如果生活過得去,母親可能會安心地教書,桃李滿天下。可是生活太殘酷了,我們一天天長大,卻沒有一個自己的家。我覺得母親棄教從商,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付出之后沒有回報的不甘心,再有,就是她太愛我們,太想給我們提供一個好的居住環境了。”
痛苦的經歷是個寶藏,瀛丹在遭受了諸多不公和挫折之后,收拾起眼淚,在一個海外長輩親戚的資金支持下,毅然下海了。
有時候女人需要容忍許多東西。瀛丹在生活面前,保持了最珍貴的自尊和自重,停止哭泣,停止埋怨,開始做一個自立、自強、淡定的女人。
沒有辜負所有的舍棄與付出、煎熬與磨難
可能是太渴望有自己的房子了,瀛丹在籌措到資金后,把項目的甄選放在了房地產業,在西彭開始了艱難的創業。
西彭,是重慶市郊的一個重鎮,這里交通便捷、商貿繁榮,但破舊的房屋和狹窄的街道,卻成了小鎮尷尬的風景。瀛丹開始醞釀改造小鎮面貌的方案,她想為和她一樣居住簡陋、破舊的人們圓一個住房夢,讓更多的工薪族和教職工有能力住上新房。
這位善良、大度、堅強的女人,克服了許多常人無法體驗的困難,圓了這個夢,也完成了自己的一個夙愿,在西彭傳出了經久不息的佳話。
藍月說:“母親當時冒了很大的風險,當年的西彭,對商品房的概念還很模糊和陌生,但對商品房的市場行情還是有一些了解的。可母親最強烈的愿望就是讓當地教師和工薪族也買得起房子,所以定出的房價非常低。許多人都為母親捏了把汗,要知道,這樣的讓利銷售弄不好就會血本無歸。可母親執意堅持,硬是擔著大風險挺過來了。”
藍月明白母親對房子的這種特殊感情,更懂得母親渴望讓普通人擁有住房的心情。她說:“有一件事情對我印象很深,那就是母親在做房地產的過程中,曾遇到一位住房緊張、經濟困窘的人想買房子,卻沒有錢。在這種情況下,母親讓他們先搬進了新房,告訴他們先安心住,什么時候有了錢再說,沒錢就先住著好了。后來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通過這些事情,我對母親有了另一種認識,母親不是用利益經商,而是在用情經商。”
瀛丹沒有辜負所有的舍棄與付出、煎熬與磨難,她在用做人經營著企業,用情懷締造著發展。從1994年的艱難開始到1998年的發展壯大,瀛丹公司完成了從單一經營到集團化運作的邁進,發展成為集房地產開發、建筑裝飾、物業管理、包裝生產、餐飲娛樂和旅游為一體的多元化、規模型的企業集團。
“在瀛丹集團開發的項目中,80%以上是國家安居工程、地方安居工程、政府危難工程和舊城改造工程,瀛丹人付出的艱辛可想而知。”藍月告訴我們:“有的項目開發利潤得不到保障,讓許多開發商都望而卻步,但母親總是很堅決地把這些項目接下來。重慶的地理環境復雜,有時候要一遍一遍地投入,才能保證工程的質量,可母親,雖然在各個方面受了很多委屈,卻全做到了,而且做到了保質保量。”
時光沖刷著心境,但保留了最純美的真情
自古留有老話,說商人無利不起早。事實上,中國的民營企業付出的是比常人多得多的代價。藍月說:“母親告訴我們,不管別人怎么講,做事只要對得起良心就行了。碰到誤解,不要去解釋,讓時間說話,總有一天,會得到理解和支持。這么多年,母親就是靠做人把事業做起來的。”
如今的瀛丹集團有1000多名員工,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下崗職工,他們是集團最大的財富,擁有他們,瀛丹擁有著希望。他們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樣,把企業的命運與自己的命運聯系在一起,他們甚至理解公司開展業務的艱難,碰到過不去的坎兒,職工們都特別默契地配合。
而瀛丹集團,也對員工有著血濃于水的真情。公司從來都不拖欠工人的工資,碰到周轉不開,四處拆借也要保證工人的利益;趕上公司效益好的時候,還會多給工人一些福利。總之,瀛丹當年的愿望都一一實現了,不僅如此,瀛丹還扶持了許多貧困企業,在抗洪救災、捐資助教等許多社會公益活動中都熱情伸手,不遺余力。
母親是事業的依托,兒女是母親的支撐
藍月在北京舞蹈學院學成歸來后,婉言謝絕了幾家藝術團體的邀請,開始全力扶持母親的事業。
“母親太不容易了,我們不能看著母親在操勞中獨自支撐,所以學外語的哥哥和學藝術的我都毅然放棄了專業,到母親的身邊來。”藍月說:“雖然母親了解我性情里的單純,知道我不喜經商、也不善經商,但我覺得,只要做人真誠坦蕩,總會得到善意的回報。世上還是好人多,經商也是一樣,我會用我的方式得到大家的支持、關心和幫助。”
在地產風云中,瀛丹托舉著事業;在濃濃親情里,子女支撐著瀛丹。如今,英氣敏銳的兒子王思凱獨擋一面,成了瀛丹最得力的助手,美麗聰慧的女兒藍月用心經營,是瀛丹最貼心的撫慰。
正如老將軍胥光義所言:“瀛丹兒女宏圖為民,協同奮進功到業成。”當他們想到通過自己的努力,不僅完成了對社會的回饋,也實現了自身價值的時候,就覺得一切的付出與放棄都是值得的了。
其實還想體會舞臺上的感覺
藍月現在還出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之友藝術團副團長的職務,她還有深厚的藝術功底和美麗的舞臺夢想。在集團的活動中,藍月會用曼妙的舞姿表達對公司的深情和對舞蹈的摯愛;在閑暇時光,她用優美的文字和詩句抒發對生活的感悟;另外,她還喜歡繪畫,那些體現心境的作品處處滲透著藍月水樣的柔美和陽春白雪的純凈。
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
藍月說自己不喜歡嘈雜的地方,喜歡靜靜地讀書、聽音樂,豐富內心的感受。歲月在輪回地變更,但藍月的情趣未變,她總在尋找一個安靜的地方,我想那就是心靈的平和與安寧。
瀛丹就像西部荒原的沙棘花,總是傲然綻放在最艱苦的地方;藍月宛如南國嫵媚的雨花茶,不事張揚中緩緩的卻是柔韌的。如此,瀛丹的事業沒有理由不越來越好吧。